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陽
2015年,貴定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以不同視角、不同形式,大力宣傳貴定成就、講述精彩貴定故事、推介貴定新形象、凝聚發展信心。
一篇篇新聞稿件,一幅幅攝影作品,一個個影像鏡頭,一次次宣講活動……2015年,貴定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以不同視角、不同形式,大力宣傳貴定成就、講述精彩貴定故事、推介貴定新形象、凝聚發展信心。
這一年,貴定縣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抓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這一主線,堅持突出內宣聚力量、兼顧外宣提影響的工作思路,按照貴定縣委提出的宣傳思想工作“十個好”要求,著力實施宣傳思想工作“五個工程”,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新常態下實現新作為,匯聚起后發趕超、綠色崛起的強大正能量。
立根固本
理論宣講凝聚人心
2015年8月,貴定縣委書記莫春開主持召開了貴定縣委中心學習組學習讀書會,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貴州省委、黔南州委相關工作會議精神。同時,通過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寫心得體會等,進一步在全縣范圍內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熱潮,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
這一年,貴定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嚴格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管理,建立健全領學、督學機制,縣委中心理論學習組就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反腐倡廉、黨風廉政建設、“三嚴三實”和省委、州委各次全會精神等專題開展10余次集中學習,學習組成員撰寫心得體會220余篇。
深入推進黨委(黨組)書記和“宣傳部長上講堂”活動。縣委書記莫春開作專題黨課,全縣各級黨委(黨組)書記上黨課300余場次;邀請省政府參事吳祖平、省級德師鐘中對宣講人員進行培訓,組建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200余人宣講隊伍,組建9支500余人的百姓宣講團,開展“領導干部上講堂”活動800余場次,參與人數18000余人次,發放相關宣傳資料3萬余份。選送的宣講視頻《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獲州級優秀宣講視頻一等獎,德新鎮百姓宣講團獲州級優秀宣講團。
邀請省社科院等省內外專家學者組建專題調研組,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意識形態工作、城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石漠化治理等工作的先進經驗和成效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論調研文章10篇,并在《貴州日報》《當代貴州》等重要媒體上刊登。
鼓勁添彩
構建立體外宣格局
2015年3月16日,貴定音寨的金海雪山景區分外熱鬧,電視劇《煮婦的幸福生活》劇組在這個布依村寨里緊鑼密鼓的拍攝,布依兒女、苗族同胞的獨特民族風情和金海雪山、布依村寨的詩情畫意,成為整部戲不可忽視的一抹靚色。
這一年,貴定堅持做到廣播、電視、報紙、手機報、微信、微博、網站等媒體同步發聲,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格局,繼續深化“活力貴定”宣傳品牌建設。
通過“報網融合”“臺網融合”,實現“圖文音視畫”五位一體直播,凸顯“新”和“快”。開設《記者幫忙》等民生欄目,聽群眾呼聲,解決百姓難題;開設《六看六比在行動,記者行看成效》等專欄,展現各級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風;開設《第一書記》等專欄,樹立黨員干部新典型;利用多個宣傳媒介,宣傳推介貴定農特產品、工業企業、名優產品。
召開策劃會100余次,策劃主題報道、系列報道、專題報道等400余期;拍攝專題片85部;播出《貴定新聞聯播》312期、刊發《今日貴定手機報》363期、制作“活力貴定”微信315期,關注人群達到16300余人,通過“回音壁”欄目回答網友留言800余次,微信后臺直接回復1000余次,解決群眾難題300余個。
同時,逐步完善突發事件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加強輿情收集研判力度,發現和處置了網絡輿情223條,參與中央、省、州宣傳部門處置專題網絡輿情374次,發表評論達2438條,上報輿情信息123期;配合做好《走遍中國》欄目大型系列片《多彩貴州》、電視劇《煮婦的幸福生活》、多彩貴州風行天下系列活動之攝影名家“橋”瞧貴州大型主題采風活動、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百名記者“乘高鐵·品毛尖·看黔南”等大型采訪報道,在中央級媒體刊播新聞42條,省級媒體刊播新聞100條,州級媒體刊播新聞749條,各大網站刊發稿件2000余條,積極向外推薦展示貴定新形象。
凝聚民心
建設文明和諧貴定
2015年,貴定著力營造“崇尚榜樣,學習榜樣,爭當榜樣”的濃厚氛圍,涌現出一批各行各業先進典型人物,用榜樣的力量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帶動全縣群眾深入踐行“寬厚謙和、崇德向善,開放包容、務實高效”的新時期貴定時代精神。
這一年,貴定以“貴定榜樣”年度人物為重點進行宣講,積極邀請各級宣講團和省級德師開展“三嚴三實”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講座,各級道德講堂開講525場(次),參與人數達3萬余人。
組織志愿服務隊并帶動社會各界600余人次,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暖冬行動”“誠信貴定志愿行”“保護母親河”“鄰里守望·德潤貴定”等一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18場次,參與志愿者1700多人次,發放資料4萬余份,幫扶物資價值5萬多元。
投入90余萬元,張貼墻體公益廣告1萬余平方米,張貼主次干道護欄公益廣告900余幅,制作燈桿、高桿公益廣告500余幅,完成5600平方米同城化干道兩側護坡永久性宣傳標語建設,在各鎮(街)、部門建成“積德榜”宣傳欄109個。
成功申報和完成新巴民族小學等3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成功申報新巴鎮谷兵村等2個農民文化家園項目;成功申報沿山鎮石板村省級“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點;成功申報昌明九百戶村等3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工程建設點。共爭取項目資金120余萬元。
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契機,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十項專項整治行動”,并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同時,完成申報州級文明單位20個、文明窗口9個、文明鄉鎮(辦事處)5個、文明村10個、文明社區3個、“十星級文明戶”10戶。增比進位滿意度測評獲全省47個非經濟強縣第2名、“多彩貴州文明行動”在全省47個非經濟強縣綜合排名第10名。
強筋壯骨
文化惠民砥礪前行
“高興!非常高興!書法家現場給我們寫春聯,太有紀念價值了。”貴定縣都六社區居民劉延珍大姐一邊拿著春聯,一邊笑著說。
2016年1月25日,貴定縣“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昌明鎮都六社區新場村廣場拉開帷幕,當天共向村民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萬余份,并現場為數千名村民進行義診。
近年來,貴定“三下鄉”活動深入人心,廣大文化、科技、衛生工作者深入基層送文化、送科技、送衛生,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5年,貴定開展民族文化展演等群眾文化活動40余場4.5萬余人次,積極組織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書畫攝影展和“幸福進萬家”——文化精品鄉村行活動;強化文化隊伍建設,采取縣級抓隊伍、鎮村抓骨干的方式,鼓勵和指導群眾性作品創作。投入1.5萬元購買贈送圖書600余冊,組織舞蹈、聲樂培訓20余次,培訓骨干4000人次,“兩館一站”免費接待群眾1.5萬人次。
同時,成功申報了“益肝草”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項,省州級名錄11項和省級傳承人4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主要內容改編成民族山歌、快板、“三字經”,通過開展演講比賽、山歌大賽、模擬法庭、書畫展和文藝演出的方式進行宣傳,創作出版時政山歌集《聲聲呼喚中國夢》,收錄山歌作品200余首。
“2016年,我們將繼續探索打造‘貴定學習大講堂和‘文化禮堂理論學習平臺,強化陣地建設。同時,重點圍繞‘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貴定實踐五年經驗,作好‘精準扶貧‘互聯網+以及‘文化+旅游等文章,總結好經驗,推出好模式,展現活力新貴定,助推同步小康步伐。”貴定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鄭琴如是說。(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