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機制

2016-05-19 03:34:16畢克新
學術交流 2016年4期

畢克新,申 楠

(哈爾濱工程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哈爾濱 150001)

?

經濟學研究

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機制

畢克新,申楠

(哈爾濱工程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哈爾濱 150001)

[摘要]作為實現我國制造業綠色轉型的必要條件,產業綠色創新系統的有效運行,已經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可和關注。基于文獻綜述和理論分析,揭示我國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機制。提出了我國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兩種傳導方向,即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和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歸納總結出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三種主要的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包括基于綠色R&D合作的知識溢出、基于綠色技術轉化的知識溢出,以及基于綠色產品流動的知識溢出;提出了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過程一般都涉及的綠色知識的搜尋與獲取、綠色知識的內化和綠色知識的應用三個階段。由此初步形成了研究產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傳導機制的分析框架。

[關鍵詞]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傳導機制;制造業

一、引言

隨著全球制造業向亞洲轉移的趨勢加強,我國正逐漸成為全球的制造業中心,并已成為繼美國、日本、德國之后的第四個制造業大國。但是我國制造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仍主要以高開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粗放型增長模式為主,資源、能源消耗量大,其能耗約占到全國能耗的63%,單位產品的能耗平均高于國際先進水平20%~30%,單位產值產生的污染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大量廢氣、廢水、固體廢物隨意排放,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這不僅加劇了我國資源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不良態勢,也與我國實現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相差甚遠。

同時,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推動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運行的重要資源和要素之一。綠色創新系統的運行被越來越多地理解為有關清潔生產、循環制造、末端處理工藝等新知識在系統內的產生、應用和擴散的過程。因此知識溢出是綠色創新產生效應并推動創新系統運行的重要鏈條,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研究的“系統范式”也必將高度關注知識在創新系統中各個創新機構和要素之間的流動,這是實現裝備制造業綠色轉型的關鍵所在。

創新的本質就是知識的產生,而知識的應用過程則會產生知識溢出。知識溢出過程是一種“學習”活動,通過有目的、主動的學習獲得知識的應用或是將學習到的知識與現有知識相融合開發出新知識的活動。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在創新過程中,會帶來綠色知識的知識溢出,即這類能減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態的知識體系在創新系統中通過主體間的創新合作、創新擴散等行為而產生溢出。知識溢出包括組織內部的知識溢出、組織間的知識溢出、個人與組織間的知識溢出、個人與個人間的知識溢出等,而本文主要研究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內創新主體間的知識溢出行為。

現有對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研究普遍認為創新系統中知識溢出行為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例如企業文化、組織結構、信息技術、信任程度、學習意圖、知識屬性和學習能力等都是影響創新系統中知識充分流動并產生溢出效應的重要推動力量[1-2]。創新系統中的知識溢出研究主要集中在創新系統中的知識溢出效應、知識溢出對創新系統創新增長的影響等。

對創新系統中知識溢出效應的研究中,弗里曼(1991)認為在于創新系統內部存在知識溢出效應,該效應的存在是促進創新系統中創新網絡發展和系統的經濟增長最根本動力,是系統中創新產出和生產率提高的源泉[3]。學者們建立了多種模型介紹了創新系統中的知識溢出效應。例如Romer在1986年提出了著名的知識溢出AK模型[4]。韓伯棠等(2005)提出了對M.C.J.Caniels和Max Keilbach知識溢出模型的改進,構建了以區域空間知識溢出為基礎的區域經濟協作模型[5]。

在知識溢出對創新系統創新增長影響的研究中,知識溢出被認為是形成企業集群的主要原因。張昕、李廉水(2007)以我國醫藥、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為例,研究了專業化溢出、多樣化溢出和空間溢出等各類知識溢出對區域創新績效的影響[6]。王梓蓉(2011)認為知識溢出是創新主體之間跨邊界的知識擴散、傳播和轉移,屬于某種非自愿性知識外溢,具有空間局限性[7]。

綜上分析,國內外學者在區域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研究上已經形成了較為成型的研究框架和方法,但是對行業層面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研究則較為少見,針對綠色創新系統的研究尚未出現,更未形成一個針對綠色創新系統研究的理論分析框架。因此,旨在揭示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中知識溢出的傳導機制,本文從知識溢出傳導方向、傳導路徑以及傳導階段三個方面展開研究。

