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興峰 丁曉燕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人民醫院 755200
雙環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觀察
田興峰 丁曉燕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人民醫院 755200
目的觀察應用雙環醇聯合恩替卡韋對慢性乙肝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間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25例,前者單純服用恩替卡韋分片治療,后者在此基礎上聯用雙環醇片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前,兩組的血清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項指標均明顯降低,觀察組的血清ALT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的HBV-DNA轉陰率與HBeAb/HBeAb轉換率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的HBeAg轉陰率為32.0%,高于對照組(16.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的肝功能惡化率明顯降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且優于對照組。結論應用雙環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應用恩替卡韋,可促進HBeAg轉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慢性乙肝;恩替卡韋;雙環醇;臨床療效
目前,乙型肝炎是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如果病情嚴重且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可能發展為肝硬化,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雙環醇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夠使機體的肝臟功能得到改善[1]。筆者觀察了應用雙環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療效,并且與單純應用恩替卡韋的效果作了對比,現進行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間收治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與臨床診斷標準相符,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5例,包括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18~67歲,平均(41.8±2.6)歲;疾病嚴重程度:輕度12例,中度13例。對照組25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18~65歲,平均(41.6±2.4)歲;疾病嚴重程度:輕度11例,中度14例。納入患者的TBIL≤0.05,血清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水平超過正常值的1~4倍,本次研究排除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免疫性肝炎患者以及既往曾接受核苷類藥物治療者。兩組的基礎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恩替卡韋分片治療,每次0.5 mg,每日1次,用藥時間為48周;觀察組患者應用恩替卡韋分片聯合雙環醇片治療,其中恩替卡韋分片的用藥方法、劑量、時間等均和對照組相同,雙環醇片的用藥方式為口服,每次25 mg,每日3次,用藥時間為24周。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48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體征、臨床癥狀以及肝腎功能,測定血清ALT、AST水平;測定HBV-DNA載量與HBV血清學標志物含量,統計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與HBeAb/HBeAb轉換率;觀察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2]。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及處理相關數據,用(均數±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計量數據,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數據,分別用t與x2檢驗其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兩組的血清ALT、AST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ALT、AST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項指標均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血清ALT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的血清ALT、AST水平對比(n=25)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例)%)]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的肝功能惡化率明顯降低,患者的肝功能檢測結果得到改善,且優于對照組。
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治療的關鍵就是抗病毒,如果患者符合適應證,并且條件允許,需要按照規范采取抗病毒治療措施。恩替卡韋是治療慢性乙肝的一種常用藥物,其對于HBV-DNA復制的鳥嘌呤核苷酸類似物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3]。
本次研究中,我院分別應用恩替卡韋分散片與恩替卡韋分散片聯合雙環醇片治療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慢性乙肝患者,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的血清AST、ALT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項指標均明顯降低,觀察組的血清ALT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HBV-DNA轉陰率與HBeAb/HBeAb轉換率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的HBeAg轉陰率為32.0%,高于對照組(16.0%),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肝功能惡化率明顯降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且優于對照組。說明應用雙環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應用恩替卡韋,可促進HBeAg轉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尤其適合需要抗病毒治療的門診患者,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鐘恢海,李林濤,謝穎宏,等.雙環醇聯合恩替卡韋分散片治療慢性乙肝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9):143-144.
[2]呂俊娜,李春姬.恩替卡韋分散片聯合雙環醇片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3,(1):42-43.
[3]董江婷,林朗,王欣.恩替卡韋聯合胸腺肽α1與單用恩替卡韋比較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6,(3):527-528.
R512.62
A
1672-5018(2016)07-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