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
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護理
●譚麗
目的:研究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護理方法。方法:對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收錄的50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資料,所有患兒均實施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期間安排專項護理,包括:癥狀護理、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對比護理前后,患者癥狀變化情況。結果:本次50例癥狀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痛、呼吸困難等,通過緩解呼吸困難、維持氣道通暢、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護理,提高了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病癥控制效果。經統計,本次護理后痊愈36例,10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持續護理后,2例無效者病況得到控制。結論: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是由細菌、病毒、霉菌等不同的病原體引起,臨床實施針對性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常規護理;觀察
1.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50例感染性肺炎患兒資料,對其臨床病癥特點及治療情況回顧性分析。本次50例年齡范圍,3-28d,平均年齡7±2.5d,其中,男35例,平均年齡8±1.5d,女15例,平均年齡6±0.5d。臨床初步問診,本次患兒癥狀集中為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痛、呼吸困難等,患兒多數存在2種或2種以上癥狀,與感染性肺炎診斷標準符合。
1.2 方法
所有患兒采用常規護理,于6個月后回訪調查,按照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等4個級別,統計50例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具體標準:(1)痊愈:發熱、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完全消失;(2)顯效:發熱、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基本消失,(3)有效:發熱、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明顯消失;(4)無效:護理前,患兒哮喘癥狀無變化。
感染性肺炎以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為主要癥狀,臨床采用常規護理術效果明顯,本次護理后痊愈36例,10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持續護理后,2例無效者病況得到控制,如表1,對比治療前后癥狀變化差異顯著(P<0.01),充分說明了常規護理的應用效果,結合常規護理后病癥得到有效抑制。

表1:50例治療前后癥狀對比
分析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常規護理方法及臨床效果,對其臨床癥狀、護理方法、護理效果等進行綜合分析。本次有效48例,僅有2例患兒病況嚴重,短期治療無效,總有效率96%;說明了常規護理術用于呼吸內科疾病的優越性,可結合患兒實際病情擬定治療方式。
3.1 超聲霧化吸入治療
感染性肺炎是兒科臨床多發性疾病,由于氣候、過敏原、非特異性刺激物質等因素,導致新生兒被感染而出現此癥狀。感染性肺炎對患兒呼吸功能損傷較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礙,若不及時治療則會引起更大的危害性。超聲霧化吸入法是應用超聲波聲能,將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其霧量大小可以調節,霧滴小而均勻,藥液可隨深而慢的吸氣到達終末支氣管和肺泡。適應證:咽炎、喉炎、氣管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呼吸道及肺術后并發癥等。
3.2 感染性肺炎護理方法
(1)呼吸護理。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發病急、病癥復雜,臨床加強護理有助于病況恢復。此次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以發熱、咳嗽、咳痰,胸痛為主要癥狀,常規護理要建立針對性護理模式,從病理學上分析各種病癥問題,對患兒提供飲食、心理、呼吸等多個方面的護理服務。保持呼吸道通暢,分娩后立即清除口、咽、鼻黏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分泌物黏稠不易吸出者,可先行霧化吸入,每次15~20min,在霧化液中加入氨溴索(沐舒坦),對消炎、止咳化痰、濕潤氣道有較好的效果。(2)體溫護理。隨著常規護理技術快速發展,常規護理用于呼吸內科疾病成為臨床治療新方式。新生兒對外界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差,過冷和過熱都容易生病。新生兒居室溫度應保持在22~24℃,早產兒則要保持在24~26℃,晝夜溫差不宜太大。除室溫適宜外,還應注意衣被的增減、觀察室溫及衣被是否適宜,最好的指標是觀察新生兒的體溫,如能使其保持在36~37℃(腋下)就比較理想。(3)感染護理。除了針對性治療外,要加強常規護理與健康指導,提高患兒病癥康復效率。本次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發病急、病癥復雜,臨床加強護理有助于病況恢復。控制感染,預防交叉感染:新生兒室工作人員人室前必須先換鞋,洗手,穿醫院供應的清潔外衣后人室。每檢查完或護理完一患兒后需再1次洗手才可接觸另一患兒。新生兒病室應盡量減少人數,謝絕或減少探望,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在保證室溫的情況下,做到定時開窗換氣。在接觸和護理新生兒時應要認真洗手。(4)喂養護理。精心喂養,保證足夠的能量和水分:鼓勵用母乳喂養新生兒,可不定時按需喂奶,喂養肺炎的新生兒,每次不可喂得過飽,以少量多次為宜,喂哺過程中可暫停給以休息,防止嘔吐和誤吸,病情嚴重者可用鼻飼管喂養或靜脈補液。除了采取治療方案外,臨床對患兒實施必要的康復護理,可以進一步提升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病癥康復效果,降低了患兒各種病癥發生指數。(5)觀察護理。密切觀察病情,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若出現煩躁不安、心率加快、心音較弱、氣喘、發紺加重、雙下肢水腫,要及時通知醫生,按醫囑準確應用強心利尿藥。若出現呼吸不規律,呼吸暫停或發紺加重,可能為呼吸道梗阻,要及時吸痰。若喘憋加重并有反復窒息情況,要專人監護,并做好搶救準備。
超聲霧化吸入治療用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效果顯著,可從多個方面控制肺炎癥狀病變,提高臨床綜合治療效果。實際護理階段,要考慮患兒具體病變趨勢,重點加強呼吸、體溫、感染、喂養等方面護理,減小各種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病變。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
[1]溫明珍.全面優質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霧化吸入效果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20)
[2]王娟,陳麗梅,柴燕.老年患者拒絕霧化吸入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J].甘肅科技.2016(18)
[3]劉東苑,賴筱珊,周玲燕,曾美瓊,曾海英.霧化吸入聯合振動排痰在老年中重度哮喘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6(05)
[4]章媛.全程護理干預在小兒喘息性肺炎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