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書祥
實施創新驅動 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文/黃書祥

今年以來,面對前所未有的煤價下跌、采場調整等諸多困難和挑戰,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以“轉型突破年”為主線,進一步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全力做好保安全、穩產能、降成本、調結構、促創新等各項工作,噸煤效率、掘進效率、商品煤銷量、商品煤單位完全成本等生產經營指標創投產以來最好水平。
唐口煤業公司始終把安全當作頭等大事,牢牢抓在手上,以“消滅破皮傷,實現零傷害”為目標,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認真貫徹落實“雙七條規定”和《新煤礦安全規程》,深入開展“五反五整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積極推行安全質量市場化和礦井系統安全評價,加大瓦斯、沖擊地壓、地熱等重大災害防治力度,進一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實現安全發展。
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唐口煤業公司深入開展“安全責任落實年”活動,2700名干部職工均撰寫了《我的安全保安法》,公司、工區、班組和個人逐級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和承諾書。創新“網格化”管理,嚴格執行安全隱患“四級”排查機制,實行“公司、專業、區隊、班組”四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自下而上層層排查治理。
推行安全質量市場化。唐口煤業公司運用“內部市場”考核辦法,把市場化機制引入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推行礦井系統安全評價,對各大系統進行 “清單式”診斷,按照全方位、全覆蓋、解剖式的調查、診斷,采取“全面安全評價”和“專項安全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每半年進行一次系統自我安全評價,及時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人員、限定整改時間進行整改,進一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在安全管理中推廣應用 “三鏡”管理法。唐口煤業公司堅持以“顯微鏡”查找安全問題、排查安全隱患、分析事故原因,以“放大鏡”確定事故性質、追究事故責任,以“望遠鏡”確定防范措施謀劃安排工作,從細節和小事入手,扎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運行自創的“礦井安全監察信息技術平臺”,系統會自動對上傳的安全信息及時發出提示、預警和警示,進行了安全信息后實時監控預警和動態控制。結合崗位實際,通過熟悉《我的安全保安法》中的自我崗位危險源,采取班前安全宣誓、班后齊唱自創安全歌曲等管理模式,夯實了礦井安全管理基礎。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唐口煤業公司統籌處理好近期與遠期、采煤與掘進、人員與設備、技術保障與現場管理之間的關系,不斷優化開拓布局,形成合理集中生產的布局,努力做到穩產、增量、提效,確保實現安全高效,均衡穩定生產。堅持精采細采原則,樹立“惜煤如金”意識,打造了“兩采一充”集約高效生產布局。進一步優化回采工藝,完善施工工序,最大限度提高了資源回收率。加大壓煤村莊搬遷和南部通風系統安全技術改造力度,增強礦井發展后勁,為礦井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唐口煤業公司針對產能受限的情況,通過合理調配采場,提前開幫、落底,在頂板破碎下沉嚴重處補打錨索,及時調整單體支柱狀態,實行設備維修專業化承包,強化設備管理,并根據接續情況倒排工期,嚴格控制各工作面回采速度,力求工作面實現安全高效生產。重新制定“南部為主,北部為輔,西部關閉”的思路,針對南部630、530采區資源豐富、煤層賦存條件好的實際,采取西部北部工作面推采和南部大巷掘進 “并駕齊驅”。為確保接續并最大程度提高產量,公司以接續面的投產時間倒排生產面推采速度,確保生產不脫節。
針對井下工作面調整,唐口煤業公司組織開展“掘進會戰”活動,圍繞重點接續面,組織多支隊伍平行作業,對支架、皮帶安撤進行責任和業務分工,72天完成了2000米掘進任務,日平均進尺達到12米以上。采取階梯單價收購進尺、簽訂目標合同等措施,綜掘單頭進尺創出461米的新水平。同時,狠抓主井提升系統升級改造,通過多次研究分析,采取優化裝載控制程序、更換定量斗及附屬裝置等措施,減少了裝卸載的延時。
面對產能過剩、需求不振、市場下行、銷售困難的煤炭行業新常態,唐口煤業公司把握“內涵提升”工作主題,構建起了以“全面預算”為統領,以“挖潛增效”為目標,以“市場化、精用工”為主要特征的內涵發展模式。
