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忠于
2015年以來,安順市平壩區緊緊圍繞“‘三變+產業+金融+扶貧”發展思路,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完善基層治理模式,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農業農村面貌發生深刻變化。2015年,全區人均生產總值達32591元,位列安順市第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0元,小康實現程度約98%,今年將接受貴州省同步小康縣(區)達標驗收。
政策先行
打造“三變”產業平臺
出臺《土地流轉實施細則》《關于開展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方案》《“七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費預算方案》等文件,成立“三變”工作領導小組,按照“試點先行,同步推進”的思路,以樂平鎮為試點,同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村房屋產權等“七權”確權登記工作,為資源變資產夯實工作基礎,試點經驗在全區全面鋪開。
同時,積極搭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評估、仲裁、擔保、貸款的“一中心四機構”平臺,實現農村產權制度配套設施“區、鄉、村”三級全覆蓋,共完成流轉土地5.49萬畝,加快了農業規模化生產步伐,有力推動“兩帶三區九特色十基地”農業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目前,全區共打造3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11個農業特色示范基地,實現鄉鄉鎮鎮有園區,夯實“三變”產業平臺。
金融先行
打造“三變”資金平臺
制定《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金融機構精準扶貧金融服務實施方案》等文件,進一步完善“三變”資金保障平臺。建立金融機構包鄉聯村制度,每家金融機構分別掛幫一個鄉(鎮、街道),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和房屋抵押擔保貸款工作步伐。
同時,成立農業擔保公司,對農村“三變”工作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去年以來,共發放杠桿化運作模式扶貧開發支農再貸款2.48億元,節省農戶利息795.84萬元。發放“特惠貸”244萬元、“信用貸”15億元、失地農民貸款2億元,有力地支撐了“三變”工作的經濟基礎。通過融資信貸支持,有效助推農業企業發展,目前全區共培育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8家、專業合作社127家、家庭農場71家、規模養殖場265家。
試點先行
打造“三變”示范平臺
以樂平鎮塘約村為試點村,加快打造全區“三變”改革示范點。率先在安順市成立了村級土地流轉中心,加快推動確權流轉,完成土地流轉2840畝,吸引了臺灣蔬菜實驗基地、學生營養餐特供基地等落地發展。探索“合股聯營、村社一體”發展模式,成立村集體所有的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推行“合作社、村民、村集體”按4∶4∶2利潤分成模式,促進“農民變股東”和“集體變股東”。
突破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常規運營模式,在村合作社下設運輸公司、婦女創業委員會、勞務輸出公司等機構,有效解決了農村青年、婦女及貧困戶的就近就業問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率達7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不到4000元提高到去年的近8000元,村集體經濟從不足4萬元提高到80萬元,“三變”推動三農發展成效明顯。在塘約村的示范帶動下,全區空殼村下降了60%,村集體資產達1.24億元,集體經濟總收入達2965萬元,其中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作者系平壩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