二、綠色知識的正外部性

1.區別于一般知識的綠色知識正外部性的內涵。綠色知識外部性是外部性在知識經濟領域的一個特例。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外部性”的概念最初由Alfred Marshall和Arthur Cecil Pigou于20世紀初提出,是指一個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影響到其他人或者公共的利益,而行為人卻沒有因此作出賠償或得到補償。即只要某人的效用函數所包含的某些要素被另一個人控制,就表明經濟中存在著外部性。因此,綠色知識的外部性被界定為:綠色創新系統中各創新主體的福利函數所包含的綠色知識貢獻中包含了其他創新主體的綠色知識貢獻行為,而該創新主體卻并沒有向其他創新主體提供報酬或索取補償,那么就可以認定綠色知識具有外部性。

依據外部性的概念,通常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個經濟行為主體的生產或消費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又無法向后者收費的現象;而負外部性指某個經濟行為主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主體又沒有為此承擔成本[8]。

綠色知識的外部性主要體現在它的正外部性方面。即由于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中的創新主體在生產出綠色知識后,不能排除被他人無限次地再現或復制,并且綠色知識所帶來的社會收益大于企業或個人的私人收益,而社會成員并不會因此而向綠色知識的生產者或消費者支付一定的報酬。因此,綠色知識具有正外部性[9],具體包括對生態環境的正外部性,對市場的正外部性,以及對創新系統的正外部性。

2.綠色知識的正外部性與綠色創新系統的知識溢出。知識的溢出效應具有地理特征,同時在創新系統的集聚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相關企業和其他機構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集中,則可通過知識溢出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效率,而知識的正外部性則促進了知識的溢出。

現有對于知識外部性與知識溢出的研究,可從MAR外部性、Porte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進行分析。MAR外部性[10]和Porter外部性[11]都認為最重要的知識外溢發生在產業內,而Jacobs外部性強調知識外溢發生在不同產業的企業集聚中,這種外部性來自于行業間的差異性(Differentiation)、互補性(Complementarities)[12, 13]。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制造業產業中綠色創新系統的知識溢出,因此,既有產業內不同制造業企業間發生的綠色知識外溢,也有不同行業或機構(如制造業企業、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等)之間的綠色知識外溢,因此可同時應用以上三種理論進行分析。

三、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方向

基于綠色知識正外部性理論,綠色知識溢出在綠色創新系統不同主體間的傳導方向通常可以表示為由制造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機構之間的知識傳導,也可以表現為制造企業A—制造企業B、高校和科研院所A—高校和科研院所B之間的綠色知識傳導。按照綠色知識溢出的傳導方向劃分,前者的知識溢出傳導為垂直傳導,而后者則為水平傳導。

1.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主要指在同層次的知識生產者或同性質的制造企業或研究機構之間進行。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環境管制力度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制造企業特別是“三高”制造企業,成為綠色知識創造的主體。在綠色創新系統、綠色知識溢出中,制造企業內部和制造企業間的傳導成為主導。

(1)制造企業內部綠色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由于制造企業內部綠色知識生產者是員工個體,因此知識溢出也來自于員工。這些員工或者是生產部門的制造員工、或者是銷售部門的銷售員工、或者是技術部門的研發員工,他們對綠色知識的生產與創造有效促進了制造企業有關綠色技術創新領域知識存量的增加。但由于員工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創新能力,使得員工之間對于綠色知識的認識與擁有存在差異,例如技術部門的研發員工通常擁有更多有關綠色產品、綠色工藝的研發知識,而生產部門的制造員工其綠色知識更多來源于生產實踐中的“干中學”,例如如何生產才能降低能耗、減少污染,而銷售部門的銷售員工所擁有的綠色知識往往來自于市場,即消費者對于環保的認識是否促進了綠色產品的銷售。因此,這些差異使得員工之間存在綠色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

通常,制造企業內部綠色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包括了隱性知識的水平傳導和顯性知識的水平傳導。制造企業員工擁有的經驗、技能等隱性知識由于不可言傳的特性只能通過“干中學”“用中學”模式在企業內實現知識的水平傳導。但在通常情況下,“干中學”“用中學”模式傳導隱性知識的效率較低,只能在綠色技術創新的實踐過程中逐漸獲得創新經驗。而顯性知識則主要通過制造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知識交流、團隊學習、信息互動等方式進行,水平傳導的效率較高。因此,制造企業內隱性知識的顯性化是實現知識溢出水平傳導的關鍵,也是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實施的重要因素。

