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區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新形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優化,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社區教育逐漸得到重視和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社區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在對社區教育內涵及特點闡述的基礎上分析我國社區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出一些基本對策。
關鍵詞:社區教育;發展;對策
良好的社區教育不僅能夠提高社區內成員的素質和生活水平,而且能夠保證社區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影響社會發展。因此,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在城市和農村社區教育也得到了重視和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社區教育內涵及特點闡述的基礎上分析我國社區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出一些基本對策。
一、社區教育內涵及特征
我國學術界對于社區教育內涵的理解表述眾多,各有不同見解。關于其定義,2006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定義:社區教育是只在社區中,開發利用各種社區教育資源,以社區全體成員為對象,開展旨在提高成員的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成員的全面發展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活動。現代社區教育,筆者認為主要就是以滿足本社區內全體成員對教育的各種需求為目的,以此來培養和提高社區成員素質、提高生活水平以及帶動社區發展進而影響社會發展的一種綜合性教育活動。社區教育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和發展性,它強調的是將社區內成員的利益與社區的發展相關聯。來建設和發展社區,提高區內成員的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我國的社區教育具有特色性、服務性、多樣性、全員性等特征。特色性:社區教育是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的服務的,社區教育的發展目標、重點、內容和模式等都必須具有社區自己的特色性。服務性:社區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學校教育。社區教育主要是為了解決本社區所面臨的若干具體問題而組織和實施的,通過解決這些具體問題而為社區的建設、發展進行服務的,所以它具有服務性。社區教育是為社區居民服務的,主要是為滿足社區成員對教育的需求,尤其是滿足那些在就業、教育和培訓方面存在困難的社區居民,通過采取低收費和免收費的方法來提供教育,為社區居民受教育所服務的。多樣性:主要是指社區教育針對社區全體成員的教育,而區內不同的教育對象對教育內容及形式的需求各有不同,存在差異。因此社區教育為了滿足各種差異,必須結合社區實際情況,針對不同教育需求提出不同的教育培訓項目,有針對開展多樣性的教育活動。全員性:社區教育的目標和對象是社區內的全體居民,也就是它的參與者是全體社區居民。社區內各種教育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全體居民的共同參與,社區居民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各種教育活動。而且社區居民在參加各種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他們既是受教育者,也是社區教育管理的參與者,他們可以對社區教育的各種事項提出意見,參與社區的管理,因此,社區教育是一種社區居民全體參與自我教育、管理的一種教育活動。
二、社區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及社區教育進一步發展對策
(一)社區教育發展中的問題
1.社區教育資源整合不足
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存在的問題,當前社區教育主要問題是資源提供不足,不能合理整合各種可利用資源。如社區內的大中小學、社區學校等等教育機構的教育資源,未能充分利用起來,非教育機構的教育資源為能開發利用社區居民中的豐富教育資源也未能合理利用,如社區內的退休教師等豐富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有效利用起來。
2.數字化硬件、軟件配套建設不足
在當前大數據及互聯網+大背景下,社區教育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而在城市社區教育硬件、軟件建設基本具備的情況下,未能激發社區居民參與數字化學習的內在動力,居民的參與度不足。農村地區社區教育中數字化硬件和軟件配套建設不足,甚至有些偏遠貧困地區根本沒有數字化硬軟件設施,無從談數字化學習。
3.社區教育課程、師資隊伍建設不足
由于社區居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就需要具備專業的師資隊伍來滿足這些需求,而當前這種需求仍存在不足,缺乏專業的教師來進行數字化課程建設。
(二)社區教育進一步發展對策
1.建立一種有權力和管理機構實現社區教育資源整合
社區教育的發展需要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分散的教育資源無法實現社區發展,因此就需要建立一種管理機制,實現社區內教育資源的統整。如建立大學校區、科技園區、社區三者之間的聯系和互動,以達到三區整合共享教育資源。一方面,社區教育活動的開展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生、研究生的這個力量以及高校教師的專業力量來支撐;另一方面社區內也可以為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資源,雙向互動,合作互利。
2.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數字化硬、軟件設施建設
數字化配套設施的建設,需要政府有針對性地對社區教育方面的設施建設進行政策支持,資金扶持,投入一定量必要的設施和經費,確保社區教育工作正常進行,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方面參與籌措資金的社區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各有關部門也要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參與社區教育,為社區教育提供服務。同時社區居民也要廣泛參與共同推動社區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3.吸納、利用人才,加強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社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社區內每個成員的素質和生活質量,而社區居民具有多樣化的教育需求,為此,就需要從各高校、文化站、成人學校等師資資源充足的地方吸納各種專業的社區教育人才,同時要利用好社區內的各類技術人員、離退休人員等各行各業的人士加入到社區教育服務中來,參與社區教育,互惠互利,以此滿足社區成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參考文獻】
[1]衛盛奇,喬興媚.廣播大學推進社區教育的路徑探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
[2]孫飛.淺析社區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大趨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
[3]葉忠海.社區教育深入發展中的若干問題[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1.
作者簡介:代瑞雄,男,漢族,甘肅、慶陽,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經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