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慧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青陽醫院 江蘇無錫 214401
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丁一慧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青陽醫院 江蘇無錫 214401
目的研究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60例患有子宮肌瘤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將其按照臨床護理方式分為探究組與對照組,兩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方式實施護理,探究組采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臨床路徑護理,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展開觀察與對比。結果經臨床護理結果得出,探究組患者的切口拆線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結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促進術后康復速度,加快術后排氣時間,使患者盡早實現康復出院。
臨床路徑;子宮肌瘤;圍手術期
子宮肌瘤是當前育齡婦女常見病癥之一,該疾病在臨床中屬良性腫瘤,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并且會伴隨患病者年齡的逐漸增長而呈現增長趨勢[1]。當前,子宮肌瘤在醫學臨床中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且患者治療住院期間普遍會安排相應的護理措施,但從護理方法來看,大部分醫院的護理工作普遍在術后展開,使得患者入院及術前缺乏完善指導,這對患者的術后預后效果十分不利[2]。對此,為改善這一問題,本文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措施,現將詳細醫學報告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60例患有子宮肌瘤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將其按照臨床護理方式分為探究組與對照組,兩組各30例。其中,經患者臨床資料顯示,對照組患者年齡范圍在38~60歲,病灶部位分為肌壁間12例,漿膜下13例,多發型子宮肌瘤5例;探究組患者年齡范圍在38~65歲,病灶部位分為肌壁間10例,漿膜下12例,多發型子宮肌瘤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比較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方式實施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術前常規檢查護理、用藥護理、出院護理等,探究組采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臨床路徑護理,主要護理措施包括如下:
(1)入院護理 在子宮肌瘤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可帶領患者了解醫院各個區域活動范圍,并將患者的手術治療重要性及各個疾病常識進行介紹,使患者排除恐懼、緊張心理,對自身疾病做到正確認知,配合醫師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工作,為手術治療做好完善準備。
(2)術前護理 在子宮肌瘤手術前24小時,護理人員需將手術各個操作過程及術中注意事項進行詳細介紹與說明,并叮囑患者術前保持充足睡眠,為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舒緩緊張情緒,并指導患者做好沐浴皮膚清潔工作。在手術前1小時,將手術麻醉方式進行詳細解說,做好麻醉皮試,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根據手術操作所需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姿勢,使患者安心接受手術治療。
(3)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密切觀察患者各項體征變化,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異常癥狀,并觀察手術切口部位縫合狀況,若發現切口感染現象及時匯報主治醫師。定時對病房展開巡視,根據患者身體素質及康復狀況安排適量的運動量,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速度,在患者康復出院后,對患者進行3~5個月的電話隨訪。
1.3 療效觀察標準
在兩組子宮肌瘤患者手術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術后切口拆線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進行統計與計算,并通過術后3~5個月的電話隨訪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與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根據所得相關數據資料進行分析,所使用的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 21.0,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值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臨床護理結果得出,探究組患者的切口拆線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結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一。
表一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例(±s)

表一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例(±s)
組別 例數(n) 切口拆線時間(h) 首次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 患者滿意度[(n)%]探究組 30 165.32±5.42 40.2±3.4 10.21±0.64 27(90.00)對照組 30 183.57±5.85 55.4±6.2 12.35±2.85 20(66.67)
子宮肌瘤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其在病發期間會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影響,若在臨床中未得到早期有效治療,則會導致病情發生進一步惡化,因此臨床早診斷與早治療是降低生命安全風險的重要舉措[3]。手術治療是目前子宮肌瘤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圍手術期普遍需給予一定的護理措施,而護理方式的選擇則直接關系著患者的術后預后及康復狀況,因此在選擇時需加以重視[4]。為使手術治療順利進行,本文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法作為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案,從入院、術前及術后三個重要階段實施全面護理,并著重強調以患者為護理中心,注重患者各個治療階段,使患者在術后正確的護理指導下掌握各個疾病知識,加強對子宮肌瘤疾病的認識,日常做好自我護理,切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效改善術后預后效果[5]。綜上所述,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促進術后康復速度,加快術后排氣時間,使患者盡早實現康復出院。
[1]劉曉艷,孫紅運,苗麗竺.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6(01):145-146.
[2]李得瑛.分析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1(02):231-232.
[3]劉美荊,黃媛彥,李海英.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18(03):1689-1691.
[4]胡先鋒,張娟,藤亞麗.臨床路徑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健康知識掌握水平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24(08):1427-1430.
[5]李向榮.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1(08):137-138.
R473
A
1672-5018(2016)07-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