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嵩
社區慢性病的預防與治療措施
●范本嵩
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慢性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提高,嚴重的影響到人民生活質量[1],且老年人尤甚,受到十分廣泛的關注。筆者現將我社區16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做出如下報道。
目的:研究社區慢性病的預防與治療的措施方法及其成效。方法:為全部患者建立身體健康檔案,將患者的一般臨床狀況與病情的變化做出記錄,且展開一系列與慢性病相關的預防、自控以及治療等活動。結果:在進行相關活動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體育鍛煉以及日常飲食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改善(P<0.05)。結論:社區慢性病的預防與治療需實施針對性、全面性措施,同時需提高社區醫生及患者雙方面的要求。
社區;慢性病;預防與治療
1.1 一般臨床資料
選取我社區16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72例;年齡最小為61歲,最大為84歲,平均年齡74.3±4.9歲;病史4-13年,平均病史7.2±3.1年。
1.2 方法
為全部患者建立身體健康檔案,將患者的一般臨床狀況與病情的變化做出記錄,且展開一系列與慢性病相關的預防、自控以及治療等活動,具體方法如下所述:
1.2.1 評估病史,制定方案
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的病史以及生活狀況等進行詢問,對其存在發病的危險因素進行判斷。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預防以及治療措施計劃,為患者制定身體健康檔案,便于參考。
1.2.2 健康宣教及交流
定期進行相關疾病的講座,其內容主要需包括有各類慢性病的定義、表現以及生活禁忌等,針對不同類型的疾病特點分別對患者強調日常注意事項以及治療措施,比如糖尿病的患者切勿攝入過量糖類、高血壓的患者切勿情緒激動等;詳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疑問,并明確患者掌握程度。
1.2.3 定期家訪
醫務工作者需對患者進行家訪,特別注意病情較為嚴重或者短期病情發生反復的患者,需上門進行督導,對病情再次評估。
1.2.4 心理輔導
對于出現負面情緒的患者,需及時加強交流溝通,實施針對性輔導,緩解其負面情緒,主動配合治療。
1.3 統計學比較
應用SPSS11.0統計學處理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研究分析。
在進行相關活動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體育鍛煉以及日常飲食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改善(P<0.05),詳見表1。

表1 患者日常生活改善情況的比較
社區慢性病重點在于預防,而治療的目的在于緩解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延長生存期。近年來護理學、醫學不斷發展,通過針對性、全面性的宣教、指導等方式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達到有效的預防與治療的目的[2-3]。
慢性病患者的護理目的,首先是穩定患者生理指標,其次為使各指標逐漸達到正常范圍,減少疾病的發生,為患者健康和生活水平做出保障[4]。一直以來,宣傳教育工作都是疾病預防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5],宣教工作可以使患者對于自身所患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掌握先關醫學知識,使得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醫護工作者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且為患者的預防與治療打下堅實的基礎。心理輔導也是疾病預防與治療過程當中十分重要的環節[6],緩解或者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才會使患者更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次研究的過程當中,筆者對社區醫生提出了定期家訪的要求,主要的目的是既能夠和患者深層次接觸,更加熟悉掌握患者的病情,又能了解一些患者家庭、生活環境等疾病相關的情況,對于患者病情的緩解或高危因素有所幫助。
總之,根據此次研究所得結果看來,患者在實施措施之后,生活質量、體育鍛煉以及日常飲食等方面均有顯著效果,表明此次研究的方法對于預防與治療社區慢性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崇川區和平橋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黨英,劉廣煉,劉俊偉,等.社區慢性病患者居家護理風險防范[J].社區醫學雜志,2010,13(11):3553-3555.
[2]陳潔,杜雪平.中山市岐江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模式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6,8(10):78-80.
[3]陳小萍.社區慢性病管理的意義與服務模式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5,17(13):1430-1431.
[4]濮欣,孔詳廉,林棉.企業社區慢性病預防及控制工作進展與走向探討[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0,18(9):837-838.
[5]Dexian Zheng.An attractive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s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J].Cell Research,2007,17(4):303-306.
[6]馬文華.家庭保健員在社區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05,22(4):48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