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今天,職業教育應該迎來職業教育發展的春天,但是職業教育并不像預想中發展得那么好。從職業教育自身和政府方面,對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方式作進一步的分析,對促進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一、注重品質:促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
一要加大科學研究力度。教育行政研究機構要研究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整體因素,既要研究職業學校的內涵建設、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也要教師參與校本研究,創新教學與培養模式,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競爭力的問題。同時,也要注重研究專業與市場需求關系、校企結合共享互動機制,以便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先期的理論指導,促進職業教育的和諧發展。
二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半p師型”教師是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特別是專業教學質量的保證,必須要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建立起專業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頂崗工作或實習鍛煉制度,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素質;制定“雙師型”教師獎勵政策,在晉升職稱、出國培訓、課時津貼等方面讓“雙師型”教師享有相對優厚的待遇,以保證“雙師型”師資隊伍的穩定。
三要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學校辦學和本地區、本行業的經濟發展結合度是確保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學校要找準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辦學應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導向,堅持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需要的,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四要順應學生發展需求。時下,很多學生想讀綜合高中,由此可見成績中等的學生也希望通過對口單招圓自己的大學夢。現在,江蘇省十分重視對口單招工作,因此,學校應把對口單招專業做優做強,滿足學生上大學的要求。如果能推動高職生源全部或大部分從中等職業學校錄取,將從根本上解決中職校出路問題,那么在職業學校招生中一定能錄取到文化課成績中等,甚至偏上的學生。這些學生將改變中職校的校園氛圍,有利于將職教做成更具吸引力的品牌。
二、改革創新:職業教育發展期待舉措
一要調整布局,統籌學校發展。隨著初中畢業生總量的逐年減少,政府有必要加大學校布局調整力度,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原有學校管理體制的界限,實行區域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壯大規模,優化布局。通過投入拉動、體系牽動、體制推動、政策驅動來充實職業學校的發展內涵。
二要改革課程,提高教育質量。政府要以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深化學校辦學體制和辦學規模改革,走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之路,強力推進課程改革,調整、優化現有專業設置,加強學生專業技能訓練和實訓操作,改革職業教育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學校要以技能大賽、創新大賽、職教論壇為平臺,鼓勵師生積極參與,讓師生在比賽中實現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升學生培養質量,大力促進學生的實習與就業。
三要創新管理,增強服務功能。職業學校要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專業與評價的常規性工作,逐步實施“重心下移,壓力傳遞”的管理績效責任機制,力求在創高技能、創業實踐、創新技術、創優素質、創意發展上做文章,不斷提高管理績效,真正形成教師治教、校長治校和政府謀發展戰略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格局。政府要增強職業教育管理機構的權威性,切實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指導。要切實組建以教育和人社為主體的職教行業協會,使之上接受政府機構的指導,下聯系學校和企業,具體負責規劃招生、培訓、考核、發證、就業和指導等工作的運行,解決人才培養的供求關系,整合調配校際之間、校企之間的運作、培訓和就業等環節,提升職業學校的服務能力。
四要爭創特色,打造學校亮點。區域內職業學校要實現錯位發展,要根據各校自身發展成功經驗和比較優勢條件,繼續打造發展優勢,規范運作,科學定位,錯位發展。根據自身特色、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目標特色建設,以市場化的需求,拓展專業內涵,以實訓基地市場化的運作來發展、壯大學校的實力,讓品牌專業與市場需求互動發展,成就品牌專業,實現教育教學和社會需求零距離,學生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崗位需要零距離,全面推進學校課程、教學和評價整體,同步改革和專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五要促進均衡,協調普職發展。當前普高招生、中職招生的不協調局面偏離發展教育的初衷,政府應將職業教育作為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重點,合理確定普高和中職的招生比例,在招生政策上向中職學校傾斜,不斷優化高中階段教育結構。要從普及中職教育的角度出發,為中職教育大發展奠定可靠基礎。
職業教育必須客觀、理性地正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針對實際情況,切實利用自身有利條件,找出努力方向,變革創新發展方式,才能迎來更大、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