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微
【摘要】最近幾年,國際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逐漸催生出衍生金融工具,且隨著科技信息的日益發展及金融活動越來越全球化,金融市場中的衍生金融工具所呈現出的強大生命力不容忽視。為此,企業不僅要加強監督,還應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明確在財務管理中應用衍生金融工具需注意的問題,并找尋加強應用的策略,以促進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企業 衍生金融工具 財務管理 應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金融體制改革逐漸深化,企業管理也將涉及更多國際金融市場,而在財務管理中加強應用衍生金融工具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值得企業在日常工作中進一步探究和實踐。
一、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用衍生金融工具需注意的問題
(一)清晰認識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性
衍生金融工具具體指的是依賴于手持證券、現金、某種合約上的權利、義務而產生的合約,是在動蕩的金融市場中發展經濟的一種必然產物,杠桿性、高風險性是其最顯著的特征[1]。所以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用衍生金融工具時,務必要清晰認識到其風險性,且它是一項契約性的產品,在被企業視作規避風險的工具時可能會引發比風險更大的副作用,需要企業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企業始終堅持以控制風險為目的
企業是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直接參與者,它在某種程度上位于信息不對稱且缺乏專業技能的不利地位,所以應對自身規避風險的需求及承受風險的能力進行充分考慮,始終將控制風險作為目的,力爭以認定已有風險為基礎,盡最大限度將風險轉移給最適合的另一方來承擔,且相應項目的財務費用不可波動,必須在開始實施項目時就加以明確,以便針對項目制定可行的收入架構,加強企業財務管理。
(三)企業務必要擁有信息充分性條件
不管企業最終決定在財務管理中應用哪一種衍生金融工具、怎樣轉移風險等,本質上都需通過對各類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不同的發展預期[2]。所以不管衍生金融工具如何,提高預測市場價格的穩定性都是至關重要的。但由于金融經營一般都存在信息不對稱性,需要企業在應用過程中要求交易方將有關信息及可能出現的風險充分披露出來,從而促使企業能對市場運作趨勢的預測意見有一個綜合性的了解,以便幫助企業對未來各種變化進行準確預測。
二、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加強應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策略
(一)不斷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意識
企業在應用衍生金融工具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務必要充分認識到其兩面性,并具備相應的財務風險意識,要充分計量和分散衍生產品存在的交易風險。因為衍生金融工具是雙刃劍,企業如果操作失誤或過度濫用都會將風險放大,只有運用得當,才能收獲積極的經濟價值。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潛在風險并不像一般基礎性金融產品那般直接、透明,其風險管理也跟企業普通的財務風險管理不同,極易在操作實踐中出現失誤。而這種交易失誤很可能導致企業遭受致命損失,甚至會為整個金融系統帶來嚴重損失,危機金融安全。然而衍生金融工具能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能確保企業產生巨大價值。所以企業不能因噎廢食,應在財務管理中加強應用衍生金融工具,促進實現衍生金融工具的規避風險、保值增值等功能。一方面,企業要合理把握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風險性,另一方面也不能夸大其功能,要充分認識其收益性與風險性并存的特征,對交易流程進行嚴格監管,促使衍生金融工具能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真正發揮提高收益、規避風險的作用。
(二)加強建設衍生金融產品體系
當前,商業銀行在衍生金融交易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商業銀行承擔社會責任,建立健全衍生金融產品體系,為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提供外部市場環境保障。一方面,商業銀行對衍生金融產品的開發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各監管機構應以可控風險為前提,給予商業銀行更多的關注、引導和支持。監管機構還需進一步放開交易衍生金融產品的種類,因為隨著外匯期權的開閘,外匯交易領域已經逐漸完善對衍生金融產品的準入機制,而在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動下,人民幣市場領域開拓交易衍生金融產品的品種還處于等待時期,包括遠期利率期權、人民幣利率期權等。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自身也需進一步提高業務創新能力。金融機構的業務相對保守,利潤收益主要是息差,雖然近幾年也逐漸靠攏中間業務,但其發展依舊以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發展為中心,創新能力較差,接受、研發創新型的衍生金融產品的能力遠遠不足。如今,商業銀行衍生金融工具還在外匯、利率等市場上停留,不僅產品結構單一,且與企業成本收益聯系緊密的大宗商品市場交易衍生產品較空白,缺乏研發新產品的人才及團隊。所以為滿足企業財務管理需求,需要商業銀行加強建設衍生金融產品體系,不斷拓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按照實體經濟發展鼓勵創新衍生金融產品,為企業加強應用衍生金融工具提供重要保障。
(三)提高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素質
較實體經濟發展而言,金融市場的起步相對較晚,且對市場風險的認識始終不足,尤其是在改革匯率、利率之前,人民幣匯率及利率始終處于非自由波動的狀態,而市場卻長期穩定,導致企業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類財務風險的觀念落后、意識淡薄,對規避市場財務風險工具的認識更是不足。與此同時,企業不需要更不愿意研究金融市場工具,這對衍生金融工具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也產生制約影響,且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意識始終較弱,導致企業的經營理念過分重視經營生產而忽略市場風險。尤其是國有企業的管理層,他們在經營制度的影響下即便是遭遇市場風險,也不會主動應用衍生金融工具,更不會主動參與衍生金融產品市場,阻礙企業創新金融市場下的管理方式[3]。值得慶幸的是,隨著衍生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企業逐漸轉變自身經營理念,在認識市場風險方面也有所提高,特別是那些思維較活躍的企業,它們已經具備規避市場風險的主動意識。此外,專業的人才是企業嚴重缺乏的資源,導致企業對金融市場的走勢非常不敏感,無法快速反應市場風險,且人員把控衍生金融產品的能力較弱,造成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用衍生金融工具來規避財務風險時顯得捉襟見肘。在此基礎上,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人員應進一步增強交易衍生金融產品及應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意識,及時轉變保守的財務風險管理理念,堅持提高自身應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專業技能水平及綜合素質水平。
三、結語
就企業財務管理而言,應用衍生金融工具無疑為其提供了新途徑。因此,企業在面對日新月異的金融市場時,必須掌握并在財務管理實踐中加強應用衍生金融工具,為企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胡梟風.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應用中的風險控制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5(24):226-227.
[2]歐陽昳蘭.簡述衍生金融工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06):138-139.
[3]馮曦.中小企業運用衍生金融工具財務風險管理創新研究——以湖南為例[J].科技致富向導,2014(1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