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
如何提高手術室臨床護理崗位動態管理
●孫玲玲
目的:提高手術室臨床護理崗位各層級護士專科內涵,保證手術室護理質量。方法:建立臨床護理崗位新護士、成長護士、定向護士、骨干護士、責任組長培訓及勝任力評價標準,動態準入,在績效分配中體現。結果:下發調查問卷,進行護士及醫生滿意度調查,護理人員滿意度均分為4.07-4.67,醫生滿意度均分為4.42-4.59。結論:基于勝任力為導向的手術室臨床護理崗位動態管理模式得到護理人員及醫生的肯定,調動了護士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崗位勝任力。
勝任力;手術室;護理崗位;動態管理
據《關于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護士培訓要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突出專業內涵,注重實踐能力。勝任力是保證手術護理配合質量的重要措施。為此,我科將臨床護理崗位設置為成長護士、定向護士、骨干護士、責任組長,按層級進行培訓、考核、準入、績效分配,自2015年8月開始,對手術室臨床護理崗位進行動態管理,收到較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護士65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20人,護士41人。2015年入科11人,2012-13年入科22人,2012年前入科32人。
1.2 方法
1.2.1 臨床護理崗位管理模式
(1)分析崗位工作。分析2015年7月前護理質量、滿意度,考核結果,設計臨床護理崗位管理方案,8月試行。(2)編制臨床護理崗位說明。崗位說明書規范了護士的履職行為,提供培訓目標。(3)建立臨床護理崗位培訓標準。①新護士培訓目標為一年的培訓,具備全科手術配合勝任力。培訓方法為筆記、定期授課等。培訓內容為制度、職責、流程、院感、手術配合等。考核為筆記、理論、操作、實景手術配合。每月調查教學需求,實時修正培訓方式。②成長護士培訓目標為提高全科手術配合勝任力。培訓方法是手術實踐。培訓項目為溝通、危急處置、評估、并發癥預防、感染控制、專科配合效率等。③定向護士培訓目標為精通專科手術配合勝任力。培訓方法為教學,護理查房,參與專科醫療小組的學習、討論。培訓項目為急、危、重癥手術配合。④骨干護士培訓目標為具備專科管理勝任力。培訓方法有專科護理常規授課,組織疑難病例討論。培訓項目為新技術的配合,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等。⑤責任組長培訓目標為具備專科建設勝任力,培養護理專家。培訓方法為進修學習。培訓項目為科研、論文的撰寫。(4)建立臨床護理崗位準入標準。①成長護士準入標準∶完成新護士各專科實景手術配合考核。進行理論、操作考核,完成滿意度評議。考核匯總:理論40%,操作40%,滿意度20%,總分≥80分,經科內認定,績效崗位系數0.5,每季準入。②定向護士準入標準為成長護士二年。設專科崗位數,差額競聘。經理論、實景考核,滿意度評議。考核匯總:理論20%,實景30%,醫生滿意度25%,護理同行滿意度25%。全年夜班數大于24個。經認定,績效崗位系數0.7,每半年準入。③骨干護士準入標準為專科護士崗位二年。崗位數設置,考核授課能力,行滿意度評議。全年夜班數大于8個。考核匯總:理論20%,授課能力30%,醫生滿意度30%,護理同行滿意度20%。經認定,績效崗位系數0.9,每年準入。④責任組長準入標準:骨干護士二年或專科護士五年。考核理論,行滿意度測評及競聘演講。經護理部認定,績效崗位系數1.3,每2年準入。(5)臨床護理崗位管理進階流程。新護士完成培訓內容,進行成長護士準入,認定崗位系數。成長護士完成培訓內容,與原定向護士一起考核,選拔定向護士,落選者退入成長護士;同流程完成專科、骨干護士、責任組長培訓、準入與退出、崗位系數認定,即動態管理。
1.2.2 評價方法
(1)行護士及醫生滿意度調查,護士調查內容包括5個條目,分別為培訓內容、時間、方法、頻次、總體感受,醫生調查內容包括5個條目(見表1),對65名護士及145名醫生下發調查問卷。
(2)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統計描述
2.1 臨床護理崗位各層級護士對動態管理的滿意情況見表22.2醫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滿意情況見表3

表2 護士對動態管理的滿意度 分,×±s

表3 醫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滿意度 分,×±s
(1)臨床護理崗位動態管理前,護士分級是按職稱和年資劃分,職稱反映手術室專科勝任力不夠全面深入[3]。崗位勝任力未能充分評價,對護士專科內涵建設動力不足,存在論資排輩現象,護士的潛力未得到充分發揮[4]。(2)臨床護理崗位動態管理前手術室津貼分為勞績、系數津貼;勞績津貼60%,即工作量,系數津貼40%,是學歷、職稱、護齡、崗位、夜班系數總和;崗位系數:入科0.3,獨立值班0.7,責任組長1.3。通過崗位系數動態管理,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3)手術室臨床護理崗位動態管理方案,實時修定,應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使動態模式的構建平穩推進,以提高整體崗位勝任力。(4)動態管理方案,人人知曉,保證執行力。準入后按崗位說明書,定期進行履職評價,級間評比,激發優質的崗位勝任力。
(1)實行手術配合分級管理,落實能級對應有一定困難。能級對應,護士分層級使用是崗位管理實施的重要環節,以護士勝任力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仍然是下一步需學習、探索的工作。
(2)護理人員結構不合理。由于對護理工作認識不足,對高學歷護理人員的引進培養缺乏長遠規劃,高層級的護理人員勝任力如何培養,還需交流學習。手術室的未來應當建立并實施護士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結果與護士的收入分配、獎勵、評先評優、職務晉升掛鉤。體現能級對應,最大限度發揮護士潛能,激發工作熱情。(
作者單位:濟南軍區總醫院)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S].2012.
[2]陳麗麗,楊曉紅,李紅,等.臨床護理動態崗位管理實踐及成效[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2):145-147.
[3]張蘊梅.淺談外科洗手教學體會[J].中國臨床護理,2013,5(6):5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