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代主席布小林在全區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推進大會上圍繞推動創新發展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在動力轉換的節點,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只有努力在創新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才能把握發展主動權、適應和引領新常態、跟上世界發展大勢。從我區看,同樣如此,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是欠發達的區情沒有變,創新能力不強依然是制約發展的重大問題。面對全球科技和產業變革,簡單依靠跟蹤模仿和引進技術的發展模式,不僅空間越來越小,而且有可能永遠被鎖定在產業分工格局的低端。所以我區創新的任務更加緊迫,必須樹立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布小林指出,推動創新,首先要解放思想、創新理念。必須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開放度,根據實踐的要求,不斷破除已經陳舊的觀念,切實樹立與時代和實踐發展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從而不斷創造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新經驗,不斷提升經濟活動的“含新量”,也就是“含金量”。
其次要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要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進步的大方向和最先進水平,把握產業革命的大趨勢。要圍繞建設“五大基地”,圍繞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統籌各類科技資源,進行集中攻關,努力解決制約自治區發展的技術軟肋和創新瓶頸問題。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培育上下游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良好創新格局,要圍繞構建產業新體系,推動一、二、三產業一體創新、相互促進。必須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真正實現知識和創造的經濟價值。要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投資金融機構共同組建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協同創新。
第三要加快形成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堅持科技體制改革與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政府簡政放權、管理創新、優化服務協同推進。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政府職能要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更加注重抓宏觀、抓戰略、抓前瞻、抓基礎。在科技投入上,要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技術創新項目、經費分配和評價結果的機制。要從戰略全局高度認識人才的重要性,把人才培養和使用放在優先位置。要改革人才評價體系,更加注重能力業績和職業精神評價。要加快完善激勵和保護創新的制度體系,讓科研人員通過創新獲得更多收益。
第四要把“雙創”作為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雙創”,關鍵在優化環境。要加快完善支持“雙創”的政策體系,自治區科技創新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等,要優先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重點支持創新平臺建設。鼓勵發展眾創、眾籌、眾包、眾扶等分享經濟的新模式。要把培育和弘揚創新文化作為戰略任務,使創新成為一種社會價值導向。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在全社會塑造科學理性精神。
第五要努力建設創新型政府。創新型政府必然也是學習型政府、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要樹立強烈的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思考問題、推動工作。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在培育創新理念、營造創新環境、整合創新資源等方面,要把政府的職責履行到位。要堅持依法履職,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鼓勵、支持和保障創新的能力,為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布小林強調,我們要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自覺踐行創新發展理念,努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使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責任編輯:康紅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