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瑤
對于每年的戛納電影節評選結果,大眾總是充滿期待,而當結果揭曉時,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對評選結果的爭議。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也不例外,隨著第69屆戛納電影節總干事蒂埃里·弗瑞默和戛納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庫爾召開官方選片發布會,新一輪熱議隨之而起。
首先,盡管意大利導演馬可·貝洛奇奧執導的《甜蜜的夢》入圍主競賽單元,但其他一些優秀意大利影片竟無故缺席。另外,入圍的亞洲影片少得可憐,主競賽單元僅僅有兩部——韓國導演樸贊郁的《小姐》和菲律賓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的《瑪羅薩》。此外,兩部非常值得關注的以色列電影——艾倫·科勒林執導的《山丘之外》和馬哈·哈吉執導的《私事》也沒有出現在主競賽單元名單中。阿拉伯電影則只有埃及導演穆罕默德·迪亞比的《碰撞》入圍。
弗瑞默對這樣的抱怨和爭議已經習以為常并回應表示,“我們不能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20個國家的名單列表對照入圍名單看少了哪個國家。”
如果我們對今年入圍的影片做一下歸類,其實還是能夠看出一些門道。本屆入圍的影片導演中有新鮮面孔,有昔日大師,也有嶄露頭角的新星?,F在就讓我們以數字的形式歸類、了解一下本屆入圍影片名單。
影片角逐金棕櫚獎
與往年相比,今年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數量稍有增長(去年共有19部影片參與角逐,2014年有18部)。這一數量還有可能繼續增加,評選委員會已經決定將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增至21部,曾執導過《過往》《一次別離》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新作《推銷員》將與此前宣布的20部影片一起競逐金棕櫚獎。
雖然目前一些頗受關注的影片,例如伊朗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的《下午五點》,智利帕布羅·拉拉因導演的《聶魯達》,英國導演本·維特利的《自由火》,特倫斯·馬立克的《時間之旅》和《失重》沒有出現在入圍名單中,但這也并不代表他們沒有任何獲獎的可能,電影節也可能為其中一些電影頒發特別獎項。
女導演參與競逐
每年有多少位女導演執導的影片入圍也是關注焦點之一,然而今年戛納電影節似乎和奧斯卡一樣仍然面臨女導演數量少的困境。今年的主競賽單元中,只有3位女性導演執導的影片入圍,女性導演作品只占到入圍片單的15%,相比于去年雖然有所改善(去年共入圍19部影片,由女導演執導的僅有2部),但今年還是沒法和2011年相比(當年有20部入圍影片,其中4部有女導演執導)。
總體來說,入圍女導演的作品對整個戛納電影節來說意義重大。安德里婭·阿諾德曾兩度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并且獲得了評審團大獎(2006年的《紅色之路》和2009年的《魚缸》)。今年她的入圍作品《美國甜心》在電影節中無疑非常引人注目。有著演員兼編劇身份的法國女導演尼科爾·加西亞曾有兩部作品(2006年的《塞隆·查理》和2002年的《被告》)入圍戛納,此次,她執導的由瑪麗昂·歌迪亞和路易斯·加瑞爾主演的《米粒之石》再次入圍戛納,是非常吸引人的一部歐洲影片?,攤悺ぐ⒌聢虒У摹锻心帷ざ虻侣方衲暌踩雵鞲傎悊卧?。2009年她執導的《完美第二對》獲第59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銀熊獎,成為德國電影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她也是繼維姆·文德斯的《帕勒莫槍擊事件》后,第二位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德國導演。
美國導演
今年美國影片在戛納可謂大放異彩。美國導演吉姆·賈木許的《帕特森》,杰夫·尼科爾斯的《愛戀》和美國老牌影星西恩·潘執導的《最后的模樣》都入圍了主競賽單元。這三位導演的其他作品早前都曾入圍過戛納,但最終都沒有獲獎。
除了入圍的這三部影片,其他一些美國影片也實力過硬。好萊塢影片包括朱迪·福斯特的《金錢怪獸》,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夢幻新作《吹夢巨人》,沙恩·布萊克的《好好偵探》都入圍了非競賽展映。馬特·羅斯的《神奇隊長》,邁克爾·奧謝伊的《蛻化論》將亮相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
新晉導演
瑪倫·阿德,克雷伯·門多薩·費侯,阿蘭·吉羅迪和克利斯提·普優是本次入圍主競賽單元電影的4位新晉導演。他們都以優秀的作品為自己在最后的金棕櫚獎項角逐中贏得了一席之位。2012年費侯的《周圍的聲音》無緣戛納,今年他攜《水瓶座》再次入圍。法國導演阿蘭·吉羅迪2013年執導的《湖畔的陌生人》本應入圍最終競選,然而只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今年他的電影《保持站立》最終入圍主競賽單元。2005年,普優執導的《無醫可靠》入圍當年的“一種關注”可謂是羅馬尼亞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今年他的入圍電影《雪山之家》自然備受關注。
羅馬尼亞電影
本屆戛納電影節中出現了不少羅馬尼亞電影。能看到兩位著名的羅馬尼亞導演克利斯提·普優執導的《雪山之家》和克里絲蒂安·蒙吉的《高考》同時出現在主競賽單元重著實讓人意外。此外,羅馬尼亞導演博格丹·馬里卡的《群狗》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讓戛納電影節入圍影片看起來愈發多元化。
韓國電影
即使目前還沒有韓國電影獲得過金棕櫚獎,今年入圍的樸贊郁的《小姐》仍是電影節上的亮點,而且之前他屢獲戛納其他類獎項(《老男孩》獲得2004年評審團大獎,《蝙蝠》獲得2009年評審團特別獎),都為爭奪本屆大獎做了很好的鋪墊。而今年最令人期待的是羅宏鎮的《哭聲》。羅宏鎮的作品以新奇的故事情節引人囑目,他可謂當代犯罪驚悚片大師,之前所導的電影《黃?!泛汀蹲窊粽摺范剂钊擞∠蠓浅I羁?。另一部與之實力不相上下的影片,由韓國導演延尚昊執導的實景電影《釜山行》也入圍了此次的午夜展映單元。
前金棕櫚獲得者
正如此前提到的,羅馬尼亞導演克里絲蒂安·蒙吉再一次回歸戛納。比利時達內兄弟和弟弟呂克·達登內也再次回歸,他們曾兩次獲得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1996年獲得十五位導演獎,2005年獲得金棕櫚獎),本次的電影《無名女孩》再次入圍主競賽單元,也證明了他們的實力。說到再次入圍不得不提到英國導演肯·洛奇,他曾于2006年憑借電影《風吹稻浪》獲得第59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然而自此之后,他的電影《愛爾蘭路》《尋找埃里克》《天使的一份》《吉米的舞廳》都沒有受到評審會青睞。今年,他憑借《我是布萊克》再次入圍。
吉姆·賈木許攜2部電影進軍戛納。大約10年前,理查德·林克萊特攜兩部電影《快餐國家》(入圍主競賽單元)和《盲區行者》(入圍“一種關注”單元)同時出現在戛納電影節。今年,另一名美國獨立電影導演賈木許讓歷史重演:除了《帕特森》入圍主競賽單元,他執導的《給我危險》也入圍了午夜展映。賈木許2013年的恐怖犯罪愛情片《唯愛永生》曾遺憾落選,今年的作品自然令人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