(2)制造企業之間綠色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制造企業之間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也是企業進行知識存量累積的一種重要方式。同行企業之間通過相互競爭與相互學習帶動了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促進知識存量的增加,并進而推動制造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當綠色創新系統中某一制造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獲得了新產品或新工藝等知識,從而成為新知識的溢出源和供給者,而其他同質企業就會通過多種方式獲得這些新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技術,從而產生了制造企業之間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

2.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是指不同性質的企業和研究機構之間、制造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知識溢出。

(1)制造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綠色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在制造業綠色技術創新系統中,制造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間有關綠色技術創新的合作通常不是市場競爭關系,而是基于創新性知識的供求關系,即制造企業、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會基于交易成本和技術知識互補原則,形成圍繞綠色技術創新的合作[14]。在這樣的合作關系中,創新主體本身即是知識溢出的主體,也是知識接受與學習的主體。基于這些成員間技術供求關系的特征,現認為制造企業是創新性知識的需求方,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為創新性知識的供給方,供需雙方通過不同階段綠色技術創新的資源投入,聯合進行綠色技術創新。例如制造企業通常在此過程中投入資金,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制造企業提供知識和技術。這種合作關系的建立也帶動了知識在制造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垂直傳導。在此過程中,制造企業可能會通過人才流動等方式從科研機構獲取新興知識,這一過程帶來了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

(2)制造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綠色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知識傳導是制造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重要活動。制造企業通過讓供應商、銷售商等參與綠色技術創新可以帶來成本的降低,不僅能夠分擔創新風險,提高創新效率,也有利于迅速消除供應鏈組建初期節點企業之間在知識和技術相融性或一致性方面的壁壘,增強供應鏈的同步性、互補性和黏合力,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優勢[15]。

在這一傳導中,制造企業可以從上游供應商的緊密聯系獲得有關新零件與新材料的知識,并將其應用于綠色技術創新中;而對于供應商而言,通過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可為制造商提供其所需要的零件和原料,并根據新需求改進零件和原料的質量。此外,下游銷售商通過與市場中消費者的直接接觸可以獲得市場需求知識,并與制造企業之間的交流帶動了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進而促使制造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綠色技術創新。因此,制造企業與供應商、銷售商等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知識交流不自覺地促進了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

四、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

在創新系統中,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通常表示知識從存量較高的供給者借助何種方式流向存量較低的知識需求者。顯然,綠色創新系統的綠色知識溢出也遵循這一規律。作為新興技術知識,相較于一般知識,綠色知識往往是多個領域知識的組合,因此其創造、溢出和傳導過程涉及更多的主體要素。本文認為綠色創新系統中知識溢出主要包括這三種傳導路徑(如圖所示)。

圖 知識溢出傳導路徑圖

1.基于綠色R&D合作的知識溢出。綠色創新系統中各主體會通過綠色技術的研發合作產生相互關聯作用。在這一過程中,研發合作不僅會帶來創新性知識或產品,實現合作預期的目標,而且由于是有不同生產環節、質量要求、產品用途等不同背景的企業人員參與,因而可以通過互相學習和相互交流,帶來知識溢出的發生[16]。正如Michael和Grit(2004)的研究結果表明,研發合作是企業獲得合作另一方的知識溢出的途徑之一。

綠色創新系統中各主體之間基于綠色R&D合作而進行的知識溢出是由三條基本路徑完成的:一是由制造企業到產學研綠色R&D合作團隊的知識溢出路徑(路徑I);二是由產學研綠色R&D合作團隊到制造企業的知識創新路徑(路徑II);三是由知識應用到制造企業綠色R&D合作團隊的知識創新路徑(路徑III)。每條路徑中都包含了新知識的產生和溢出,并帶來制造企業綠色技術創新過程的循環[17]。

(1)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I:由制造企業到綠色R&D合作團隊的知識溢出。研發合作進行前期,制造企業1成員攜帶內化于自身的、與綠色技術創新研發合作項目有關的知識參與到綠色創新系統中其他主體的研發合作中,經過與綠色R&D合作團隊中成員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的討論,將制造企業有關項目的知識連同企業文化(如觀念、思維方式、組織慣例等)引入到綠色R&D合作團隊的知識創新平臺中去,這一過程就完成了由制造企業到研發合作團隊的知識溢出。研發合作團隊會將這些知識內化于自身并帶入項目的研發合作中,且在完成知識螺旋過程中產生新的知識。

