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旺
摘要: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注重知識結合;堅持與時俱進,充實新思想和新內容;堅持減輕負擔,控制課程容量和難度,尤其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課程之中。新課標確立了歷史課程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同時把新的教學理念滲透落實于教學實踐當中,促使教學觀念的轉變。在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評價方面更具有科學性,有利于提升整個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新課標;功能;地位和作用
我從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工作多年,深感認真備課是做好歷史教學工作的必備工作。研讀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新課標對上好初中歷史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一、新課標對歷史教學的意義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擔負著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的任務,是時代發展和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與時俱進,推進課程改革的任務要求。基于此,2011年12月28日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正式頒布,修訂后課程標準應堅持遵循的原則;堅持德育為先,各學科有機滲透;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堅持能力為重,注重知識結合;堅持與時俱進,充實新思想和新內容;堅持減輕負擔,控制課程容量和難度,尤其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課程之中,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進一步加強德育。各學科把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修訂的指導思想,結合學科內容進行了有機滲透,進一步突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進一步增強了民族團結教育的針對性和時代性,強化了法制教育的內容,使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強調能力培養。
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程,是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使學生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更好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二、新課標對歷史教學的影響和作用
1、長期以來,歷史課程特別是初中階段的歷史,在學校課程體系中,往往被看成小學科,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學科,不被學校的領導或其他學科的教師所重視。所以歷史課程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有些地區、有些學校,歷史課程在教學計劃中大打折扣,教學的時間得不到保證。新課程改革,對歷史課程給予了應有的地位和課時的保證,把它作為初中階段一門基礎性的課程納入了整個課程體系和課程計劃中,給予了必要的學時,歷史課程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在新課改中已經體現,并必將全面而充分地體現出來,這是歷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變化。
2、通過課程改革的理念學習,經過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探索,我們初中歷史教師要在教學中自覺地學習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并且把它轉變為自己的教學觀念或者教學的指導思想,同時把新的教學理念滲透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教學觀念的轉變,在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評價變革的前提下,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水平如何,是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成敗的一個關鍵問題。
3、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歷史教學方式,教學方式已經或正在發生變化。我們所說的教學方式,既指教師教的方式,又指學生學的方式。教學方式一個最主要的體現,就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科學確認。新課程標準修訂后,教師的教不光是教知識,教師開始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注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關注學生通過學習,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哪些進步和提升。從教學方式上說,教師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并且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大大提升,課堂比過去更加活躍,充滿了生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昂。
4、新課標指出歷史課程的資源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開發和利用。傳統觀念中,課程資源中的教材,一般指的是課本,從教學觀的角度來說,又是以教科書為中心,圍繞著教科書來教學。新課程標準修訂后的教材觀認為,教材實際上包括教科書和其他方面的教學材料。例如史料、歷史著述、歷史圖像材料、歷史的音頻材料、歷史的實物材料,還有歷史的實地材料、歷史古籍、古跡、博物館、紀念館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資源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很多學校積極地開發校內校外的課程資源和教學材料,諸如鄉土歷史資源、網絡資源、視頻圖像等等,甚至包括學生資源。把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轉化為教學的材料,轉化為教學的內容,這就使歷史教學內容在類型和形式上,在來源渠道以及呈現方式等方面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象,有利于教師的教,更有利于學生的學。
第五,新課標要求建立新的歷史學習評價體系。新的歷史學習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它的功能和作用,使評價更具科學性,更能促進學生學習,促進教學的改進,提升整個教學的水平。同時評價本身的反饋、調整、刺激、促進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