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倩
滲透性樹脂與氟漆治療正畸后白堊斑的療效比較
●厲倩
目的:探討采用滲透性樹脂與氟漆治療正畸后白堊斑治療療效。方法:選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該院128例正畸白堊斑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分為A組與B組,兩組均為64例。B組采用氟漆進行治療,A組則采用滲透性樹脂進行干預治療,并分析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通過采用不同治療方案,A組治療效果更好,兩組對比具有較大差異性(P<0.05)。結論:采用滲透性樹脂治療正畸后白堊斑,可有效減少不良癥狀,增強治療效果,減輕損傷,具備臨床意義與價值。
滲透性樹脂;氟漆;正畸后白堊斑;療效
白堊斑為正畸治療較為多發不良反應,牙齒矯正期間無法較好清潔口腔,易造成牙釉質脫礦,導致白堊斑。與此同時,脫礦較重造成牙釉質表層產生缺損[1],需進行正確干預治療。牙釉質白堊斑多發于正畸后,為有效減少白堊斑,臨床多采用含氟口腔用品進行預防,但治療局限性較大,易導致齲病,加重損傷。因此,應采用更為合適治療方案進行干預治療,從而緩解不良癥狀[2],提升治療療效。本文選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該院128例正畸白堊斑患者進行對比,取得較為滿意結果,現分析討論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該院128例正畸白堊斑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差異性分為A組與B組,兩組均為64例。其中A組男性31人,女性33人,年齡32~64歲,平均年齡(43.62±8.73)歲,體重46~78kg,平均體重(64.87±6.72)kg;B組男性34人,女性29人,年齡28~62歲,平均年齡(47.68±8.73)歲,體重48~76kg,平均體重(66.74±8.32)kg,兩組在基本數據等方面均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采用不同治療方案進行治療,B組采用氟漆進行治療,常規清潔處理口腔并擦干,將氟漆涂于病損牙齒,用量為0.4ml,濃度為5%,暫禁止漱口與進食。此外,保持口腔清潔,并使用含氟牙膏。A組則采用滲透性樹脂進行干預治療,常規進行口腔清潔,而后將酸蝕劑涂于口腔白堊斑部位,應超出病灶2mm,30s后進行沖洗,將干燥劑涂于病損部位。而后將滲透性樹脂涂于酸蝕牙齒,清除多余樹脂,并再次涂抹樹脂行光照處理,而后進行打磨、拋光,囑維持口腔清潔衛生,并使用含氟牙膏,保障口腔衛生。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采用不同治療方案后治療情況,以經過治療,臨床不良癥狀消失,口腔無白堊斑為治愈;經過治療,臨床不良癥狀逐漸改善,白堊斑縮小并減少為有效;經過治療,臨床不良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白堊斑無變化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對采集數據使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以率(%)表示計數數據,組間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數據,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0.05則說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一定意義。
通過采用差異性治療方案,分析對比兩組治療情況,A組治愈占較大比例,而治療無效較少,治療療效較好,兩組對比具有較大差異性(P<0.05),參考表1。

表1 治療情況分析例(%)
正畸治療可有效矯正牙齒,同時易造成多種不良癥狀,白堊斑為正畸治療較為多發不良反應,易造成牙釉質病變。若未及時進行正確干預治療,則影響口腔衛生安全及健康,從而導致齲病,造成治療難度加大[3],降低生活質量。因此,為保障治療療效,應采用更為合適治療方案進行干預治療,減輕損傷。
隨著醫療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對醫療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臨床治療白堊斑多采用氟漆進行治療,高濃度氟可礦化牙釉質,避免牙釉質脫礦加重,但氟漆治療局限性較大,且易受治療依從性影響,難以起到更佳治療效果[4]。與此同時,滲透性樹脂屬光固化樹脂,可滲入齲壞深層部分,密度較低,可于口腔脫礦部位產生復合物,有效填充脫礦部位,并加固牙組織,提升免疫力,預防齲病。此外,可縮小并減少白堊斑,減輕脫礦變色[5],效果較好。通過采用差異性治療方案,A組治療療效更優,兩組對比具有較大差異性(P<0.05)。說明采用滲透新樹脂治療正畸后白堊斑可起到較好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滲透性樹脂治療正畸后白堊斑療效較好,可有效提升治療療效,改善生活質量,減輕損傷,具備臨床意義與價值。
(作者單位:浙江省東陽市中醫院口腔科)
[1]楊艷.滲透性樹脂與氟漆治療正畸后白堊斑的療效比較[J].醫藥前沿,2015,5(36):37-38.
[2]李華輝.滲透性樹脂與氟漆治療正畸后脫礦的效果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5):53-54,57.
[3]陳洪,何靜.滲透性樹脂治療牙釉質白堊斑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6,22(4):737-740.
[4]谷希.正畸后白堊斑微創美學治療的研究進展[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4,24(3):180-183.
[5]任曉艷.滲透樹脂治療小兒正畸后牙面白堊斑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4):1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