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 偉
?
利用園本資源開展美術區域活動的實踐
——以《樹林暢想曲》主題化美術區域活動為例
文姜偉
摘 要:幼兒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如何開發和利用?本文基于中班幼兒年齡和園內樹種豐富的特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大樹暢想曲》美術區域活動。在活動中分別從活動內容選擇、教師指導、環境創設以及家長作用的發揮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關鍵字:自然資源 樹林暢想曲

我園基于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樹木品種多,積極地開發與利用果樹資源豐富的特點,開展了“樹林暢想曲”主題化美術區域的活動,讓幼兒欣賞樹,感受樹的不同形態、不同色彩,培養幼兒對樹的好奇心,以此達到幼兒親近大樹、關愛大自然的目的。
步驟一:我喜歡的樹
在這個階段請幼兒在園中找一棵最喜歡的樹與他做朋友,觀察觸摸樹皮的質地、色彩、花紋及樹葉的形狀,學一學擺一擺樹的造型,閉上眼睛聆聽樹的聲音,聞一聞樹的味道,用動作表現樹的造型,和樹說說悄悄話。有了對樹的感性認識,孩子們討論得更熱烈了,有了近距離的觀察,模糊的印象清晰了。教師趁熱打鐵引領他們欣賞大師作品、民間藝術品,如:剪紙《空空樹》,水墨畫《樹》、點彩畫,具象的,抽象的,不同季節的不同的表現方法的藝術品豐富了幼兒的審美經驗。
步驟二:樹的秘密
樹有哪些秘密呢?幼兒圍繞樹開展了找秘密活動。有的小朋友發現了樹洞,有的小朋友發現了小螞蟻,有的小朋友發現了突起的樹瘤……小朋友們尋找著,交流著自己發現的樹葉的秘密,樹干的秘密,樹根的秘密,幼兒的寫生中表現了不同角度看到的樹,而且還是增加了小朋友和昆蟲和畫面自然而然地豐富起來了,對樹的表現也越來越細致。
步驟三:我們的樹朋友
幼兒園的小樹林給幼兒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當問起“樹有什么用處”的時候做家具、小鳥的家,蟲蟲樂園,散步,在樹下玩有趣的游戲……幼兒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他們利用收集的樹根造型,收集樹枝做相框,樹葉貼畫, 在樹上直接創意,樹皮借形想像畫等。活動讓幼兒體驗了樹原材料創意的無限可能,他們的回答不再局限于做什么,而是有了更多人文性情感性的審美元素。
步驟四:樹林暢想曲
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根據ASME PTC-2004《汽輪機熱力性能驗收試驗規程》對31號機組進行改造前后的性能驗收試驗,在額定工況下汽機熱耗率降低了約130 kJ/kWh,供電煤耗降低了約5.0 g/kWh,同時機組的高、中、低壓缸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取得了非常明顯的節能效果,詳見表2。
隨著活動的開展,幼兒對樹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收集了樹的飾品、工藝品、繪本,包裝設計,有的小朋友在家中自制了喜歡的樹帶到班級中來,其他小朋友都很羨慕,于是教師因勢利導與小朋友共同討論規化制作了班級微型小樹林。
操作過程中發現材料不足,他們繪制了《材料收集倡議書》。互相學習著別人的制作方法,有的獨立制作,有的合作。班級中分為紙區、塑料制品區、木工區、泥塑區、布藝區、鐵制品區充分表現了樹的造型美,色彩美,隨著樹越來越多,品種越來越豐富,孩子們還制作了昆蟲和鳥類,展現了人與樹林自然相處的和諧景觀,呈現了一個迷你樹林家園。活動吸引了其他班級小朋友以及盟區教師的參觀學習,她們對孩子們的作品贊不絕口。
1.活動內容要切合幼兒的興趣
本次美術區域活動的內容選擇一直遵循幼兒的情感體驗與發展需要,很多活動是幼兒自己提出來的。因此在活動中幼兒一直保持著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探究的主動性。活動加深了幼兒對樹的了解,提高了幼兒表現美的能力,增強了幼兒的審美意識。
2.活動實施要關注幼兒的前期經驗
許卓婭教授說過,教育要建立在幼兒的缺失性需要的基礎之上。因此,我們通過訪談及幼兒自選材料時的表現,了解幼兒的前期經驗,在幼兒需要的基礎上開展有的放矢的教育。
3.活動指導欣賞感受是前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感受與欣賞美。因此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反復帶幼兒觀察、探索、感受樹的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后,孩子們與樹建立了情感,建立了聯系。我園還支持幼兒圍繞樹收集相關的藝術品,并與之一起欣賞,旨在通過欣賞名畫、名作,增加幼兒的遷移經驗。
4.表征形式要多樣化
美術區域與集體教學活動不同,它為幼兒提供了更加靈活自由的表達的時間與機會,因此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表征。材料的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為幼兒互相學習的機會和提拱了更多的交流內容,從而激發了幼兒的創意熱情。
5.活動中關注兒童的學習性品質的培養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列出了幼兒期重要的學習性品質,在活動中幼兒主動地探索學習樹的制作方法,主動拿同伴的作品進行研究,在模仿同伴的作品上進行創新。如:選擇不同的材料或進行一些樹形的改變等。他們主動地收集制作的材料,討論活動的規則,設計步驟圖或者圖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思維和態度得到了培養。
6.環境創設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班級環境是逐漸生成的,整個環境都需要老師與幼兒共同商量規劃。如:布置場地,收集材料,充分利用自己的作品創造一個微型的真實情境,使幼兒更好地融入活動之中。如:利用收集的樹工藝品、包裝、飾品布置展臺,收集陳列樹的繪本形成樹屋繪本館,微型小樹林等。可視可感的環境激發了幼兒的審美熱情。
7.發揮家長的作用
家長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通過QQ群、短信、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請他們參與材料的收集,帶孩子參觀植物園、綠博園收集樹葉、種子,與幼兒一起查閱資料,走進課堂。隨著參與活動,家長們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增加了帶孩子外出游玩的時間。
8.關注幼兒園資源的教育作用
幼兒園是孩子們每天生活學習的樂園,樹不僅提供給我們生活所需,也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童年回憶。一棵樹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區。讓孩子們親近樹,通過各種感官感受樹,分享與樹相處的經驗,時刻理解樹的內涵。樹,這樣看似平常的素材卻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對孩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幼兒園還有很多能夠成為我們的主題的物件,幼兒園在平時要注意挖掘可利用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結合孩子的興趣經驗有機地整合與利用。
(江蘇省南京市南湖蓓蕾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