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圓滿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主要目標和任務,實現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十三五”時期,賽罕區將注重把抓住發展機遇和創新發展理念有機結合起來,從區情實際出發,更加注重投資、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保持全區經濟較長時期的快速發展。
一是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充分發揮多年形成的菜奶業產業優勢,進一步優化布局,全面提高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以開發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為重點,完善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實現形式。在休閑農業、循環農業、會展農業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農業綜合效益。蔬菜種植上,推進產業基地建設,以集中連片為重點,以規模開發為目標,打造優勢集聚的產業示范帶。發展“一村一品”或“數村一品”種植模式,適度發展訂單農業,加快蔬菜銷售服務體系建設。奶牛養殖上,支持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發展規模養殖,推行“龍頭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提高奶牛單產水平。推廣適宜賽罕區種植的優質飼草料,建設優質飼草料基地。積極發展都市休閑觀光農業,加大力度建設農家采種園、農區生態觀光旅游園,提升全區休閑農業觀光產業的發展層次。
二是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現代優勢特色產業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發展石油化工產業集群,建設自治區級石油化工產業基地。延伸開發下游產品,形成較完整的石化產業鏈。依托中環光伏和神舟硅業現有產業基礎,全力打造國內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并向全產業、集群化方向發展。依托航天六院技術、人才優勢,逐步形成風力發電及風場產業鏈。確保已落地的投資27億元的北車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和已簽訂協議的總投資8.9億元的內蒙古冠禹稀金屬冶煉項目、總投資8.5億元中能華泰(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發電一期100兆瓦項目、總投資4.5億元的北京潤陽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引進總投資50億元的瑞諾集團晶體材料產業園和工程機械再制造中心產業園等大項目。到2020年工業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規模。
三是突出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提升產業層次水平。依托鐵路三四線、金盛路、呼殺高速、繞城路,在沙良公鐵現代物流園區基礎上,發展倉儲、運輸、集散、中轉物流。依托呼市云計算產業基地信息平臺、新機場及沙爾沁國家級開發區,積極發展國際物流、航空物流,重點優化城市配送物流,加快培育一批重點物流企業,打造首府現代物流中心。加強倉儲能力建設,利用城區便民市場,規劃建設物流配送點,形成覆蓋廣泛、服務便捷的物流配送網絡。立足賽罕區現有基礎和優勢,打造適宜總部經濟發展的商務、居住和人文環境,吸引一批新的總部企業入駐,壯大總部經濟規模。支持現有金融企業發展壯大,繼續引進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各類金融機構。大力發展人力資本密集、附加值高的商業服務、信息咨詢服務。
四是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提升宜居宜業水平。繼續以中心城區和拓展區為重點,進一步加快城區建設,以完善服務功能、提升城市發展質量為目標,堅持建設與改造并重,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強路網和功能性載體建設,完善各功能區塊之間的通道,形成縱橫貫通、干支相連的城市道路網,切實提高城區的通行能力。合理規劃景觀建設,體現前瞻性和現代化氣息。整體規劃設計城區主次干道街景,力求與整體環境相和諧,全面提升環境品質和景觀形象。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建設功能較為齊全的小城鎮,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