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煉
病理技術HE染色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焦煉
目的:探討病理診斷應用病理技術HE染色的臨床意義。方法:將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的622例病理組織石蠟切片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為基本原則,將其隨機平均分為2組,各有311例。常規制片后,對照組予以HE染色,觀察組根據對照組操作過程中的不足,實施相應改進措施,進行HE染色。觀察兩組不同切片類型的染色診斷情況。結果:研究發現,在染色診斷準確情況方面,觀察組脂肪、胃腸、骨以及膽制片的概率分別為92.54%、99.32%、88.24%、95.74%,較對照組數據而言均明顯更高,P值小于0.05。結論:病理技術HE染色應用于病理診斷中臨床價值較高,實際應根據切片不同特點,予以不同染色技術,盡可能保證診斷準確可靠性,為疾病下一步治療奠定基礎,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于臨床。
HE染色;病理診斷;病理技術;疾病診斷
臨床診治工作中,病理技術是應用較為廣泛、成熟的一項技術,其完善與發展對疾病診斷準確性意義重大[1]。其中,免疫組織化學技術以及原位雜交技術能夠在臨床取得一定效果,但同時存在應用局限性,而染色技術在臨床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HE染色作為常見方法之一,主要使用蘇木精以及伊紅染料進行操作,實際過程中發現診斷結果不但受操作者技術影響,主要還取決于染色效果及切片質量等因素,故為提高診斷準確性,合理改進HE染色操作極為必要。本文旨在探討病理診斷應用HE染色的臨床意義,如下。
1.1 基線資料
選取622例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所制的病理組織石蠟切片進行此次研究,以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311 例觀察組包含脂肪制片67例、胃腸146例、骨51例、膽47例;311例對照組包含脂肪制片70例、胃腸141例、骨54例、膽46例。
1.2 方法
制片:將組織置于固定液中,促使蛋白質凝固,便于保持細胞結構,之后以酒精作為脫水劑予以脫水透明操作,水分脫去后,將其置于二甲苯中,將酒精完全置換出后予以浸蠟包埋,并通過切片機將其切成5~6um的薄片,水浴燙平烘干。
對照組予以HE染色,石蠟應用二甲苯脫去后,再予以酒精(濃度由高至低)、蒸餾水,之后實施染色操作,加入蘇木精,此時細胞核及核糖體成藍紫色,之后加入伊紅染料,細胞質呈現淡紅色或者紅色,根據操作時的不足,制定相應改進措施,并于觀察組中實施。
觀察組進行改進后的HE染色法,根據組織病理特點選擇不同染色方法及脫水、固定時間,針對小標本,適當縮短脫水以及固定時間,針對大標本(如脂肪組織等)適當將脫水及固定時間延長,針對硬度較大的組織則應利用新切片刀,軟組織或者破碎組織可使用舊切片刀。染色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制品厚度及溫度,并以此為依據,對各步驟時間進行合理調整,在使用新產品時實施試染操作,降低廠家及批號差異對結果造成的影響,染色所用試劑應注意利用有色瓶保存,并做好標簽(包含名稱、時間、含量),并根據具體情況予以冷藏;當染色后出現化學變化時需進行進一步研究,對比第二次結果,若是染液或相關試劑所致則應及時更換;另外,制品應全程保持干燥,避免造成不利影響。
染色后觀察制片,并通過顯微鏡查驗結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不同切片類型的染色診斷準確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將兩組研究對象的染色診斷準確概率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均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的必要條件為兩者之間P值小于0.05。
結果可知,在染色診斷準確情況方面,觀察組脂肪、胃腸、骨以及膽制片的概率分別為92.54%、99.32%、88.24%、95.74%,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P值小于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對比兩組染色診斷準確概率(n,%)
病理診斷可很好的發現疾病發生原因,并可推究其發展及結局,相比于分析性及影像診斷而言[2],此方法具有權威、準確、客觀、可靠等優勢。與此同時,此方法也具有一定劣勢,操作者技術、診斷者經驗等因素均會對結果造成嚴重影響[3],導致漏診、誤診情況,故盡可能減少客觀因素影響,改善病理技術對疾病診斷、治療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發現HE染色結果會受到具體操作影響,為保證質量,觀察組在對照組染色過程中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同時制定相應改進計劃[4],重點強調取材方法、各步驟時間,如工具的選擇應以盡可能保留組織結構形態為原則,當鉗子的應用無法很好夾取組織或者會對組織造成破壞時,及時更換成針管實施操作,將組織謹慎吸出,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機體、標本的損害[5],一般適用于癌細胞或者腫物等壞死組織;此外,脫鈣也是重要環節,通常用于骨組織,臨床應注意先實施脫鈣操作再予以制片,盡可能保證結構完整、確保染色效果;在予以組織檢測時,先要進行固定操作,保證細胞形態及成分同活體時保持基本一致,盡可能維持其活性[6],而固定劑的選擇通常以酒精或者福爾馬林為主,浸沒組織后,時間通常保持在三至二十四小時,實際操作時應注意時間勿太長,盡快送檢,若標本無法固定或者不能立刻送檢,則應適當予以冷藏,固定時相應延長時間。
本文結果中,在染色診斷準確概率方面,觀察組脂肪92.54%、胃腸99.32%、骨88.24%、膽95.74%,相比對照組數據而言,均明顯更高,P值小于0.05。
綜上所述,病理技術HE染色應用于病理診斷中,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實際操作時應根據切片不同病理特點,適當調整染色技術,盡可能保證診斷準確可靠性,為疾病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保障,值得進一步推廣。
(作者單位:常州市婦幼保健院病理科)
[1]鄭菲,陳培瓊,王玉環等.HE染色在臨床病理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6,35(30):17-18,21.
[2]范小莉,胥維勇,楊群等.HE染色不良的分析與應對方法[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4,30(7):805-807.
[3]鄭樣貞.分析HE染色技術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7):109-109,111.
[4]王朝暉.病理技術HE染色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6,6(1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