(2)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II:由綠色R&D合作團隊到制造企業的知識溢出。在這一路徑中,綠色R&D合作團隊通過知識螺旋過程產生一系列有關綠色創新的新知識,而綠色R&D合作團隊中制造企業的員工首先會直接掌握這些新知識中的組合化顯性知識,并將其反饋帶回制造企業內部,將其應用與制造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時間中。此外,這些員工還會進一步通過與研發團隊成員的接觸,以“干中學”的方式了解有關綠色創新的隱性知識,并在其退出研發團隊返回制造企業進行實際研發或生產過程中,以“用中學”或“手把手”的方式將隱性知識也內化到制造企業中。通過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溢出,完成制造企業層面的知識螺旋過程,進而產生新的知識,從而促進新的綠色技術或綠色產品。

(3)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III:由知識應用到制造企業和綠色R&D合作團隊的知識溢出。知識應用是指由知識溢出路徑II產生的新知識在制造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中的應用過程和效果。由于這些知識在應用到新技術、產品和服務開發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適用性障礙和與預期不符的情況,因此會以信息的形式反饋到綠色R&D合作團隊和制造企業中,并推動綠色R&D合作團隊和制造企業通過調整、糾正、改進等方式進一步進行綠色創新的研發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又會重新產生新的綠色創新知識,這些知識又會重復路徑I和路徑II,溢出到綠色R&D合作團隊和制造企業,如此周而復始,新技術和產品不斷產生,新的反饋信息不斷出現,研發合作團隊和制造企業之間的知識溢出也隨之不斷進行、無限循環。

2.基于綠色技術轉化的知識溢出。綠色技術轉化主要是指將經過綠色創新階段后所獲得的新技術或新工藝進行商品化及應用化,使其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因此,在綠色創新系統內部,創新主體之間不僅包括研發合作,還包括將綠色創新成果進行轉化。在這種轉化過程中,隨著內涵知識的新綠色技術的轉移,也會帶來制造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政府以及中介機構之間的知識溢出。基于綠色技術轉化的知識溢出途徑包括:

(1)以綠色技術許可傳導路徑為主的知識溢出。在綠色創新系統中,綠色技術許可是綠色技術持有者(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與接收者(制造企業)之間簽訂的一種特定的綠色技術的權屬契約[18]。由于綠色技術包含了大量的知識資源,因此對綠色技術的許可已成為知識溢出的有效途徑。

通過綠色技術許可,技術使用者或技術使用者集體(如專利技術聯盟等) 不僅可從技術所有者那里直接獲取和使用所需的綠色技術及其所包含的顯性綠色知識,而且通常在技術許可中還包括技術培訓配套服務,這使得綠色技術使用者能夠通過培訓進一步掌握技術所有者的隱性知識——研發能力和經驗來培訓本單位的技術研發人員,以提高技術研發能力。

(2)以綠色技術創業為傳導路徑的知識溢出。綠色技術創業一方面既包括制造企業領域的創業行為,指那些制造企業內部員工離開原所在企業,并利用綠色技術專利或工藝進行成立新公司的行為,也指合伙性質的制造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合伙人的解散,從而利用綠色技術進行新創企業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包括高等院校或研發機構的人員新創辦的企業等。在綠色技術創業過程中,運用綠色技術進行企業的營運、產品的制造等業務本身就包含了知識溢出,而且由于新創企業通常與原企業或原機構在人員、技術、生產、客戶等多個環節保持著緊密聯系,因此也會帶來知識溢出效應。

(3)以綠色技術服務傳導路徑為主的知識溢出。綠色技術服務是技術市場的主要經營方式和范圍,主要通過擁有綠色技術的被委托方(制造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服務機構等)為委托方(制造企業)解決某一特定技術問題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進行綠色產品的設計論證、綠色技術的分析、綠色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以及提供綠色技術信息、改進綠色工藝流程、進行綠色技術診斷等服務,從而將綠色技術進行生產化應用。

委托方與被委托方之間建立的綠色技術服務是一種特殊的知識型勞務關系,在這種服務中,被委托方掌握專門的綠色技術知識,在為受托方提供綠色技術服務的過程中,通過演示、培訓、互動交流等方式,將這些知識溢出到委托方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銷售等部門以及員工,這種溢出也使得制造企業在原有知識庫中增加了新知識的積累,而對新溢出知識的吸收則取決于制造企業的接受能力。

