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璐
數字化病理技術在病理學實驗室中的應用研究
●劉孟璐
目的:探討數字化病理技術應用于病理學實驗室中的臨床意義。方法:將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的72例行病理切片診斷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為基本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有36例。對照組實施傳統病理技術,觀察組采取數字化病理技術。觀察兩組圖像質量以及疾病診斷符合情況。結果:觀察組圖像質量優概率為61.11%,高于對照組,差概率為2.78%,低于對照組數據,P<0.05;觀察組診斷符合概率為91.67%,較對照組數據明顯更高,P<0.05。結論:數字化病理技術應用于病理學實驗室中,具有較高臨床價值,診斷圖像質量更佳,且疾病診斷符合結果較為可靠,可大大增加其診斷準確率。
病理學;病理學實驗室;數字化病理技術
1.1 資料
選取72例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病理切片診斷的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根據隨機的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獲知情權,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
對照組:36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0∶16,年齡最大68歲,最小24歲,平均(37.69±4.71)歲。觀察組:36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9∶17,年齡最大67歲,最小22歲,平均(37.43±4.80)歲。
兩組患者在基線資料的比較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兩者可以比對。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病理技術,常規切片、染色后,將石蠟切片制品通過顯微鏡予以觀察,比較細胞形態,得出診斷結果。觀察組予以數字化病理技術,將組織切片與全自動顯微鏡相連,并通過計算機實施各項操作,肉眼觀察數字信息,保證與對照組相同放大倍數及視野,之后進行診斷。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圖像質量以及診斷符合情況,以專家會診為金標準。
1.3.2 判定標準
圖像清晰可見、色彩對比鮮明,且可全面觀察主要組織,即為好。
圖像色彩、清晰度尚可,可觀察大致結構,即為一般。
上述標準均未達到,即為差。
1.4 統計學處理
將兩組圖像質量、診斷符合概率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均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的必要條件為兩者之間P<0.05。
2.1 兩組圖像質量對比
結果可知,觀察組圖像質量優概率為61.11%,差概率為2.78%,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對比兩組圖像質量(n,%)
2.2 兩組診斷符合情況對比
研究發現,觀察組診斷符合概率為91.67%,較對照組而言明顯更高,P<0.05,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對比兩組疾病診斷符合概率(n,%)
病理診斷通常作為良惡性腫瘤定性的金標準,早期、可靠診斷對于疾病下一步治療極為重要,是把握最佳治療時間、挽救患者生命的有力保障[2~3]。實際過程中,因疾病的復雜性、個體差異以及醫院技術的差異,通常需要通過會診解決疑難問題。常規石蠟切片雖能取得一定診斷效果,但不便于外出借閱,且結果受操作者經驗影響較大,同時還具有易丟失、保存不便等缺點。
數字化病理技術相比于傳統病理技術而言,更易于管理、保存,數字庫保存容量較大,同時將切片資料保存于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切片褪色、丟失、損壞等情況的發生[4],另外還能夠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或者不同地點由多人查看,這也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其次,在信息傳輸上也具有明顯優勢,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切片數字信息的傳送不會受空間及時間的限制[5],使用者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隨時隨地查看,且能夠將其放大不同倍數,清晰度能夠得到保障,圖片失真情況較少;另外,數字化病理切片的建立也為教學、質控等提供了一定保障,可通過鼠標對任意區域進行連續瀏覽,還能夠進行全景導航,實現低倍、高倍圖像對應,達到網絡教學同步的目的;另外,此技術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實驗室工作及會診的效率,體現了高水平、高效及高速等優勢,通過快速傳輸切片[6],由會診專家得出診斷結果;再者,此技術所得圖像無論在觀察范圍、清晰度,還是色彩方面均達到了較高水準,可保證聞片診斷,具有及時、經濟、方便等優勢,對于臨床需求基本能夠滿足,患者及醫生滿意度均較佳,對于中小醫院而言尤為適用。
與此同時,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診斷結果的發出也會受不穩定因素影響,包括免疫組化、會診時間等,而醫生之間配合度又會影響操作的順利實施,最大原因是溝通不足所致,另外,采用數字化病理技術雖在診斷時間、空間、資源等方面提供了較多便利,但一旦發生醫療事故,導致糾紛發生,在追究責任方面具有一定難度。
本文結果中,在圖像質量方面,觀察組優概率為61.11%,差概率為2.78%,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P<0.05;觀察組診斷符合概率為91.67%,較對照組數據(72.22%)明顯更高,P<0.05。
綜上所述,病理學實驗室應用數字化病理技術,臨床價值較高,診斷圖像質量更佳,且疾病診斷符合結果較為可靠,可大大增加其診斷準確率,值得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常州市婦幼保健院病理科)
[1]鄧學田.數字化病理技術在病理學實驗室中的應用[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3):370-372,封3.
[2]陳柳青.數字病理切片簡介及其在皮膚科的運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13(1):46-48.
[3]陳蘭,陳春林,劉萍等.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在盆腔包塊診斷中的意義[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2):94-99.
[4]危曉莉,彭慧琴,周韌等.數字化網絡化病理實驗教學中電子版實驗報告的應用體會[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6,45(11):81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