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 初中數學的復習,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從宏觀上把握教材,從微觀上分析考點和重點,從整體上理清線索,從細節上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并從學生實際出發,歸納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業學生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尊重學生;詳細準備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8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88
復習課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學習的某一階段,以鞏固、疏理已學知識、技能,促進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怎樣上好數學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這是每一位數學教師都關注的問題。但往往有很多教師在復習教學中會陷入“做試卷,講試卷,再做試卷”的題海怪圈,教師應積極理解復習課的作用,復習課的類型,有針對性地指導復習教學。
一、教師要重視復習課,做好詳細準備
首先,教師要重視復習課,我說的重視指的是課前的重視,我們很多老師覺得自己是多年的老教師了,對課本很熟悉,復習課根本不需要準備什么的,可是也正是教師這樣的思路,也給學生傳遞著復習課沒有什么的,只是把學過的知識再過一遍而已。這種復習方式,其結果可想而知,很多教師發現學生復習之后并沒有多少提高,其主要問題是出在對復習課的理解上。因此,復習課教案要具體,細致,教學過程要流暢,要有互動,要有藝術性,課堂上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與空間,復習課后要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習題作業和精心批改,進行個性化輔導,以便讓學生得到更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發展學生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能力。2.做詳細的準備。其一對復習知識的準備,教師應該在更高的層次,宏觀地把握知識,幫助學生把零散的知識串起來,形成體系。也就提高學生的利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其二就是教師要進入題海,來替代學生進入題海。教師在題庫中尋找好題,有代表性的題目,避免學生做一些重復題,浪費時間。3.習題課要重視。復習課的習題,綜合性比較強,很多同學利用知識的能力不到位,所以總是出現知識互串的問題,所以老師在復習課中講習題要有概括,要有延伸,要有串聯,有能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 4.學生自己的總結很重要。我們不能一味去教,讓學生拼命地去做,要給學生自己思考的時間,自己去總結。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復習課不是新授課,是不是不需要創設教學情境呢?其實,復習課更需要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新穎性、有效性,在情境中串起一堂課的主線,緩緩鋪來,讓學生自然進入深一步的學習。
如復習“二次根式”單元內容時,為更好地讓學生清楚開方時注意正負數問題,給學生講了個“蚊子與牛一樣重”的故事。從前有一只驕傲的蚊子,總認為自己的體重和牛是一樣的重。有一天,它找到了牛,并說出了體重一樣的理由。它認為,可以設自己的體重為a,牛的體重為b,則有a2-2ab+b2=b2-2ab+a2,左右兩邊分別化為(a-b)2=(b-a)2,從而有a-b=b-a,移項得2a=2b,即a=b。蚊子驕傲地把自己的理由說完,牛瞪大了眼睛,聽傻了!你能幫助牛找出蚊子論證中的問題嗎?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發現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別和沖突,在認知相悖中激發起了對新知識的追求欲望。
為問題飾以背景,在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處為學生的思維留下點棱角,布下思維的空缺,敦促學生在交叉口形成迫切心理,這樣能使學生感到別樣的新鮮,產生探索的欲望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能收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但情境的創設并不是處處需要,而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有些時候通過現實情境引入數學內容反而引起邏輯的混亂。所以,在選擇是否創設情境、創設什么樣的合理情境時,應該以此情境能否很好地承載數學知識作為標準,否則就是舍本逐末、畫蛇添足。
三、 在復習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復習課的主要功能是查缺補漏,鞏固基礎,加強知識間的聯系,促進知識的條理化與知識網絡的形成,深化提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上復習課之前教師要通過平時的作業批改等一些教學活動或一些教學調查活動對學生在這一章節中存在的問題了如指掌,以便在復習課教學中有的放矢,針對學生的知識學習中的薄弱之處進行重點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構造本章的知識結構圖,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構造知識網絡,或讓學生在課后交一份知識網絡圖作業,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復習課中要注重提煉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核心與精華所在。有一句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在良好的師生互動中,通過啟發式等一些教學方法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一些數學思想方法,通過設計有關此類數學思想方法的練習題組,讓學生逐步學透數學思想方法,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會學習,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上復習課時在鞏固基礎的基礎上要注重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教學,多方向多角度地在師生良好的互動的基礎上進行習題教學,注重對有關習題的拓展與延伸,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全面性、靈活性、嚴密性與深邃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面的探究精神,探究精神在培優方面尤其重要。
四、復習要面對所有學生,有層次
復習課要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調動全體學生上復習課的積極性,讓學生盡情發揮、各得其所,“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一個根本目標。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有兩極分化的現象,面對學習狀況不同的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更要注意。復習課上是離不開練習題的,練習題的選擇需要層次性。教材上安排的題目一般都是比較簡單的,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方法,一定要精心選取適量的教材上的練習題和習題。另外,復習課上的練習題可以以題組的形式給出的。一節課給出兩個到三個題組,每組安排三個題。首先,題組之間是由易到難的。其次,同組題之間也是按容易、一般、較難來安排的。總而言之,復習課上層次分明,讓復習真正成為每位學生的需要,讓不同學生在復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總之,復習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始終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減輕學生的復習負擔,把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同時,重視開發智力,專注培養能力,提高學生探索數學規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就一定能夠取得驚喜的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