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副主席白向群在全區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推進大會上指出,共享發展解決“為誰發展”問題,這是新發展理念的歸宿和落腳點,本質上就是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機會和成果。
白向群強調,要充分認識我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成就,進一步增強貫徹自治區黨委決策的自覺性。“十二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民生優先的發展導向,大力實施扶貧開發、創業就業、“十個全覆蓋”和“三個一”民生實事等工程,全區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升。這既是我區發展理念重大創新、發展內涵不斷豐富、發展成果顯著躍升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區民生投入力度最大、受益人群最廣、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一個時期。實踐證明,自治區黨委、政府實施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是科學的、正確的,我們必須一以貫之地抓好貫徹落實。
要以“十個全覆蓋”工程為契機和抓手,進一步提高城鄉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一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落實好“全面改薄”等工程。加快“同頻互動課堂”建設,基本實現中小學校寬帶網絡全覆蓋。積極穩妥采取義務教育“就近入學、多校劃片”和優質高中“分招”政策。完善隨遷子女入學、升學政策。推進國內和國際“雙一流”建設,促進部分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參保繳費政策,將更多低收入群體納入社會保障。落實低保家庭、重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府代繳政策,逐步提高代繳額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升救助水平。抓好城鄉低保、城鄉養老保險統籌試點,逐步統一全區城鄉低保標準,縮小城鄉養老保險待遇差距。三是推進健康內蒙古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抓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全民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供給能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提升標準化衛生室服務水平。強化食品藥品監管。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四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落實好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規劃。推動廣播、影視、書刊在邊境地區實現全覆蓋。加強農村牧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五是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強化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動醫養結合,鼓勵各地結合“去庫存”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要結合推進脫貧攻堅工程,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和平等發展權利。一是把教育脫貧作為關鍵環節。構建從學前教育到小學、中學、大學,直至就業的“一條龍”幫困包扶機制。建設全覆蓋的助學體系,逐步提高資助水平。落實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編制標準,建立鄉村教師生活補貼制度,增加鄉村教師晉升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比例。對貧困家庭畢業生“一對一”幫扶,提升其就業能力,帶動家庭脫貧。擴大農村牧區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比例。二是把就業創業作為重要手段。通過創業扶持、技能培訓就業、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方式,幫助貧困家庭戶均1人穩定就業或創業脫貧。完善“零就業家庭”援助機制。結合供給側改革,妥善處理勞動關系,做好化解產能過剩職工安置工作。三是把縮小收入差距作為重要目標。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以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為底線,研究制定針對重點困難群體的差別化激勵政策,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四是把社會保障作為兜底舉措。推進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銜接”。認真落實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全面推行城鄉居民大病醫保制度。打造“12333”公共服務平臺,共享全區貧困人口信息,齊心協力幫助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郭 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