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無排卵型子宮功能性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145例無排卵型子宮功能性出血患者, 依就診先后順序分為西醫組(36例)、中醫組(36例)和中西醫結合組(73例), 均進行相應的治療, 對三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西醫組、中醫組、中西醫結合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00%、86.11%、98.63%, 中西醫結合組臨床療效優于其他兩組(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療效優于單純西醫及中醫治療, 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無排卵型子宮功能性出血;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Methods A total of 145 patients with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Western medicine group (36 ca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36 cases), and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group (73 cases).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group were 75.00%, 86.11% and 98.63%.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group showed better clinical effect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provide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than single Western medicine or Chinese medicine. This method shows precise effect,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Clinical effect
為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無排卵型子宮功能性出血的臨床療效, 本院婦產科選取無排卵型子宮功能性出血患者145例, 依就診先后順序分為西醫組、中醫組、中西醫結合組進行相應的治療, 并對三組臨床療效進行了比較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5例無排卵型子宮功能性出血患者, 年齡25~34歲, 利用彩超檢查判斷就診患者排卵情況, 通過測量子宮內膜厚度判斷雌激素作用水平。診斷刮宮及其刮出物的病理檢查為確診本病的最主要的依據。依就診先后順序分為西醫組(36例)、中醫組(36例)、中西醫結合組(73例)。排除對象: 內外生殖器明顯器質性病變、血液病、肝病、代謝性疾病等全身出血性疾病導致的子宮出血異常、因跌打損傷而服活血破瘀藥所致經行過多以及其他婦科疾病:①子宮內膜異位癥;②生殖器腫瘤;③感染性疾病;④妊娠出血和產后出血;⑤宮頸局部出血;⑥陰道損傷出血;⑦應用激素類或宮內節育器導致出血時間延長。
1. 2 方法
1. 2. 1 西醫組 給予止血劑配合運用抗生素治療, 大出血患者, 應在治療6 h內出血明顯減少, 48 h內出血停止。可先給予診斷性刮宮, 既達止血目的, 又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確定。采取激素治療:給予口服己烯雌酚2 mg, 3次/d, 流血停止或明顯減少后每3天遞減1/3用藥量, 直至每日服1 mg, 持續至下次月經前停藥, 3~7 d內出現撤退性出血。總服藥時間為3周(21 d)。
1. 2. 2 中醫組
1. 2. 2. 1 塞流 黨參15 g、當歸30 g、紅棕炭15 g、地榆炭12 g、荊芥炭12 g、益母草15 g、赤芍12 g、丹參15 g、川芎9 g、紫草12 g。血熱加旱草蓮、藕節、蓮房炭、血瘀加蒲黃、三七、茜草炭, 氣虛加黃芪、黨參、白術、升麻, 血虛加阿膠、龜甲、熟地, 陽虛加炮姜炭、艾葉炭、巴戟天、仙靈牌。根據癥狀酌情藥用劑量。
1. 2. 2. 2 澄源 川斷12 g、杜仲15 g、菟絲子20 g、桑寄生15 g、全當歸20 g、杭白芍15 g、阿膠珠15 g、鹽橘核12 g、臺烏藥12 g、青竹茹9 g、砂仁12 g、伏龍肝9 g、茯苓12 g、生黃芪30 g、炒白術15 g、焦谷芽15 g、炒麥芽15 g、遠志15 g、石斛12 g、甘麥大棗湯。
1. 2. 2. 3 復舊 鹿角片12 g、山茱萸20 g、黃精15 g、熟地15 g、紫河車10 g、淫羊藿15 g。
1. 2. 3 中西醫結合組 在西醫刮宮、止血、性激素、配合抗感染的基礎上采用上述中醫塞流、澄源、復舊治療。
