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鍛煉能力、培養身心、提高修養、更好的認識與理解體育運動為目標而設立的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程,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積極作用。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歸納與研究綜述對體育院校現有的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說明了構建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從理論的角度分析體驗式主體性教學的理論基礎,借鑒教育實施的成功例子,提出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 公共選修課程 體驗式主體性 教學模式
一、前言
在體育院校的公共選修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逐步體現出來的情況下,在傳統的行為目的教學模式的合理性與適用性遭到質疑,成為教學創新的一大障礙的情況下,探索研究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程的新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通過對現有的各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學模式的現狀的調查以及總結,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歸納與研究綜述對體育院校現有的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說明了構建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從理論的角度分析體驗式主體性教學的理論基礎,借鑒教育實踐的成功經驗,提出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案。
二、體育院校傳統公共選修課程現有教學模式
灌輸式教學模式是以經驗主義為基礎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教學內容都是一成不變的課本知識,其教學原則是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單向地向學生灌輸,以達到教學目標,而不管其教學效果。
三、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程現有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興趣,學生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體現
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中,教與學的雙方對體育教學的目標不甚清楚。“為什么學”的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發揮,導致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是處于一個消極被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體現,教學目標也不能很好的完成。
(二)不利于學生掌握傳授他人體育知識及技能的能力
學生們不一定能將自己明白的知識講解給他人,這樣就不利于學生具備傳授他人各體育知識以及技能的能力!
總體來看,現有的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程教學模式的合理性已經受到普遍的懷疑,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現的需要,因此,,構建一種能夠符合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教學需要的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教學模式就顯得十分的有意義和必要了。
四、體育院校公共選修課程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目的
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就是實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以體驗學習以及培養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為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在體驗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獨特的感受并通過課堂的形式分享給大家,來達到實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及達到學生參與體驗并培養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構
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構主要是學生來講,老師來聽,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自己來主導,而教師則在學生講授的過程中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并且不斷的發現學生的不足,學生不斷改正不足,不斷完善教學實踐能力,通過此結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的目標。
(三)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
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通過體驗課,收集資料等實現自己積極主動的學習,先讓學生進行一到兩節課的課程體驗,然后接下來的一到兩節課程學生自己講授前兩節體驗課中的感受以及對體驗課中的知識進行自我整理,自我收集,然后加入自我總結的心得講授給學生們以及老師,然后在進行新內容的課程體驗,在重復上述方法,如此反復循環。
(四)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
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就是課程的體驗、信息的收集、課程的講授、經驗的積累。就是通過讓學生先進行運動項目的以及其他課程的體驗,體驗之后進行相關信息的收集,再通過課堂的講授來和教師實現雙向的互動過程,最后使得教學實踐經驗不斷的豐富,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實現體驗式主體性的教學模式或計劃,以達到其教學目的。
五、結論
通過對公共選修課程的現有教學模式的分析,以及其存在問題的探討,發現現有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說明了構建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體驗式主體性教學模式可以讓老師也得以重新思考原有的教學觀和知識面,甚至會受到沖擊,從而有新的思路和靈感;從學生的角度看通過公共選修課的途徑拓展體育知識面,也能培養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而且還能讓教學實踐能力不斷的完善以及教學實踐經驗不斷的豐富,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 劉賢輝.福建省普通高校公共體育選修課現狀與改革發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
[2] 林興桃.王小逸.客慧明.趙靖強.任海榮.基于構建主義的公共選修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
[3] 張曉明,趙瑾瑜.我國高等體育院校構建新型實踐教學模式的理論性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
[4] 孫秀麗, 閆飛飛.公共選修課主體性教學模式建構與實踐探索[J].中國集體經濟,2009.
[5] 郭瑞.構建高等農業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郵寄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張家村街道西安體育學院 嚴妙銀 1814904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