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斌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助力企業度危求進
文/劉 斌
勞動關系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風向標,勞動關系的和諧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依靠廣大職工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特別是煤炭企業目前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要擺脫困境,走出低谷,求生存謀發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和諧勞動關系是企業凝心聚力、改革發展、和諧穩定的基礎。構建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新型勞動關系既能保證企業員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又能進一步優化企業改革發展條件,凈化改革發展環境,為煤炭企業實現化解過剩產能目標,擺脫困境,求生存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化解過剩產能,妥善安置富余職工,是煤炭企業擺脫困境、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然選擇。就窯街煤電公司而言,近年來市場價格急劇下滑,企業虧損嚴重,處在資不抵債的邊緣。公司抓住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廣泛征求和聽取方方面面的建議和意見,理順了減負—解困—生存—改革發展的思路,先后制定出《窯街煤電集團有限公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富余職工安置方案》以及《社會職能移交方案》。這些方案的實施勢必給職工身份變更、收入差異、社會保障、福利待遇、承受能力、思想觀念帶來極大的沖擊,勞動關系隨之更加復雜化、多元化,矛盾凸顯化。在這個特殊時期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否則可能發生勞動關系不協調甚至更加緊張尖銳和矛盾激化,不僅成為產生礦區乃至企業所在地區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而且成為制約煤炭企業結構性改革與擺脫困境、求生存謀發展的瓶頸。
健全民主審議制度,打造“依靠工程”促和諧。以職工代表大會為核心的民主審議制度是企業實現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基本形式,是落實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否決權、審議通過權、評議監督權的有效途徑,也是企業落實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方針的重要舉措。尤其當前煤炭企業正在化解過剩產能,走出困境,謀求生存和發展的破冰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職工安置方案》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議案,必須按法定民主程序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同時,從方案的制訂到實施全過程要接受職工的監督,確保方案的科學合理,依規依法,公平公正,始終把職工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使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得到廣大職工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
全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打造“陽光工程”促和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化解過剩產能,而化解過剩產能的關鍵之關鍵是職工得到妥善安置。窯街煤電公司按有關政策規定,化解過剩產能210萬噸,需要安置職工近5000多人,涉及三對生產礦井相繼關井壓產,工作任務重、難度大。公司黨、政、工組織始終堅持“四不”原則,即《方案》職工代表大會不通過、獎補資金不到位、職工得不到妥善安置、礦區不穩定不啟動。同時利用廠務公開平臺,就職工自愿申請的安置渠道、職工應得的安置費用、再就業的去向、社會保險接續、拖欠職工各類薪酬費用的支付等事項,做到公開透明。其次,全力做好富余職工的就業登記、職工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特別要與

中國能源化學工會省、市、區勞動就業管理部門聯系,介紹失業職工再就業,促進轉崗分流人員平穩轉崗分流。
盡力協調化解矛盾,打造“暖心工程”促和諧。和諧勞動關系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當前職工轉崗分流,再就業,薪酬差距進一步拉大,生活負擔沉重的矛盾更加突出。協調化解這些矛盾和問題,必須企業黨、政、工各級組織建立健全上下聯動,齊抓共管,落實信訪、勞動爭議調解責任制,形成合力,從源頭上解決好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化解各種利益矛盾,實現企業的安定有序。首先要以源頭參與、穩定預警和注重協調三大機制為支撐,加強勞動爭議的調解工作,建立健全勞動爭議調解、檔案管理、分析統計、調解委員會會議等制度,使勞動爭議調解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其次在弱勢群體的幫扶問題上,企業要堅持變群眾上訪為下訪,變坐等救助為主動上門送溫暖的原則,竭盡全力為職工和家屬排憂解難。要認真開展 “三個幫扶”“金秋助學”、節日送溫暖等活動,真正把弱勢群體納入企業關注視線。要切實做到“三個不讓”,即不讓每個職工家庭因經濟拮據過不去生活,不讓患病的職工因經濟拮據看不起病,不讓每個職工家庭因經濟拮據孩子上不起學。
堅持化解過剩產能與存續企業轉型升級相結合。要關井壓產有序退出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存續企業組織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要創新機制體制,提升市場倒逼和綜合競爭能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為職工創業和再就業打造平臺,使職工看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景和希望。
堅持問題導向,細致摸排化解過剩產能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特別是職工轉崗分流過程中暴露的突出矛盾。要認真梳理分析和嚴判,制訂風險防控預案,超前做工作,把矛盾和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要充分發揮煤礦職工特別能戰斗,識大體顧大局的主人翁精神,確保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有序推進。
堅持風險防控預警制度。風險防控工作的重點應放在防止風險發生上。要加強政策宣傳,使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煤炭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入腦入心,獲得廣大職工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同時職工轉崗分流的一系列政策規定要在礦區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對落實政策過程中出現的共性與個性問題和矛盾,要第一時限知根知底,要第一時限有組織有措施進行有效調處,直至達到職工的理解和滿意。
總之,煤炭企業化解過剩產能,屬煤炭企業走出困境、謀求生存與發展的特殊時期,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企業從各個角度和各個方面著力,不斷探索改進和創新勞動關系問題的解決方式和方法,構建企業與職工和諧雙贏的新型勞動關系,推動煤炭企業早日走出困境,謀取生存和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窯街煤電公司)
(責任編輯: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