【摘要】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廣泛推廣的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解決了無金融機構網點地區金融服務缺失問題,為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了便利,擴展了農村金融市場,收到良好效果。同時,在助農取款服務日益深入農民生活的過程中,這種以農村零售店為依托的取款服務正面臨著激勵機制不健全、投入產出不平衡等問題,影響了助農取款服務的長效發展。本文結合地區實際,以健全助農取款服務資金支持機制的政策建議為主要內容,對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展開思考,以期進一步推動助農取款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助農取款服務 資金支持 政策建議
2011年7月,人總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的通知》,明確在2013年底前實現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在全國范圍內農村鄉鎮基本覆蓋。近四年來,在人民銀行的帶領和推動下,助農取款服務快速發展,目前已基本實現全國農村地區行政村的全覆蓋。但是,當前助農取款服務也面臨著投入成本過高、影響推廣主體積極性的問題,因此助農取款服務的資金支持機制亟待健全。
一、目前助農取款服務面臨的成本問題
收單銀行對服務點投入成本過高、服務點商戶經營成本較高和服務點資金籌措困難是目前助農取款服務主要面臨的三個成本問題。根據調查,目前收單銀行設立一個助農取款服務點,需配備POS機具1臺,成本約1500元,驗鈔機1臺,成本約200元,另外還需承擔服務點機具維護、人員培訓、定期對賬、風險核查和單據保管等責任。對西北五省13個地市的隨機調查數據顯示,收單銀行建立一個助農取款服務點需平均投入2900元。為促進助農取款服務工作的開展,踐行社會責任,各收單銀行免除了制卡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甚至有的機構還承擔了服務點通訊費。在高投入的同時,助農取款對象大部分都是低收入群體,給銀行帶來的存款和手續費收入有限,承辦銀行難以通過助農取款服務獲得收益來對沖成本。
服務點方面面臨的成本主要為通訊費、人工成本、現金墊款的機會成本。服務點資金籌措困難、備付金來源方式單一,資金不足導致助農取款業務難以發揮其真正效用。合作商戶存在調配現鈔、現金保管,假幣識別等經營風險,也導致合作商戶積極性不高。
二、改善成本問題的政策建議
面對以上問題,建議相關部門應健全助農取款服務資金支持機制,提高商戶的積極性。一是地方政府應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出臺有針對性的財稅扶持政策和通信服務優惠政策,用于對服務點通信費用、經營成本的補助;二是人民銀行作為助農取款服務的推廣機構,直接對收單銀行和服務點進行資金補貼;三是收單銀行的總行一級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資金扶持力度,減少縣域銀行資金壓力。
地方政府和人民銀行開展對收單銀行和服務點的資金補貼,是當前改善助農取款服務成本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以下是關于發放補貼具體操作的相關建議:
(一)補貼的目標和原則
健全助農取款服務資金支持機主要是為了緩解收單銀行投入成本和服務點運營成本的壓力,提升收單銀行和服務點的服務積極性,保障服務點的開設和穩定運營,進一步推動助農取款服務的長效發展。補貼以切實緩解收單機構和服務點成本壓力、調動各方開展助農取款服務的積極性為原則。
(二)補貼的對象和獲得補貼的條件
補貼的對象為人民銀行審批通過的、按規定開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的收單銀行和服務點。可根據當地實際設定獲得補貼的條件,如收單銀行在轄內設立的服務點個數超過2個可獲得補貼,服務點發生的業務真實可查,且業務筆數、金額達到規定額度可獲得補貼。通過設定補貼獲得的條件,使補貼款項真正起到緩解成本壓力、提升收單銀行和服務點的服務積極性等目的。
(三)發放補貼的標準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已經發放“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深化工程專項補貼”資金的人民銀行陽江市中心支行和惠州市中心支行公布的補貼標準為589.9元/戶。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可通過調查轄內收單銀行、服務點的實際成本,結合當地實際設定補貼的發放標準,向符合補貼條件的收單銀行和服務點發放補貼。對于收單銀行,可按一定標準補貼其維護POS機、培訓商戶等成本;對于服務點,可根據其業務量來確定補貼標準,以提高服務點積極性。
(四)補貼發放的實施流程
確定補貼發放的政策后,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應要求收單銀行提供服務點的基本信息和資料,并根據資料對轄內助農取款服務點進行摸排和審核,確定補貼對象是否符合條件。符合條件的補貼對象,可由財政部門或人民銀行通過轉賬的方式將專項資金直接發放到收單銀行和服務點商戶手中。
三、注意防范騙領補貼等風險
作為補貼的發放部門,應制定相應措施防范相關道德風險。如要求收單銀行定期上報服務點業務情況,對其進行詳細掌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摸底排查工作,通過調查、走訪服務點,確定各服務點是否符合補貼條件。同時通過查看服務點業務情況和相關登記簿,分析發生的業務是否真實可查,是否存在卡號、金額多次重復,發生額虛增等情況。如果發現收單銀行存在騙領補貼等情況,地方政府或人民銀行應對其實施相應處罰措施;如發現服務點商戶騙領補貼的情況,可將其行為在個人信用報告進行記載,以起到警示作用。
四、資金支持政策的退出
對助農取款服務的資金補貼,可在當前情況下起到緩解收單銀行投入成本和服務點運營成本的壓力、提升收單銀行和服務點服務積極性的目的,根據助農取款服務的后續發展情況,可考慮補貼政策的退出。
(一)替代產品(工具)推廣應用
隨著農村地區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普及,以及自助銀行在農村地區的大范圍布放,或者農村新興支付工具開發推廣工作能夠逐步取代助農取款服務時,結合地區差異,可考慮逐步退出補貼政策。
(二)收單銀行和服務點可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利益補償
如政府層面設立專項基金用于鼓勵收單銀行創新工具,發展農村支付市場。收單銀行通過創新產品,豐富助農取款服務品種和范圍、逐步完善服務點功能,如開通各種代繳費業務,增加服務點代理收入,可實現對服務點成本轉嫁、提高服務點積極性,也可考慮退出補貼政策。
作者簡介:郭靜(1990-),女,漢族,甘肅嘉峪關人,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嘉峪關市中心支行,助理會計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