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大路煤化產業園區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著力培育新的發展動能,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確保“十三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努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8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07億元,增長11%;工業增加值43億元,增長8%;完成銷售收入102億元,增長1.8%;完成本級公共預算收入1.7億元。
積極抓好招商引資。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思路舉措,嚴格按照產業發展規劃和園區實際抓好招商引資,注重引進項目的質量和效益,更加突出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的帶動效應,通過縱向延伸形成系列配套的產業鏈,通過橫向拓展帶動輻射一批配套協作的精細化工企業。蒙泰熱電聯產項目建成后,著力探索建設區域供電體系,充分發揮電價優惠的比較優勢,圍繞產業鏈條延伸、主導產業配套,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實行招商引資項目管理制和責任人負責制,建立招商引資責任清單,定期調度,營造謀招商、議招商、忙招商、真招商的濃厚氛圍。
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全力保持投資的強度和力度,更加注重投資的經濟效益,以投資拉動夯實穩增長、促轉型基礎。2016年計劃實施億元以上項目3個,完成投資6.7億元。一是投產項目抓效益。對伊泰等重點項目生產情況進行精準調度,確保企業正常、滿負荷生產,努力提高產品產出效益。二是建成項目抓投產。西北甲醇、中科催化劑、蒙泰電廠等項目盡快實現滿負荷生產,為園區經濟貢獻新的增長點。三是在建項目抓進度。年內實現久泰60萬噸烯烴項目建成投產。力爭易高25萬噸穩定輕烴、易高20萬噸乙二醇、久泰8萬噸順丁橡膠等項目順利實施,以有效的投資確保工程進度。四是上報項目抓開工。目前,制約園區發展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幾個大項目的落地問題。堅持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始終不遺余力地去推動,去爭取。繼續加強與環保部門的溝通對接,幫助企業早日取得項目環評批復,為北控等煤制氣、伊泰200萬噸煤制油、中電投80萬噸煤制烯烴等項目的通過掃清障礙,爭取盡快核準并實質性開工。同時積極爭取天津渤海化工綜合基地項目取得國家“路條”并推進相關前期工作。五是千方百計扶持企業。加大力度,向上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為企業“松綁減負”,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繼續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協調,緩解企業融資難、成本高的問題。積極協調銀行落實好企業續貸政策,支持企業提高再貸款能力。
不斷完善基礎工作。深入推進“多規合一”工作,編制完成園區十三五規劃,繼續深化完善園區總規劃、控規和產業發展規劃,優化完善專項規劃。以全方位滿足項目建設為目標,繼續抓好未征收土地的收儲工作,多渠道申請建設用地指標,確保項目及時合法用地。加強土地動態巡查,認真開展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進一步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緊跟項目建設需要,適時推進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計劃完成財政投資4.8億元,實施基礎設施工程29項。年內完成南工業區經十四路、緯七路東段、西環路北段、錦園南路立交橋和西工業區緯一路、經二路等12個續建道路管網工程。新建的17個工程重點圍繞北控、伊泰和中電投三個大型項目落地情況,統籌考慮產業布局和項目實際需要,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
從嚴抓好安全生產。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繼續深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強化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加強履行安全生產職責情況的監督考核。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全面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通過嚴格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嚴格企業領導現場帶班、實施分類指導重點監管、跟蹤落實整改措施,以及警示約談、責任追究等,促使企業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新《安全生產法》要求,加強安全生產法治建設,強化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重要部署、重點問題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繼續加強與中國化學品生產安全協會專家團的合作,突出抓好重點企業、關鍵部位、重點崗位、關鍵環節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努力將安全生產事故率降到最低。
不斷加強環境保護。認真執行新的環保法,落實最嚴格的監管責任,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全面加強園區環境保護工作。圍繞主要污染物減排、大氣污染防治、高鹽水處理等重點工作任務,推進天河水務公司高鹽水處理提濃改造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加快久泰、東華、伊泰脫硝工程建設進度。切實增強法律意識、責任意識,著力推進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實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示范工程,爭取北控環保20萬噸危廢處置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努力構建特色工業循環經濟產業集群。
努力提供優質服務。園區目前的主要產品多為油品、甲醇、尿素等煤化工初級產品,受宏觀環境影響,價格波動較大,企業在生產、融資、稅費等方面的成本依然較高,迫切需要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用好國家在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金融扶持、電價市場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全力以赴扶企業、降成本、補短板。積極幫助伊泰爭取煤制油消費稅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主動協調金融部門幫助久泰等高負債企業將短貸變長貸、高息換低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繼續爭取進一步擴大電力多邊交易和大用戶直供電范圍。通過多措并舉,真正為企業“松綁減負”,切實增強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后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