唐口煤業公司牢固樹立“把企業當家管,把材料當錢花,把設備當人看”的意識,做好“三個深化”,持續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提升了經濟運行質量。深化全面預算管理,深入推行成本歸零管理,堅持先算后干、過程控制,嚴控費用支出。深化內部市場化運營,樹立“有費用支出,就有挖潛空間”的理念,依靠內部市場化平臺,持續加大管控力度。深化政策解讀,充分利用電網直購電優惠政策等措施,上半年,減少電費支出290萬元;根據276個工作日要求,采取月度集中休班,節約電費349萬元;堅持“人員負增長”,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了勞動效率。
唐口煤業公司注重發揮全面預算“總開關”的作用,每月定期召開預算編制會和經濟活動分析會,對部門及單位的成本管控情況進行負責人制,一并納入工資收入考核,實現“未干先算,干后同算”的成本管理形式。同時,細化材料費、電費、修理費、施工費、非生產性支出等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到工區、班組和崗位,深化內部市場化運營。進一步強化基層班組自營和內外聯動,激發廣大職工節支降耗、創造價值的積極性。
面對飽和的煤炭市場,唐口煤業公司認識到,只有高品質的煤炭產品才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嚴格煤質內部市場化結算,把采煤工作面和掘進迎頭作為“第一現場”,加大按質收購、以質論價的力度,從源頭上嚴格煤質管理。充分發揮監控系統作用,強化煤流系統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減少矸石和雜物摻入,降低毛煤灰分。制定“淤泥不上帶,渣石不進倉”等“八不”管控舉措,將“商品煤”概念落實到生產源頭,加強煤質全流程嚴控,利用在線測灰儀對精煤進行24小時灰分檢測,加大對產品質量分析力度,及時調整工藝參數,確保煤質穩定。
唐口煤業公司采取 “以質促銷、調質增效”策略,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最大限度提高營銷創效能力,針對電煤、地銷精煤價格優勢,加大銷售力度,在重點保電煤的基礎上,爭取多發地銷精煤,控制低價煤的發運量。加大洗煤廠系統改造和優化,最大程度提高精煤回收率,強化濕煤泥烘干系統高效運行,取消濕煤泥的銷售。洗煤廠不斷優化洗煤工藝,精煤產出率有了大幅提升。
同時,唐口煤業公司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新開發灰分9%以下、10%以下、11%以下三個精煤產品,實現了煤炭產品多元化。在提升市場競爭優勢后,公司積極探索實施具有現代市場營銷的新路子,實行銷售人員薪酬與發運量、銷售價聯責聯利,提高銷售人員工作積極性。加大對周邊市場的調研力度,根據市場和生產狀況,及時與集團公司營銷中心溝通協調,隨時做好煤價調整的準備,最大限度提高盈利水平。及時了解客戶需求,在穩定老客戶的基礎上,全力開發新用戶,加強對既有客戶的服務,加強與目標客戶的溝通,加強對潛在客戶的研究,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制定針對性的銷售服務方案,通過優質的服務,努力提高市場份額,為實現產銷平衡奠定基礎。
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最根本的創新是技術創新。唐口煤業公司提出實施 “創新驅動、技術支撐”戰略,堅持把創新作為應對危機的重要法寶,圍繞“實”、突出“實”、注重“實”,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
公司先后健全完善領導、落實、激勵、保障、人才培養等五大機制,成立一把手負總責,總工程師具體管,各分口抓落實的領導小組。采取繳納抵押金、簽訂目標責任書等方式,層層分解年度創效指標。制定獎勵辦法,鼓勵全員爭當萬元、百萬元、千萬元創新個人。對直接創效的項目按6%的比例進行獎勵,對產生社會效益的項目和“五小”創新成果,除納入績效考核和內部市場化結算外,年底按貢獻大小進行獎勵。
唐口煤業公司堅持 “科技興企,技術強企”發展戰略,依靠創新破解生產經營難題,把創新作為應對危機戰勝困難的根本之策。年初提出“用創新彌補降價損失,全年通過創新實現直接創效和內涵挖潛2億元”的目標,在鞏固研究中心、工作室、課題組的基礎上,構筑了集科研開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眾創空間”。通過“井上井下、線上線下、眾扶眾籌眾享”的眾創模式,增進全員互動交流“借腦借智”,用“思維風暴”打開創新驅動、降本增效的新空間。與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等三家企業共同簽訂防沖智能鉆車、氣動自動鉆車及柔性輸料機三項技術項目的合作協議,實現了由內部創新向外部創效的轉化,呈現出創新驅動帶來的“新業態”。
(作者系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礦長、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