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連滔++張炎芬++黃小瑜等

【摘要】 目的 觀察美羅培南不同給藥時間對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重癥感染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方法 76例接受美羅培南治療的ICU重癥感染患者, 抽簽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8例。兩組均采取美羅培南治療, 對照組在30 min內輸注完畢;觀察組在3 h內輸注完畢, 兩組均持續治療10 d, 觀察兩組給藥前、給藥72 h后體溫、白細胞計數(WBC)以及序貫器官衰竭估計評分(SOFA評分)變化情況, 同時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給藥72 h后體溫、WBC、SOFA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觀察組體溫、WBC、SOFA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76.32%顯著高于對照組47.37%(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3.16%、31.58%,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合理范圍內, 美羅培南長時間給藥不僅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同時提高ICU重癥感染患者臨床療效, 因此美羅培南長時間給藥對ICU重癥感染患者療效優于短時間給藥。
【關鍵詞】 重癥加強護理病房;重癥感染;美羅培南;不同給藥時間
ICU重癥感染是一種急性、進行性綜合征, 近些年重癥感染的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有關研究報道發現, 由其所引發的病死率高達 50%以上[1]。降低病死率, 改善臨床治療方案已成為ICU重癥感染患者治療目的。早期、足量、合理的抗菌藥物的應用能夠明顯提高ICU重癥感染患者的生存率[2]。據此選取本院76例接受美羅培南治療的ICU重癥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 分別給予不同給藥時間的美羅培南進行治療, 以此探討美羅培南不同給藥時間對 ICU重癥感染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 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76例接受美羅培南治療的ICU重癥感染患者, 抽簽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8例。對照組男21例, 女17例, 年齡23~61歲, 平均年齡(48.66±5.71)歲, 其中低熱(37.4~38.0℃) 23例、中熱(38.1~39.0℃) 12例、高熱(39.1~41.0℃) 3例;對照組男18例, 女20例, 年齡25~62歲, 平均年齡(46.61±5.13)歲,
其中低熱22例、中熱14例、高熱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溫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患者均給予機械通氣、祛痰、解痙、止咳、營養支持等常規基礎治療, 同時對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測。對照組給予美羅培南1.0 g溶于4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 每隔10 h給藥1次, 30 min/次;觀察組給予美羅培南1.0 g溶于4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推注泵緩慢泵入, 每隔10 h給藥1次, 3 h/次, 兩組均治療10 d。
1. 3 觀察指標 觀察不同給藥時間內給藥前、給藥72 h后兩組體溫、WBC以及SOFA評分變化。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3], 顯效:治療后患者體溫完全正常, 實驗室理化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經過用藥后患者發熱、氣促、意識改變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經過治療后未達到顯效、有效標準, 或用藥后患者病情并未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給藥前、給藥72 h后體溫、WBC、SOFA評分變化比較 給藥72 h后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同給藥時間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6.3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7.37%(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出現皮疹3例、腹瀉1例、惡心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16%;對照組出現皮疹5例、腹瀉3例、惡心4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58%。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713, P>0.05)。
3 討論
ICU重癥患者發生感染不僅會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及住院時間, 并且可能引起患者病情的惡化, 嚴重會導致患者死亡。有關數據顯示, 每年由于重癥感染而導致的死亡率已經高達40%[4]。
廣泛用于ICU重癥感染患者的美羅培南是一種廣譜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 其具有極強的抗菌活性, 并對β-內酰胺酶高度穩定,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5]。殺菌作用取決于組織藥物濃度高于最低抑菌濃度的時間(T>MIC)的美羅培南是一種時間依賴性抗生素, 有研究顯示T>MIC>40%就能取得可靠的抑菌或殺菌效果[6]。為了進一步研究時間依賴性藥物與給藥時間之間的關系, 對本院76例接受美羅培南治療的ICU重癥感染患者進行研究, 觀察組接受3 h美羅培南輸注后在體溫、WBC、SIRS評分變化等方面均優于只接受30 min美羅培南滴注的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76.32%)高于對照組(47.37%)(P<0.05)。美羅培南對大多數β-內酰胺酶的水解作用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并且不良反應較少, 其長時間給藥決定于感染部位及感染嚴重程度。因此美羅培南對ICU重癥感染患者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 不同給藥時間的美羅培南治療ICU重癥感染患者對臨床結局的影響較明顯, 美羅培南長時間給藥能夠提高ICU重癥感染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翁秀玲. 96例美羅培南治療早產兒重癥細菌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40): 121.
[2]逄莉莉. 影響重癥監護室重癥感染患者住院時間的因素分析. 中國醫學工程, 2015(1):49.
[3]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 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 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華醫學雜志, 2004, 84(22):1857-1862.
[4]楊麗華. ICU重癥感染患者臨床治療時危險因素分析.醫學信息, 2015, 25(10):295.
[5]劉劍君. ICU重癥感染患者治療時間的危險影響因素分析.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 2014, 24(5):2505.
[6]王振紅, 單悌超, 劉宇, 等.美羅培南3 h和30 min輸注給藥治療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4, 26(9):644-649.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