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旋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培養自己的藝術情操,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舞蹈。動聽的旋律,優美的舞姿,每一樣都吸引著觀眾的眼球。隨著舞蹈的日益發展,它所展現的社會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今天,我們就這篇文章探討一下舞蹈的社會作用。
[關鍵詞]舞蹈 社會作用 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8-0110-01
舞蹈是一種身體語言的展示,很多舞蹈都有它們內在的含義,舞者通過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把舞蹈的深層內涵展現給觀眾。舞蹈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提高人的氣質,練習舞蹈的人擁有與生俱來的獨特魅力。舞蹈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拉伸肌肉線條,無論男女,只要練習舞蹈,身體就會越來越好,身體線條也會越來越優美,舞蹈的好處真是數不勝數。
一、抒發情懷,培養情操
舞蹈的社會作用中的一點就是,舞蹈能抒發人的情懷,培養人的情操。練習舞蹈的人,內涵修養都特別好。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有節奏的動聽旋律會把舞者和觀者完全帶入所跳舞蹈的情境中,與舞蹈中的美好情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觀眾和舞者都很好地陶冶了情操。另外,每支舞蹈的意境也不盡相同,有的舞蹈內容較歡快,有的舞蹈內容較悲傷,有的具有現代感,有的具有古典感,但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舞蹈都是舞者心血的結晶,都是舞者向觀眾抒發情懷的渠道。聞一多先生說:“舞蹈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單純、最充足的表現?!睙o論是練習舞蹈的人還是觀看舞蹈的人,都是用生命在欣賞舞蹈,他們都把舞蹈融入到血液中,熱愛到骨髓里。在表演的過程中,觀眾和演員都得到了思想的升華,情操的陶冶。他們之所以熱愛舞蹈深入骨髓,正是由于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二、交流情感,團結互助
舞蹈的社會作用還表現在它能交流情感,團結互助。很多的團隊舞蹈都是很多人在一起練習的,在練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很好地與其他舞者去交流,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舞者之間的感情就得到了升華;練習舞蹈時為了把效果更好地展現給觀眾,舞者之間都會相互謙讓,相互關照,這也大大促進了舞者之間的團結互助。每個練習舞蹈的人都富有團隊榮譽感,這正是由于他們在練習舞蹈時就已經學會了顧及他人,顧及整個團隊利益。舞蹈是人的內心世界和身體語言的結合,優秀的舞者跳出的舞蹈往往能在開頭就緊緊地抓住觀眾的眼球,把觀眾帶入舞蹈之中,讓觀眾去領會舞蹈的內涵,去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也大大增進了舞者和觀眾之間的感情。
三、增強體質,提升素質
舞蹈能增強人的體質,提升人的素質。舞蹈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個關節都得到了鍛煉。如果能持之以恒地練習舞蹈,舞者的體質就會日漸增強。舞蹈還能提升人的整體素質,練習舞蹈的人渾身都散發著藝術氣息,他們所擁有的獨特魅力是從事任何一種體育運動都鍛煉不出來的。舞蹈還能延長人的青春,因為運動是最好的保養方式,尤其是有規律的運動更能提高肺活量,使整個人都散發著青春的氣息。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化的體育運動,能讓肢體得到調節,身心得到愉悅。舞蹈的好處真是說不完,道不盡。
四、了解社會,開闊眼光
很多的舞蹈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這些舞蹈的創造是與社會現象、社會經濟緊緊相連的,我們能從舞者的舞姿和服飾看出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一般來講,舞姿專業優美、舞服華麗的舞者大多都是來自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因為經濟發展得好,才更有能力培養優秀的舞蹈家,更有能力負擔華麗的舞服費用;而一些舞姿不是特別專業優美的,舞服也比較普通的舞者通常來自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這些地區經濟欠發達,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打造優秀的舞者,舞者的訓練有可能得不到很好的保證。有一些舞蹈又是根據新興的行業而編制的,這類舞蹈就會更好地展現這個行業的發展情況,比如北京歌舞團的《盛世行》就是立足于旅游業而創作演出的。
五、繼承傳統,發揚光大
現代舞蹈的很多精髓都是從傳統舞蹈中汲取的,傳統舞蹈歷經千年而不衰,它本身的藝術性早已毋庸置疑。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都很重視舞蹈的宣傳工作,因為一支好的舞蹈不僅是舞者的心血,更是傳統舞蹈精華的繼承。每支舞蹈都有自己的創作背景,所結合的古典舞蹈因素也不盡不同,但無論是哪種舞蹈,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熏染,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完美展現。
六、結語
舞蹈無論是在經濟發展還是在人們健康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鍛煉身體,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舞蹈,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就開始練習舞蹈。要想很好地發揮舞蹈的社會作用,需要舞者和舞蹈機構不斷研究和創新,腳踏實地去努力練習,終有一天,舞蹈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舞蹈的社會作用也會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張春楊.淺談群眾舞蹈的社會作用與發展對策[J].現代交際,2014(08):64.
[2]趙容恩.群眾舞蹈的社會影響及作用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5(09):133+129.
[3]魏星月.群眾舞蹈的社會功能及作用[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7):213.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