3.基于綠色產品流動的知識溢出。(1)綠色產品采購帶來的知識溢出。綠色產品采購通常包括制造企業從供應商處采購原材料、零配件或采購委托其他企業加工的配件或材料。這些直接采購的綠色產品原材料或零配件、或者委托加工的配件或材料都包含有綠色產品設計知識、制造知識等,例如制造企業在綠色產品設計階段,就確定了產品使用何種原材料和零配件的知識體系,并在采購原材料和零配件過程中不斷利用這些知識體系識別和量化產品設計、材料消耗和廢棄物產生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原材料和零配件選擇性的采購。在這一過程中,制造企業采購人員與供應商、委托加工商之間的知識交流、信息傳遞,帶來知識溢出行為。企業間綠色產品采購的交互過程和“非貿易依賴性(Storper,1995)”使得綠色創新系統內形成獨特的創新環境,并促進企業間的知識溢出,產生累積性的學習過程,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和竟爭力。(2)綠色產品銷售帶來的知識溢出。綠色產品銷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交換使交易雙方(制造企業與零售商、制造企業與消費者等)獲得自己所需要的資金、資源或消費品,而能夠順利交換的前提是制造企業和零售商或消費者必須了解關于對方的信息:制造企業必須了解購買者的需求才能使自己所生產的綠色產品符合市場需要,而購買者也必須了解制造企業所提供的綠色產品的信息、知識,并進行比較和判斷,才能作出是否購買的決定。

從知識經濟學與信息經濟學的角度看,整個綠色產品銷售環境是一個不對稱的信息場,其中主體包括不僅包含交易雙方中的制造企業與零售商、制造企業與消費者,而且還包括制造企業與政府的關系。通常,制造企業與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會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交易的進行。而信息的“對稱化”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政府管制,要求綠色產品質量認證、綠色產品成分說明、能耗的降低功效等;二是制造企業銷售過程中的知識溢出,例如制造企業在綠色產品開發前所做的市場調研、在綠色產品開發階段的測試和試銷、在綠色產品營銷推廣中的廣告宣傳與使用功效介紹等,這些都會通過有關綠色產品設計制造、綠色產品構造、綠色產品使用等一系列知識的外溢,降低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促進綠色產品的銷售行為。同樣,在綠色產品銷售中還存在制造企業與與競爭者以及與合作者之間的信息交流、企業內部員工間的交流、企業與政府的交流,這些交流都會帶來知識的溢出行為。

五、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階段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綠色創新系統中的知識溢出存在于制造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與中介機構之中。隨著綠色創新系統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綠色技術創新過程中所包含的知識流會通過綠色R&D合作、綠色技術轉化、綠色產品流動等途徑并經過搜尋與獲取、內化、應用和創新階段得到全面溢出,并最終提升綠色創新系統中各主體的知識存量。

1.傳導階段I:綠色知識的搜尋與獲取。這里的知識獲取是針對制造企業對在綠色技術創新中發現并經過審查對企業有用的技術創新知識所采取的行動。通常采用技術購買、技術許可、組織內交流等方式獲取。通常為制造企業(知識需求者)通過判斷企業在綠色技術創新中的知識需求和自身擁有的資源缺口,識別出其他制造企業(知識供給者)中所擁有的對綠色技術創新有價值的創新知識。知識發現可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手段,通過數據挖掘的方法從企業網站、數據庫中識別出有效的、潛在的知識而實現。該階段涉及進行知識傳導決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以及獲取相關信息的所有活動。

2.傳導階段II:綠色知識的內化。制造企業在綠色技術創新過程中獲取到知識后,接下來的就是在企業內部的消化吸收,即綠色知識的內化,從而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不斷創新。知識內化的過程也就是企業內部不斷學習的過程。綠色技術創新中參與跨組織學習的企業不僅需要把從網絡這個“激發器”中獲得的新知識內化,還要完成知識從個體知識到群體知識的上升。

綠色知識的內化主要是基于對知識的編碼。編碼化是將組織中隱性的綠色知識顯性化表達,加強綠色知識的轉移和應用。制造企業中的各部門以及員工可以視作為一個編碼的機器,通過書面或語言的方式,對這些綠色知識進行了顯性化的編碼,促進了綠色知識在組織內部的擴散,使得對于綠色知識的認知和協調變得更有效率。

3.傳導階段III:綠色知識的應用。在經歷綠色知識的內化后,進入第三個傳導階段,即綠色知識的應用。對綠色知識的應用是實現制造企業綠色化的關鍵,不僅為企業應對環境管制提供技術支持,而且有利于激發組織內創新主體的綠色創新活動。

這種應用主要通過制造企業內部的學習溝通、制造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間的交流合作等手段,將所獲得的知識應用于制造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中,對綠色產品的研發、綠色工藝的設計、綠色設備的使用等進行實際指導,使企業內部的綠色知識使用者更加熟練,并提升企業整體的綠色創新效率。

