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潔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責任主管護師孕期介入對孕產婦產后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本院482例進行產檢、分娩的產婦作為介入組,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本院進行產檢、分娩的482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應用傳統健康教育法, 介入組采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觀察比較兩組教育結果。結果 介入組在純母乳喂養率、相關知識知曉率、奶脹發生率、護理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介入組15例發生產后抑郁癥, 對照組39例發生產后抑郁癥,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充分體現出主管護師的價值, 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可以為孕產婦提供系統、科學的健康指導, 有效提升了患者滿意度, 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 值得進行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 責任主管護師;孕期介入;孕產婦產后健康教育;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82
健康教育是保障孕產婦健康的重要措施, 也是現階段產科護理工作的重點任務, 調查顯示, 科學的健康教育措施不僅可以促進產婦的產后恢復, 還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的產后抑郁和焦慮情緒。近年來, 本院采取責任主管護師孕期介入的方式對孕產婦進行科學的產后健康教育措施, 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本院進行產檢、分娩的482例產婦作為介入組, 選取2013年2月~ 2014年5月在本院進行產檢、分娩的482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兩組均無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癥, 有正常的語言交流與思維能力。
1. 2 干預措施 對照組應用傳統健康教育法, 由當班護士負責新入院患者的接待與宣傳教育工作, 責任護士負責患者住院過程中的健康教育與病例書寫, 護士在開展護理工作時針對產婦遇到的困難予以針對性的指導[1]。介入組采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 將本院產科護理人員分為三個小組, 每個小組中的兩名護師為責任護士, 責任主管護師擔任組成, 具體健康教育措施如下。
1. 2. 1 組織孕婦參加孕婦學校, 進行全面、系統的產前培訓, 由責任主管護師負責孕婦的孕期保健工作, 孕婦可以自由選擇責任主管護師, 在孕婦孕檢時進行系統的交流, 同時, 責任主管護師要全面評估孕婦的情況, 記錄好孕婦的心理、生理變化與家庭情況。
1. 2. 2 在孕婦分娩前, 由責任主管護師負責接待孕婦入院, 入院后及時進行宣傳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計劃, 嚴格按照工作路徑負責孕產婦在住院過程中的健康指導工作, 護理病歷由責任護士負責書寫[2]。
1. 2. 3 在產婦出院后, 由責任主管護師負責后續的電話回訪工作, 為產婦提供科學的跟蹤指導, 促進產婦的順利康復。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采用本院制定的健康教育知識問卷調查產婦相關知識知曉率并比較, 并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調查產婦護理滿意度, 應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評估兩組的抑郁情況。比較兩組純母乳喂養率及奶漲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介入組在純母乳喂養率、相關知識知曉率、奶脹發生率、護理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介入組15例發生產后抑郁癥, 對照組39例發生產后抑郁癥,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顯示[3], 對孕產婦采用新型產后健康教育模式可以為其提供針對性、系統化的健康教育指導, 由于責任主管護師有更加全面的知識, 讓其從孕期就開始接觸孕婦, 可以詳細了解孕婦的生理、心理以及家庭情況, 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 并對其實施系統的指導, 避免出現教育脫節的問題。責任主管護師為孕產婦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避免傳統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有效提升孕產婦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 介入組在純母乳喂養率、相關知識知曉率、奶脹發生率、護理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介入組15例發生產后抑郁癥, 對照組39例發生產后抑郁癥,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此外, 產后抑郁是產婦常見并發癥, 不僅對產婦自身的恢復有嚴重的影響, 也影響了新生兒的正常生長與發育, 研究顯示[4], 和睦的家庭關系、穩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社會支持環境可以有效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為了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發生率, 責任主管護師需要根據產婦的情況取得家屬的支持, 緩解產婦的身心壓力, 并針對產婦的個人情況進行系統的評估, 選擇合理的方式與時機對產婦進行指導, 這可以有效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此外, 責任主管護師需要加強與產婦家屬的溝通, 讓其為產婦的恢復營造良好的氛圍, 加強與產婦的溝通和交流, 注意轉移產婦的注意力, 讓產婦能夠身心愉悅, 在產婦出院后, 做好回訪, 為其提供自我護理、新生兒護理、角色轉換等知識, 這可以有效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 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充分體現出主管護師的價值, 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可以為孕產婦提供系統科學的健康指導, 有效提升了患者滿意度, 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 值得進行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何麗萍, 朱麗萍, 秦敏, 等. 上海市導樂陪伴分娩服務現況.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18(4):291-292.
[2]楊嶠, 張華, 王愛媛. 導樂陪伴分娩在新型產時服務模式中的作用.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5(8):382-383.
[3]鄔俏璇, 王晨虹. 開展導樂陪伴分娩模式的研究與探討. 中國婦幼保健, 2009, 19(29):409-410.
[4]李其英, 趙立勇. 全程陪伴分娩助產服務模式中助產士的素質要求. 齊魯護理雜志, 2007, 14(8):173-175.
[收稿日期: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