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揚
[摘要]本文立足于語言世界圖景這一語言文化學的核心概念,從其普遍性和民族性的特點出發,通過對比含有“眼睛”的成語,來分析俄漢語言世界圖景的差異。
[關鍵詞]語言世界圖景 眼睛 成語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8-0101-01
近年來,語言世界圖景已成為語言與文化研究領域的熱點。人類對世界知識的總和就是世界圖景,而語言是世界圖景的重要表達手段,人的生活經驗和活動方式通過語言展現出來,由此形成了語言的世界圖景。
一、語言世界圖景的共通性和民族性
(一)共通性
不同民族的語言世界圖景具有共通性。每個民族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一些明顯的共性,這是各民族和各種文化之間正常交流的基礎。
(二)民族性
各民族的語言世界圖景依然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語言世界圖景形成過程中受到自然環境和文化原型的影響,因此具有不同的風格,有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個語言的世界圖景。語言世代相傳的過程中,在人們的意識中形成了各民族獨特的語言世界圖景,因此語言世界圖景具有深刻的民族性。
二、含有“眼睛”的成語對比中看俄漢語言世界圖景的異同
成語是世代積累并流傳應用至今的語言精華。通過分析俄語和漢語的成語,可以從一個側面展現出俄漢豐富的世界圖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天下眾生,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俄羅斯,都是通過眼睛看世界,俄語和漢語中都有大量和眼睛有關的成語。但由于文化和歷史的不同,兩種語言中含有“眼睛”的成語在表達方式和內涵上存在差異。本論文借助《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中國成語大詞典》中的釋義,試圖以含有“眼睛”的成語為例,來揭示俄語和漢語在語言世界圖景上的異同。
(一)俄語成語中“глаза”和漢語成語中“眼”都具有的意義
1.“眼”和“глаза”象征“視線”“視覺”“視力”
俄語:(1)глаза разбегаются:在多種多樣的選擇中,無法將視線集中或停留在某一處。
(2)на глазах у кого-либо:在可見范圍內。指事件發生在當事人面前(通常用于不好的事件)。
(3)глаз да глаз[нужен]:需要一直觀察著。指的是某人或集體需要一直的監督。
漢語:(1)目不暇接: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2.“眼”和“глаза”象征“對某個客體的注意力”
俄語:(1)бросаться в глаза:吸引注意力,特別顯著。
漢語:(1)引人注目:吸引人的注視。
(2)眾目睽睽:睽睽:睜大眼睛注視著。大家的眼睛都注視著。
3.“глаза”和“眼睛”象征“視野”“通過經歷獲得的知識和經驗”
俄語:(1)открыть глаза кому-л.:讓某人清晰看見某事或某物。指的是某人錯誤認識了某事或某物,之后借助他人認識了真相。
(2)глаза наметан:有豐富的經驗。
漢語:(1)大開眼界:開闊視野,增加見識。
(二)俄語含有的“глаза”成語特有的意義
1.“глаза”和言語及行為的真誠與否相關
(1)говорить /сказать в глаза:直截了當地說。指的是某事和他人坦白自己的觀點,一般用于坦白讓他人不愉快的觀點。
(2)за глаза 1(говорить, называть):背著某人(說)
(3)прятать глаза:感到慚愧,指的是某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真誠或不足,但沒有拒絕。
2.“глаза”作為人體上部的器官,象征著“豐富”“富于”
за глаза 2:完全,有富余。
3.“глаза”具有神秘的力量。可能使人中邪,帶來不幸。
(1)худой (дурной) глаз:會帶來不幸的眼睛。指的是某人具備可以用眼睛給他人帶來各種災難的能力。
(2)класть/положить глаз на кого-, что-либо:希望擁有。指的是某人或集體想獲得某人或某物。
(三)漢語含有“眼”的成語特有的意義
1.“眼”象征“眼力”
眼疾手快:目光迅速,動作快捷。
2.“眼”象征“心靈”“思想”“思維”
心明眼亮:看問題清楚透徹,不受迷惑。
3.“眼”象征“對他人的態度”
(1)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驕傲自大。
(2)目無尊長:不把地位或輩分高的人放在眼里。
(3)橫眉豎眼:怒視的樣子。形容憤怒或強硬的神情。
4.“眼”象征“情緒”
(1)愁眉苦眼:愁眉:緊皺眉頭的樣子。緊皺雙眉,哭喪著臉。形容憂愁苦惱的樣子。
(2)眉開眼笑:形容極其高興的樣子。
三、結論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俄漢兩種語言的成語中“眼睛”既有相同或相似的意義,也有各自具有的特殊意義。這正是語言世界圖景普遍性和民族性的體現。
責任編輯: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