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娟
[摘 要]文物是歷史文化中所產生出的珍貴遺存物品,我國作為具有悠久傳承歷史的文化古國更是有著文物寶庫之稱。文物鑒定和保管一直是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要點,但因為目前我國沒有完善的文物鑒定機構和文物鑒定法律依據,導致現文物鑒定人員能力參差不齊,更是有非專業文物鑒定人員以假亂真,出售假冒文物坑害人民,加劇了市場機制的混亂現象。作為文化大國,在鑒定文物方面我國卻依然與國際先進水平存有巨大差距,我們應當確定文物鑒定者在文物市場中的關鍵作用,建立鑒定機構并增設鑒定人員的準入制度,并盡可能的增強文物鑒定者的法律意識,表明鑒定者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關鍵詞]文物;文物鑒定;鑒定制度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作為歷史大國,出土的文物多不勝數。但是,我國的文物鑒定者素養能力參差不齊,參考其他國家文物鑒定的方法與經驗,我國必須堅持設立“按法鑒定”、“依法交易”的與法律規范同行的國家鑒定機構。文物不同其他拍賣物,文物市場有著巨大的經濟利潤誘惑,文物鑒定者必須潔身自好,加強自律,所以相應的規章制度是構建國家鑒定機構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文物鑒定者的能力標準制度
文物鑒定是一項具有極強專業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鑒定經驗和對歷史文物的了解知識。在文物市場中,鑒定者的能力參差不齊,有各種文物領域的專家,也不乏拍賣公司的“托”,文物購買者無法清楚的辨別鑒定者的能力,甚至產生“只要在公眾面前說的就是正確”的錯覺。更甚至有部分非法拍賣公司,通過虛假鑒定坑害消費者。建議國家文物局等權威機構按照市場標準采取全國統一考試的方法,合格后,再由權威機構考察其對文物的認知、實踐能力與實踐經驗。
二、文物鑒定者的管理制度
文物鑒定者分為國家官方鑒定者與民間鑒定者,國家官方鑒定者大部分服務國家文物保護,文物挖掘等工作,極少出現在文物市場中。而民間鑒定者大多是以銷售的形式,在文化市場中提供鑒定文物等中介服務。作為消費者,看到的只有民間鑒定者在市場中的影響性,而看不到鑒定者的鑒定能力和鑒定經驗,一件文物不能通過所謂“權威”的民間鑒定者給出的報告就成為“贗品”。文物市場中的這種“權威機構”多不勝數,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維護文物市場的公平公正和文物市場的競爭秩序,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條例,使民間鑒定機構或民間鑒定者規范化,合法化,也使文物消費者對“權威機構”的責任追究變得更簡單。
三、在鑒定中承擔的民事責任
在文物市場中存在著巨大的利益,大量的文物鑒定者在鑒定過程中鋌而走險,由于我國法律并沒有對民間鑒定者有特別的要求,使得鑒定者在文物市場中大打“擦邊球”,例如:給予文物消費者不正確的鑒定信息、設立虛假的鑒定機構實行詐騙等等。對此,政府部門應當嚴格要求鑒定者規范鑒定程序,遵守鑒定道德,并且對已經違反相關規定、法律文獻的鑒定者進行處罰。規范文物市場管理,才能使民間鑒定者以及鑒定機構消除這種“擦邊球”心理,從而保護文物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使中國文物市場能夠健康快速發展。
四、鑒定者對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對于文物市場來說,文物鑒定者只是市場中的一小部分,而構成文物市場的主要群體是文物消費者。由于群體數量巨大,導致大量的非專業鑒定者開設“專業鑒定機構”,更嚴重者直接借專業機構之名,通過虛假信息向消費者高價出售贗品,導致大量的文物消費者上當受騙。在2009年,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鑒定者為騙子自制的“金縷玉衣”開出了24億的天價評估,其他消費者過于聽信專家的評估,導致銀行被騙貸,金額高達5.4億元之多。作為頂級鑒定者,在鑒定中沒有按照規范過程進行,導致消費者輕信自己的非專業言論,使其蒙受損失,看似于是“騙子”欺騙了消費者,但作為騙子的“擋箭牌”,鑒定者應當深刻反省自己在鑒定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鑒定者在對文物鑒定時,應當端正態度,認真負責,并且在鑒定后提醒消費者,鑒定者本身只是對文物作出相應的評論和估價,僅供消費者參考,不能作為文物交易中的憑據。
五、對于文物鑒定者的保護
要規范文物市場不僅要對文物鑒定者進行嚴格的規范,也要對文物鑒定者實施應有的保護。文物鑒定者的工作大部分依靠的并非理論知識,而是在工作中獲得的經驗,而工作經驗并不是保障鑒定質量的標準,難免會出現鑒定差錯,鑒定中出現的失誤不能作為鑒定者的過失。文物鑒定者的工作是依照鑒定者的專業知識與鑒定經驗對文物作出估價而對消費者提出建議,鑒定者的鑒定建議并不能作為消費者買賣文物的實據標準。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最好適當追究鑒定者責任,而不是將所有的過失都推卸到鑒定者身上。
六、結語
我國是歷史文物出土最多的國家之一,文物消費市場的規范化是保證消費者利益的必然要求,而作為文物市場中具有影響力的鑒定者,更應潔身自好,提高自身素養,認真對待每一件文物,只有文物消費市場平穩有效的發展,才會使雙方獲利,保證雙方權益,一同建立社會主義特色市場。
參考文獻:
[1]王東升.規范文物鑒定行為保障收藏者合法權益[J].世界美術.2012(11).
[2]李曉東.文物保護法蓋倫[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22).
[3]陸宗潤.意大利的文物保護工作[J].中國博物館.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