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均
摘 要:在全球新一輪低碳發展和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的背景下,暖通空調所起到的作用愈來愈重要,尤其是涉及到合同能源管理、發展地源熱泵、供熱計量改革、提高空調能效等方面,本文主要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從根本源頭出發,重點講述建筑環境與暖通空調節能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建筑環境;暖通空調;節能;能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4.063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環境和能源問題越來越重要,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發展,為了保障建筑物內空氣環境的溫濕度,常常采用暖通空調系統來實現這一目的。但是暖通空調消耗的能量非常大,在目前暖通空調的制作過程中,“環保、節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一直是工程設計秉持的理念,那么日常呼吁的建筑環境與暖通空調有什么聯系和影響呢?
1 暖通空調的能耗組成
要想達到舒適的室內環境,必須有大量的能量消耗做支撐,這其中的能量消耗大戶就是暖通空調。對暖通空調系統的能量消耗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新風系統、設備照明情況、圍護結構特征、室內設計標準和室外氣候條件等等,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空調系統的配置是否合理,空調熱、冷負荷是否確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暖通空調的能量消耗。除去常規的合同能源管理、發展地源熱泵、供熱計量改革以及提高空調能效等方式之外,對建筑物環境的考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暖通空調的節能情況,例如建筑物的位置是否合理,屋頂、窗、門以及外墻的材料和形狀如何選擇,其目的是減少冷熱負荷,降低能耗。
2 室內環境對暖通空調的影響
暖通空調的廣泛應用,其目的是為了給人們提供相對舒適的生產和生活的環境,主要包括周圍環境與人體、氣流速度、室內空氣濕度、室內空氣溫度之間的環境熱輻射等,舒適性空調能夠保證人體熱平衡,工藝性空調能夠保證室內環境的潔凈和恒溫恒濕的要求,
2.1 圍護結構對暖通空調的影響
建筑圍護結構的設計對用戶所處的熱舒適環境和視覺與室內空氣質量、環境性能以及建筑能耗有很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用總投資費用的3%到6%就可以增大圍護結構,但是其相應的節能費用卻高達20%到40%,通過對建筑圍護結構熱性能的改善,在夏季降低建筑熱消耗和冷消耗。首先,通過對圍護結構構成部件的改善,尤其是在熱工性能方面,其次是根據當地的建筑朝向、建筑地理位置和當地的氣候,選擇合適的圍擋結構設計方案。
2.2 室內溫度對暖通空調的影響
夏季過低的溫度和冬季過高的溫度,不僅造成能源浪費,而且也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對室內的溫度做出合理的選擇和調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暖通空調的節能。
3 室外環境對暖通空調的影響
如何確定暖通空調的負荷?這跟克服室外環境影響密切相關。暖通空調節能對室外熱環境需要進行細致的研究,這樣才能夠充分的、有效地利用室外環境的優勢,降低室外對室內的熱作用,對改善室內熱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 氣候條件對暖通空調的影響
暖通空調受室外溫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根據室外氣候的參數不同,對通風系統、采暖以及空調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就目前情況來講,主要是按照不保證率來確定設計參數,室外空氣溫度的不斷變化,在大部分時間使空調系統處于負荷運行的狀態下,在暖通空調節能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這點,來達到合理配置系統的目的。
除了上述的溫度之外,濕度和太陽輻射對暖通空調節能也有一定的影響,濕度過高不利于人體的熱舒適,而過高的濕度會增加空調的潛熱負荷,從而增加暖通空調的能量消耗;太陽輻射實際上是一個有利的因素,建筑南向窗戶在冬季的時候可以接收較多的太陽輻射,這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外界的寒冷氣候。同時,由于被玻璃窗反射的太陽光熱量越少,進入到室內的太陽光熱量就越多,對于混凝土、磚石等材料為主體的建筑物,可以更好地吸收太陽能,在提高室內溫度的同時,可以達到節約采暖用能的目的。
3.2 建筑規劃的設計對暖通空調節能的影響
建筑的規劃節能設計可以從建筑外部的空間環境、太陽輻射、季風主導方向、建筑間距、建筑體型、建筑方位朝向、道路和建筑走向布局、建設分區和選址等方面著手,對上述因素的改造和利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居住環境。建筑綠化帶不僅有美化環境、防塵、隔音和防風的作用,對建筑節能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樹木根部吸收分水,并從葉面蒸發,水蒸氣降低了空氣溫度,其次,充分利用其遮陽作用,降低建筑物接收太陽的輻射和從地面反射的輻射。所以盡可能的植樹種草,降低地面土壤裸露的面積,可以有效地促進節能目的的實現。
4 結語
實現暖通空調節能,除了依靠先進的科技,不斷研發新設備、新材料、新能源,加強設備管理等方法來實現節能目的以外,充分利用建筑內外環境,使建筑熱功能得以優化,從根本上解決建筑能量消耗大的問題,從而實現暖通空調節能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邱曉波.淺談建筑環境與暖通空調節能[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6).
[2]盛永平,姚小奇.對于建筑環境與暖通空調節能的思考[J].科技與企業,2014(06).
[3]林忠財.分析建筑環境與暖通空調節能[J].建材與裝飾,2014(22).
[4]陸華新.關于建筑環境與暖通空調節能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3 (12).
[5]潘英合,李廣.建筑環境與節能標準體系現狀分析[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5(02).
[6]王志勇,劉澤華,王漢青,寇廣孝.基于建筑環境的空調系統設計及節能分析[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04,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