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明
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教育培養的結果。數學課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學科之一,其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充分發掘數學問題所蘊含的豐富內涵,把數學問題用活、用深、用夠。良好的學習結果,應該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同發展。然而,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只重知識技能,忽視過程與方法的情況還普遍存在。下列這種現象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質、定理的應用,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探索和數學思想方法、思維品質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促使良好學習結果產生的主要渠道。
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促使學生掌握,提高思維品質。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培養數學思維品質離不開數學實踐,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注重以下幾種思維品質的培養。
一、優化概念的形成過程
通過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抽象概括能力,重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滿足對概念定義的機械背誦。盡力讓學生自己發現真理,弄清定理公式的來龍去脈,條件結論的邏輯聯系,能獨立作出證明,明確定理、公式與其它知識之間聯系,所處的地位與所起的作用,逐步把握知識的邏輯結構。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能夠抓住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深入細致地加以分析和解決,而不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以此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二、優化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培養學生思維不囿于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換向,靈活調整思路以克服思維定勢。在解決問題時,善于運用辯證思維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善于聯想,第開發散,培養靈活思考進退自如的思維習慣。
對于差異進行分析,善于發現思維中的矛盾和漏洞,提出改正錯誤的方法。通過典型錯誤的分析,引導學生善于獨立思考,提出疑問,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回顧和反思,自覺調控思維過程,通過解題思路或方法的自我評價,提高辯析正誤的能力。通過發現反例的訓練,進行數學嚴密性與思維批判性的培養。
三、優化情感教學
1.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蘊藏的情感因素。教師在鉆研教材和設計教法、學法時,必須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既要備好認知因素方面的課,也要備好情感方面的課。在數學教學中,第一,應該用數學學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第二,可從數學學科應用的廣泛性入手,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公式、法則、圖形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舉,激發他們的求知情感。第三,抓住數學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邏輯美,誘發學生聯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動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第四,結合課本內容適當介紹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或有趣的數學知識,設計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應用性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
2.要善于用語言來表達教材內容中的情感。傳統的教學比較重視言語通俗易懂、簡明扼要,只求準確,清晰。在理解了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后,現在的教學言語除了準確清晰外還應追求生動活潑、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講課言語既傳神又傳情,達到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當然,這要求數學教師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力。
3.要善于用表情來傳遞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合用最多的是言語表情。言語表情是通過在教學中的語音、語調、語速、節奏、停頓等變化來表達情感的。教師抑揚頓挫、緩急有致的講課聲,既能傳情達意,感染學生,又能幫助學生理解內容,引發興趣,而且言語表情的變化還會刺激強化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穩定性。
4.要善于用情境來烘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氣氛、教師可配合教學內容,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創設某種教學情境,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境,理解數學意義和實際應用。同時,對有些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數學,教師也應盡可能從外部賦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讓學生在接受這些知識時,感受到某些情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5.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情感關注。傳統教學十分重視“知識與技能”,優秀生和后進生的區分,實際上是以掌握“知識技能”的優劣衡量的。對于后進生,認知上要給予低坡度,情感上要給予多激勵。教師們必須“從最后一名抓起”,應“大搞水漲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改變對差生的態度,增加對差生的情感謝投入,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心,愛心和誠心。心靈的溝通會使學生普遍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由厭學轉化為愿學、愛學、樂學,從而一改數學課的沉悶氣氛。對于優秀生,認知主要給予高挑戰,情感上要給予嚴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題目的設計要有坡度,一般的知識點,集體過關,而其中蘊涵的難點,自然給尖子生挑戰。在集體研討過程中,要讓他們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學會吸納,學會欣賞。
四、優化數學語言
在數學語言的教學上應把自然語言、符號語言、圖像語言有機結合,相互印正,便于理解數學概念、定理、公式,通過對數學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敏捷性。
善于選擇信息,善于運用直覺思維,善于把問題轉換化歸,注意思維的合理性,避免走彎路,出奇制勝。教學中要注意思維塊的積累,熟練地應用思維塊是達到思維敏捷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學上應充分鼓勵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萌芽,千萬不可潑冷水,這是培養思維創造性的原則。鼓勵學生自己編題,變更條件,考察結論的變化,通過定理的引申、特殊化、一般化引出新定理,激發創造性思維的火花。通過歸納、類比提高發現問題作出猜想的能力。通過對猜測想的否定,提高發現反例的能力;通過對猜想的肯定和論證,提高發現證明思路的能力。通過探索性、開放性作業,培養初步的獨立探索的能力。
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些內容放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探討,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
總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要使學生思維活躍,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點撥、解疑,使學生變學為思。當然,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各種手段,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會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