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毓智
一個國家從不發達到發達,如同一個生命體一樣,到了發達階段,各方面就會穩定下來,就會表現出方方面面的“淡定”。
一曰“心態淡定”。發達國家的民眾看上去很閑適,溫和有禮,從容淡定,很難見到他們爭吵打斗,這是他們心理淡定的表現。因為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不用擔心生老病死沒有保障;因為制度較為公平合理,大家都按規矩辦事,憑能力、憑勞動吃飯,掙多掙少心理平衡。
二曰“城市建設淡定”。發達國家城市的面貌包括建筑、街道都很少發生變化,既沒有大量的拆遷,也沒有大片的新建。因為他們的城市建設已經“定”下來了,所以變化也就“淡”下來了。
三曰“經濟收入淡定”。在一些發達國家,民眾的收入不一定很高,也不一定有多少存款,手頭或許僅有一套自己可以居住的房子,但是他們不心急火燎地想著發什么財,也不忙著炒房子什么的。他們心里很靜,生活簡單,個人保持誠信,做事保證質量,不會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地賺錢。

四曰“新聞淡定”。發達國家的新聞報道不會幾天一個“大霹靂”,不會今天這里大橋塌了,明天那里大樓倒了。國家的發達也表現在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上,少有重大事故發生,人們普遍具有安全感。
五曰“空氣水質淡定”。那里的空氣是“淡”的,沒有味道、沒有灰塵,所以透明度好,只要不下雨,就是藍天白云。那里的水質是“定”的,不會因為發展經濟而污染河流,也不會看到順流而下的動物尸體。
六曰“物價淡定”。我1999年離開舊金山灣區,10年后又回去,感到商品的價格幾乎沒有什么變化。房租是漲了一些,然而電器產品比10年前還便宜。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基本沒有什么變化。物價不穩定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會給人以不安全感,這就使得民眾的心態無法保持淡定,只能為未來拼命攢錢。
七曰“教育淡定”。在美國,學校的招生規模10年前與10年后基本沒有變化,是“定”的,學校的名稱是“定”的,學校的數量也是“定”,學校的質量也是“定”的,10年前是世界一流,10年后依然如此。老師和學生的心情是“淡”的,很單純,只關心兩件事情——教育和科研,沒人忙著創收,沒人忙著“下海”,也沒人忙著跑這學位或跑那課題。
八曰“晚上做夢淡定”。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生活穩定幸福的時候,心態也好,睡眠質量也高,夢中還在品味平凡的生活。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