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娟
淺析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
●朱秀娟
目的:探討新生兒肺炎采用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選取我院收治的62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依據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等兩個不同組別,各組別病例數均為31例,其中前組別患兒均行人性化護理+常規護理,后組別患兒均單純行常規護理,觀察并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經護理后發現,研究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等均較對照組短(P<0.05),且該組患兒復發率較對照組低(P<0.05),兩項指標數據比較均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結論:新生兒肺炎患兒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兒癥狀,縮短其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降低其病情復發率,護理效果良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新生兒肺炎;人性化護理;綜合效果
當前環境下,我院為進一步研究新生兒肺炎的最佳護理方法,特選取62例該癥患兒結合臨床中對于新生兒肺炎的研究成果以及現階段醫療水平開展研究活動,現將其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活動主要開展于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從我院同期收治的新生兒肺炎患兒中任意選取62例作為研究病案,其均臨床表現為咳嗽、發熱等癥狀;經意向調查,所有患兒家屬對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其中62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患兒年齡為1-6個月,平均年齡為(2.2±1.1)個月,發病時間均為11-3h之內;同時,為明確研究結果,特將該62例患兒依據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均31例,且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經統計學數據檢驗,P>0.05,可對比。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臨床均給予兩組患兒常規護理,如病房基礎護理、病情監測、用藥護理等;于此基礎上,護理人員給予研究組患兒加用人性化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1)體溫監測:護理人員需密切監測患兒體溫變化,若其體溫過高,可行散包處理,以降低其體表溫度;若患兒體溫過低,可給予其暖箱保溫。(2)熱量供給:準確評估患兒的病情變化,若有明顯減輕,可適當控制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數,并預防嗆奶;若患兒病情嚴重,需準確掌握其體質、日齡或月齡,一旦進食困難,可遵醫囑給予其脂肪酸與氨基酸,以保證患兒熱量供給。(3)呼吸道護理:常規處理患兒呼吸道,保證其呼吸通暢;之后檢查患兒呼吸道是否存在分泌物堵塞情況,一旦發生堵塞需及時行叩背、吸痰處理,并詳細觀察其氣道,必要情況下可使用生理鹽水或蒸餾水行濕化處理,以緩解其咳嗽癥狀。(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多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掌握其心理變化,同時依據家屬情緒變化給予其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或指導,以減輕其心理壓力,建立友好護患關系。(5)健康教育:向患兒家屬詳細講解新生兒肺炎的發生原因、主要危害及其相關病理知識等,同時告知其相應預防措施,以增強家屬安全意識,提高其患兒保護能力,預防病情復發。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其觀察指標主要包括體溫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患兒病情復發情況等。
1.4 統計學數據處理
詳細收集并整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資料,均利用軟件SPSS13.0對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與處理,其中計量類數據均用t檢驗,計數類數據均用卡方檢驗,若最終數據檢驗結果顯示P<0.05,表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
護理后,觀察并對比兩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等,經數據收集和整理后可知,研究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d)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病例數體溫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研究組312.3±0.5*5.3±1.1*對照組314.6±0.69.4±2.3
2.2 復發率
經臨床治療和相應護理后,對兩組患兒進行隨訪調查與記錄,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病情復發情況,經數據對比、歸納和總結可知,研究組患兒中1例復發,復發率占3.2%;對照組患兒中5例復發,復發率占16.1%。兩組患兒病情復發率相比,P<0.05。
新生兒肺炎是臨床兒科中的常見病與多發病,多是指患兒在出生28d后肺部發生炎癥,其臨床多表現為咳嗽、發熱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一旦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可加重其原有病情,進而發展為肺氣腫或呼吸衰竭等,導致其死亡率升高,危害性極大。同時,由于該癥患兒年齡較小,臨床治療依從性較差,再加上其病情復發率高,故患兒治療期間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
現階段,臨床在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護理工作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方法主要為人性化護理,該護理模式的核心思想主要在于“人性化”與“以人文本”,注重患兒的生理與心理感受,將保證患兒舒適感作為最終護理目的,可有效滿足患兒護理需求,護理效果良好、有效。本次為探究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綜合效果,特選取我院62例該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于其臨床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分別給予其不同的護理服務開展分組對比研究,最終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病情復發率等多項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均P <0.05,數據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
總而言之,于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合理運用人性化護理,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短,病情復發率較低,護理效果良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
[1]車琳.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分析[J].今日健康,2015(07):198.
[2]闕文靜.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4(02):68.
[3]沈靜.新生兒肺炎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模式的綜合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07):150-151.
[4]馬喜華.綜合護理干預降低新生兒肺炎發生率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0):23-25.
[5]呂平利.60例新生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22):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