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山
[摘要]在面臨巨大的危機的時候,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喚起了中國崛起的希望,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化是促進中國不斷發展的主要動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長期不斷努力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為中國的不斷強大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本文講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發展歷程。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源流 研究 思想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8-0012-01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源流
馬克思以及恩格斯都特別強調理論的實用性,他們反對把理論當成死板的教條主義,而是要求人們要根據國家發展的具體情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就是所謂的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基本原則,要求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學習運用中,必須和各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列寧對此做出了具體的實踐,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思想。首先,列寧提出了各國共產黨必須結合本國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學習的必要性。他認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靈魂,鼓勵共產黨人在各個方面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向前推進。其次,列寧還對當時各個國家馬克思主義思想民族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指出東方國家在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學習也應該是具有特殊性的。再者,列寧還指出了把馬克思主義民族化中將特殊的各國情況變得絕對化的錯誤,再次申明了應該與各國的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深刻了解各國發展的特點,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各自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民族化。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形成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是指把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能夠推動中國不斷發展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中,中國所需要重視的具體實際情況包括中國的現實發展情況以及中國的歷史傳統。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與之相對應,第一,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現實的發展,促進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內涵的豐富;第二,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來審視中國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動中國先進文化的不斷發展,并且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當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思想阻攔,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并且深刻促進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有效地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促進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有效形式之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可以促進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發展。雖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在長期的探索中,依然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從而促進了新中國的誕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化。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化是一個長期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不僅促進了中國的快速發展,還可以在中國的發展中不斷豐富其思想內涵,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不斷前進和發展。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當時革命的具體實際進行了結合,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而在新中國建立后,馬克思主義又和中國社會主義化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探索也是堅持不懈的,在中國發展的各個時期,馬克思主義者總能有效結合發展實際和理論知識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有效的中國化發展,從而促進中國具體實際的正確進步,進而又可以推動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展。無論是在中國發展的各個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視程度都是很高的,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實踐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長久發展的寶貴精神和政治財富,是中國各族人民賴以生存、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四、總結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貫穿于中國崛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中國的強大崛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國難當頭時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為中國的崛起指明了方向;在中國為崛起而摸爬滾打的時候,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為中國共產黨人樹立了航標;即使是新中國成立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對于中國的發展依然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梢哉f,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塑造了現在的中國。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作用繼續為中國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健.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源流[J].湖南社會科學,2009(03):19-22.
[2]汪信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源流[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61(06):645-654.
[3]孫建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探論[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02):12-18.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