六、結論

基于文獻回顧和理論分析,本文在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傳導機制這一概念下提出了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方向、傳導路徑和傳導階段,為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流動研究提供了一個產業層面,面向行業間以及同一行業內企業間知識流動的新視角。

研究發現,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中涉及知識溢出方、吸收方、組織與環境之間的綠色知識溢出的傳導現象,涉及垂直傳導和水平傳導兩種傳導方向。其中,在同層次的知識生產者或同性質的制造企業或研究機構之間產生的知識流動被視為是知識溢出的水平傳導;而不同性質的企業和研究機構之間、制造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知識流動則被視為是知識溢出的垂直傳導。從知識存量較高的供給者向存量較低的知識需求者知識流動形成了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本文歸納總結出三種主要的知識溢出的傳導路徑,包括基于綠色R&D合作的知識溢出、基于綠色技術轉化的知識溢出,以及基于綠色產品流動的知識溢出。無論是以上哪種傳導路徑,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過程一般都涉及綠色知識的搜尋與獲取、綠色知識的內化和綠色知識的應用三個階段。

由此,本文也初步形成了研究產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傳導機制的分析框架,即首先明確創新系統內知識溢出的傳導方向,其次判別在該傳導方向綠色知識的傳導路徑,最后通過分析特定傳導路徑下不同傳導階段的知識溢出效應,揭示產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過程和效應,及其對產業綠色創新系統中各創新主體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孟慶偉,劉鐵忠. 企業自主性技術創新中的知識流動 [J].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5, (1): 85-89.

[2]張成考,吳價寶,紀延光. 虛擬企業中知識流動與組織間學習的研究 [J]. 中國管理科學, 2006, (2): 129-135.

[3]Audretsch D F.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3): 630-640.

[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1002-1037.

[5]朱美光,韓伯棠. 空間知識溢出與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研究框架 [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5, (10): 18-20.

[6]張昕,李廉水. 制造業聚集、知識溢出與區域創新績效 [J]. 數理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7, (8): 35-43.

[7]王梓蓉. 基于產業聚集的知識溢出與區域創新增長研究 [D].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1:121.

[8]周茜. 行業特征、知識外部性與企業自主創新——基于市場結構因素與行業內專利競賽的實證研究 [D]. 廣州:暨南大學, 2012:198.

[9]何英,黃瑞華. 論知識外部性引發的知識產權風險 [J]. 科學學研究, 2006, 24(5): 742-746.

[10]Javorcik, Beata Smarzynska,Shang-Jin Wei. Pollution haven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irty secret or popular myth?[J]. Contributions in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04, 3(2).

[11]Porter M E. The Compete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73-93.

[12]Jacobs J. Cities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Principles of Economic Life[M]. NewYork: Random House, 1984:87.

[13]Jacobs J. The Economy of Cities[M]. NewYork: Random House, 1970:78.

[14]傅利平,周小明,羅月豐. 知識溢出與產學研合作創新網絡的耦合機制研究 [J]. 科學學研究, 2013, 31(10):7.

[15]王娟茹,趙嵩正. 基于溢出效應的供應鏈知識轉移 [J]. 工業工程, 2007, 10(5):8.

[16]張國亭. 產業集群內部知識溢出途徑與平衡機制研究 [J]. 理論學刊, 2010,(8):5.

[17]李偉保,于渤. 基于層間知識傳遞的企業研發合作知識創新機理[C]. 2013年第十屆中國技術管理(MOT)學術年會, 2013, 89-94.

[18]黃志啟,張光輝. 論創新擴散和知識溢出的測量指示器——專利引用、技術許可和出版引證 [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0, 27(2):6.

〔責任編輯:劉陽〕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284(2016)04-0122-07

[作者簡介]畢克新(1961-),男,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技術創新與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環境規制工具對綠色技術創新的驅動效應:基于時空分異視角”(71202037);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共享與溢出機制:理論建模及仿真研究”(G201210);黑龍江省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組織模式及價值增值機制研究”(QC2012C067)

[收稿日期]2015-1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91精品小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在线|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激情|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久久五月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午夜久久影院|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国产白浆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18| 日韩性网站| 91青青草视频|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高清毛片| 国产香蕉在线|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9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在线中文字幕网|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www.91中文字幕|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第一区| 亚洲欧美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2020极品精品国产|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天堂亚洲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99er精品视频|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青青草91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www.亚洲天堂|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日韩第九页|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欧美成人一级|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成人第一页|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伊人福利视频|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97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