1. 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經過臨床治療后, 月經周期、經期天數、出血量均正常, 自覺癥狀消失, 持續3個月以上, 血紅蛋白>100 g/L。能恢復正常排卵, 黃體期≥12 d。顯效:經過臨床治療后, 月經周期、經期天數、血量基本正常, 但經期仍較長(<7 d), 自覺癥狀基本消失, 血紅蛋白>100 g/L。有效:月經周期、經期天數、部分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血量減少, 血紅蛋白>80 g/L。無效:月經周期、經期天數、出血量以及血紅蛋白量均無明顯改變。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西醫組、中醫組、中西醫結合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00%、86.11%、98.63%, 中西醫結合組有1例患者未堅持治療而無效, 中西醫結合組臨床療效優于其他兩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無排卵型子宮功能性出血, 臨床表現主要是經期長短不一, 月經周期紊亂, 經量較多, 或大量出血而導致嚴重的繼發貧血;因短期停經, 引發大量出血并很難止血[1]。一旦出血發生, 其血管斷端則難于閉合[2]。中醫藥治療, 多采用塞流止血治其標, 澄源復舊治其本的措施。《丹溪心法附余》[3]提出的“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熱涼血以澄其源, 末用補血以還其舊。若只塞其流不澄其源, 則滔天之勢不能遏;若只澄其源而不復其舊則孤孑之陽無以立, 故本末勿遺”。
本次研究采用中藥處方, 地榆炭、紅棕炭、荊芥炭涼血斂血, 以促進病變部位(出血區域)愈合, 黨參增加機體免疫力, 當歸增加子宮收縮力;紫草止血, 善清血分之熱, 其性平和, 涼血而不峻, 活血而不妄;用柴胡疏肝理氣, 調節氣機;用赤芍、丹參、益母草、川芎活血化瘀、祛腐生新, 改善微循環。組方體現“益氣補血攝血, 祛瘀涼血止血, 攻補兼施”[4]。不管治療子宮功能性出血的組方如何, 總的是以提高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的數量為目的, 關鍵在于平陰陽調氣血。
治療原則[5]:①塞流:即止血, “留得一分血便是留得一分氣”, 塞流, 是治療崩漏的重要環節, 特別是血崩。因為在大出血的情況下, 如不迅速止血, 就會造成生命危險。②澄源:是治療崩證重要的法則, 即謹守病機, 正本清源, 求因治本, 根據不同證類, 以資血之源, 安血之室。③復舊:即善后調理。一般采用氣血同治、五臟兼顧之法, 恢復正常月經周期后還當繼續用藥3個月經周期以鞏固療效。
子宮功能性出血中醫稱之謂崩漏, 是多種婦科疾病所表現的共同癥狀, 在治療中應標本兼治。復舊, 宜用澄源之后。此時病已向愈, 只是氣血未復, 還須培補氣血, 以促其早日恢復身體健康。調理脾胃為主, 滋補氣血次之。因為身體健康的恢復, 主要依靠飲食營養, 而食物又靠脾胃的受納和運化, 如果因病影響脾胃的功能, 則受納運化的力量減弱, 飲食、藥物都不能發揮其作用, 體力就不能早日恢復, 在治療上亦不能收到全功[6]。
上述諸法, 是治療崩漏的其本原則, 而其中尚有偏熱、偏寒、偏虛、偏實等兼證, 仍必須根據病情的變化, 詳細審察體質的虛實和病勢之緩急, 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 嚴格掌握劑量, 才不致產生不良后果。尤其在出血較多的時候, 最好不用當歸、川芎等辛溫之品行血, 如病情需要, 亦應多加考慮其用量。
綜上所述, 中西醫結合組臨床療效優于其他兩組。采用以塞流、澄源、復舊為主要治療原則的中醫治療, 配合以利用止血劑和激素治療為主的西醫治療, 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 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潘敏.中醫藥辨證論治子宮功能性出血的臨床觀察與分析. 中醫臨床研究, 2013, 5(5):23-24.
[2]馬春霞, 李瓊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中醫辯證治療.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32):15-16.
[3]范德紅.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62例的臨床分析. 中醫臨床研究, 2015, 7(29):38-39.
[4]周燕媛, 周國英, 周偉娟.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89例. 實用醫學雜志, 2008, 24(5):46-47.
[5]王若光, 尤昭玲, 李春梅, 等.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中西醫結合研究的關鍵與剖析.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06, 13(1):12-13.
[6]鄧昕.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藥物治療的療效觀察.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5(8):28.
[收稿日期: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