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普春燕
【摘要】 目的 觀察纖溶酶聯合潑尼松治療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的療效。方法 90例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45例。兩組均采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糖皮質激素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對照組行常規內科抗結核治療方案,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應用纖溶酶聯合潑尼松片。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5.56%和82.22%, 胸膜粘連率分別為4.4%和17.8%, 兩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現藥物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結論 纖溶酶聯合潑尼松片治療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具有良好安全性且療效可靠。
【關鍵詞】 纖溶酶;潑尼松片;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
結核性胸膜炎是結核菌由近胸膜的原發病灶直接侵入胸膜, 或經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滲出性炎癥。滲出性胸膜炎常表現為發熱、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胸腔積液較多, 由于治療不及時, 胸膜上有大量纖維蛋白沉著, 繼而纖維化, 形成胸膜增厚、粘連, 甚至機化, 使胸廓變形影響呼吸功能。若積液局限包裹于某一部位, 稱為包裹性滲出性胸膜炎[1]。本科用纖溶酶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療效可靠, 具有良好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科2011年3月~2015年10月收集90例20~65歲不同年齡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患者, 其中男47例, 女43例。其診斷均符合結核性胸膜炎診斷標準, 彩超、X線確定為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將其隨機分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45例。同時排除嚴重心、肺、腎功能不全者;排除有出血傾向或消化性潰瘍者;排除過敏體質者[2]。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根據病情, 合理調整飲食, 常規護理, 加強營養, 常規給予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糖皮質激素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 對于少量胸腔積液者采用胸膜腔穿刺抽液, 2~3次/周。對照組以常規內科抗結核治療方案,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纖溶酶:1次使用100 U(1支)以注射用水適量溶解后, 加到250 ml生理鹽水中, 45~50滴/min
靜脈滴注, 1次/d, 7 d為1個療程, 間隔5 d, 復查凝血功能正常后開始第2個療程, 共4個療程。糖皮質激素:醋酸潑尼松片30 mg/次, 1次/d, 晨服。治療過程中每天觀察并記錄患者癥狀、體征的變化, 每周末超聲影像結果及藥物不良反應。同時還要觀察治療期間有無出血情況。
1. 3 療效判斷標準[3] 顯效:用藥14 d臨床癥狀消失, 肺部體征消失, 胸腔彩超及X線檢查基本正常。有效:用藥14~28 d臨床癥狀、體征較前有所改善, 胸腔彩超及X線檢查胸膜仍增厚、粘連。無效:用藥28 d后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 胸腔彩超及X線檢查胸膜仍包裹, 肥厚粘連。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及癥狀改變 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5.56%和82.22%, 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治療組患者在治療中胸水完全吸收所需時間為(14.2±3.5)d, 胸膜厚度2周末和4周末分別為(2.57±0.51)、(1.12±0.56)mm, 粘連發生率為 4.4%;而對照組患者的胸水完全吸收所需時間為(19.3±2.7)d, 胸膜厚度2周末和4周末分別為(3.85±1.44)、(2.39±1.22)mm, 粘連發生率為17.8%, 治療組上述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 2 不良反應 兩組在用藥過程中均未發生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
3 小結
本次臨床觀察正是在胸膜纖維化早、中期使用了抗粘連劑降解纖維蛋白, 消除纖維化, 同時聯合糖皮質激素抗炎反應達到治療胸膜包裹的目的。本組研究結果顯示, 纖溶酶聯合潑尼松治療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粘連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提示其療效確切, 減少了胸膜后遺癥的發生, 同時, 臨床觀察發現盡早使用兩者聯合, 不但起到了促進胸水吸收和減少、預防胸膜粘連包裹的作用, 而且對結核性胸膜炎的預后和轉歸起到重要作用, 減少或避免手術創傷機會, 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張文學, 陳亮, 黃小萍. 經胸腔置管尿激酶注入治療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療效觀察. 現代實用醫學, 2009, 21(10):1095.
[2]馬嶼, 朱莉貞, 潘毓宣.結核病.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229-235.
[3]李釙, 毛紅, 馬德明.難治性結核性胸膜炎35例臨床分析.中國防癆雜志, 2003(25):122.
[收稿日期: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