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
集束化護理對腦出血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作用研究
●陳德
目的:研究集束化護理對腦出血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腦出血患者,將40例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2組,20例/組。其中,一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照組),另一組在其基礎上采用集束化護理(觀察組)。對比兩組腦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腦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5.00%)同對照組患者相比更低(P<0.05)。結論:在腦出血患者術后實施集束化護理能夠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腦出血;下肢深靜脈血栓;集束化護理;預防
腦出血術后患者處于肢體偏癱和長期臥床的狀態[1],出現深靜脈血栓的幾率極高,會增加治療難度,甚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在腦出血術后應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改善預后。我院將腦出血患者40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以下是詳細報告:
1.1 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腦出血患者(屬于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作為研究對象,計算機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有20例患者。
對照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范圍30~74(58.74±2.65)歲。
觀察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范圍31~75(58.79±2.70)歲。
對照組和觀察組腦出血患者在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明顯,P值大于0.05。
1.2 護理方法
為腦出血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指導患者去枕平臥,將下肢抬高,術后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給予飲食指導和用藥指導。
在上述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對腦出血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觀察組),具體操作如下:
(1)健康宣教:腦出血患者由于發病突然,患者及其家屬會出現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患者家屬處于慌亂狀態,不能有效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在患者進行腦出血手術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患者家屬講解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加強教育,提高患者家屬的重視度。(2)心理指導:在術后患者出現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時通過心理指導使患者消除認知誤區,將不良情緒通過合理的方法發泄出來,促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行術后康復治療。(3)基礎護理:術后指導患者選擇衣物時以合適寬度和舒適為主,將軟枕放置在患者的下肢,叮囑患者家屬適時協助患者變換體位,保持舒適的體位。指導患者多攝取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和新鮮蔬果。叮囑患者定時排便,同時指導患者控制力度,避免腹壓升高。(4)病情觀察:術后安排患者檢測血凝指標(APTT、PT、PLT、D2D等),以對可能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進行預測,若檢測出患者的D2D指標較高,則加強對患者的病情、下肢皮膚顏色和溫度的觀察,雙下肢周徑每隔三天測量一次,若雙下肢的周徑相差較大以及皮膚彈性差或脫水,則可能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應及時給予相對應的治療。(5)早期預防:術后鼓勵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由護理人員或患者家屬按摩患者的下肢,并做好積極的下肢被動訓練,如患者家屬將患者的腳踝握住,進行內外翻訓練,一天30次。在進行足夠的足部訓練后,按摩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和腓腸肌等肌肉,可起到帶動腿部訓練的作用。在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時嚴格控制訓練時間和力度,考慮患者的病情變化和情緒,給予鼓勵和關心,同時予以空氣波氣壓治療儀治療30分鐘,一天兩次,促進患者的康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腦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文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用%表示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以(n)%形式表現,使用卡方進行數據檢驗。當P小于0.05時,表示兩組腦出血患者的各項資料數據對比有明顯的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在經過護理后,觀察組腦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統計學具有意義。
見表1所示:

表1:對比兩組腦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n,%)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由于血液不正常凝結于下肢的深靜脈內阻塞靜脈管腔,引起的靜脈回流性障礙[3],是腦出血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若未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護措施容易導致肢體功能障礙,不利于預后。臨床上常使用抗凝血類藥物預防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4],同時也應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措施加快下肢血液的循環,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
常規護理的干預內容較為基礎,缺乏預見性,腦出血術后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較高,因此應選擇更加有效的護理模式。
集束化護理指的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來處理某種難治臨床疾患的護理模式,在臨床上應用普遍。集束化護理通過結合治療和護理措施能夠針對性的為腦出血患者提供周到、有效的護理服務,有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和患者依從性的提高。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鼓勵患者和患者家屬一同參與早期訓練,有利于患者管理自身病情[5],減輕負面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遵醫囑參與康復訓練。腦出血患者術后訓練由被動運動向主動運動轉變,有利于血液回流,按摩肌肉可防止發生肌肉萎縮的情況[6],對活動頻次和活動量嚴格控制可避免損傷患者的機體。采用空氣波氣壓治療儀治療可促進下肢血運恢復。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將收治的40例腦出血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集束化護理。觀察組腦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5.00%)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低(P <0.05)。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應用在腦出血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作用顯著。
(作者單位:泰興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1]黃珍影,林芳芳,包章麗.淺析集束化護理對腦出血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7):223-225.
[2]楊浩.集束化護理對腦出血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4(1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