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摘 要 身心健康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證。大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則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客觀反映,是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標志。健身活動和心理健康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使大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對社會有用的人至關重要。
關鍵詞 大學生 健身活動 心理健康
大學生群體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推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動力,但要使這股“動力”更加持久,我們就要讓他們成為擁有健康心理和身體的真正健康人。目前,我國的全民健身已成為熱門研究領域,健身活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也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但我國在這方面研究才剛剛起步,由于缺乏對國外理論實踐的了解、認識和評價,研究普遍帶有盲目性和重復性,筆者嘗試對健身活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如下探討。
一、健身活動促進心理健康
“健身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增進身體健康的手段,也會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之一結論首先來自于臨床心理學,一些心理性疾病的患者在通過健身活動治療后,不僅生理疾病減輕,心理方面也得到了顯著改善,目前對健身活動促進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價值的結論。
(一)健身活動能促進智力發展。健身活動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練習者必須組織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的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因此,經常參加健身活動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從而改善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準確性,促進人體感知能力的發展,使得大腦思維想象的靈活性、協調性、反應速度都得以改善和提高。經常參加健身活動,還能使人在空間和運動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發展,使本體感覺、重力感覺、觸覺和速度、高度等更為準確,從而提高了腦細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二)健身活動能提高自我知覺和自信心。健身活動在個體的健身活動的過程中與其他參加健身的個體接觸,不可避免的會對自己的行為形象能力等進行自我評價,而個體主動參加健身活動,一般都會促進積極自我知覺。同時,個體參加健身活動的內容絕大多數是根據自我的興趣、能力等選擇的,他們一般都能很好的勝任健身的內容,這有利于增強個體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動中尋求到安慰和滿足。
(三)健身活動能增加社會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際關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來越缺乏適當的社會聯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于冷漠。因此,健身活動就成為一個增進人與人接觸的最好形式。
(四)健身活動能消除疲勞。疲勞是一個綜合性癥狀與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當一個人從事活動時情緒消極或當任務的要求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和心理都會很快的產生疲勞。然而,如果在從事健身活動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保證中等強度的運動量就能減少疲勞。
二、心理健康有利于健身活動
健身活動中心理因素對健身效果會產生明顯影響特別是在競技比賽中,心理因素在比賽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心理健康的運動員反應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動作迅速準確,有利于競技能力的高水平發揮,反之則會影響競技水平的發揮。因此,在健身活動中人們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
(一)要有明確的健身目的和強烈的健身欲望。在健身活動前要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健身情緒,要有積極參加健身活動的自覺性和熱情,避免帶著消極情緒被動的參與。
(二)在健身活動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將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確健身方法等方面上。
(三)要盡力使健身活動輕松,可以在健身活動前聽聽音樂,也可找自己的朋友一起參加健身活動,在健身活動中相互鼓勵,共同創造歡樂的氣氛。
(四)要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健身活動,特別是注意多參加一些釣魚,野游,爬山,劃船,滑冰,跳舞等健身活動,盡量使健身活動與娛樂相結合。
(五)要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心理調節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心境和意志。如在健身運動前做一些自我暗示,對著鏡子說激勵自己的話,也可以提前看一些與將要進行的運動有關的文字或視頻等都是積極自我心理調節的有效方法。
三、結束語
健身活動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在健身活動過程中,應抓住心理健康與健身活動相互作用的規律,利用健康的心理來保證健身活動效果。利用健身活動來調節人的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健康,使大學生認識到健身活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這有利于他們自覺參加健身活動,并以此來調節心情,使其擁有真正的健康,將來更好的報效國家。
參考文獻:
[1] 鄧春和.高校體育教學與大學生的健康之我見[J].電子制作.2014,(23).
[2] 于洪濤.大學生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分析[J].科技資訊.2014,(28).
[3] 騰瑛玨,司麗娜.對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問題的一些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