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彥
摘要:近年來,我國旅游市場在“互聯網+”的智能便捷中迅猛發展,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旅游形態,從旅游生產方式和旅游消費模式進一步的對傳統旅游業發起巨大的沖擊。傳統旅游業如何突出重圍,尋求新的模式,是旅游業今后能否向上發展的重點。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旅游”時代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引言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這個簡單的相加版式,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般的單純,它是互聯網信息平臺與傳統行業的一次深度融合,是一個創新的產業革命。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傳統旅游業必須求新求變,力爭在“十三五”時期,跨出最為關鍵性的一步。
隨著“十八大”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加緊,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節節高升,其中旅游產業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促動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高度,旅游市場以前所未有的展開速度大步行進。但與此同時,在熱鬧的旅游市場中,以往的組織者,領導者——旅游社卻在漸漸失去其核心地位,沒能同市場共同繁榮。旅游消費者開始更多的以獨立的形式出現。傳統旅行社感覺到了一絲絲的落寞。這一切源于“互聯網+”新時代帶來的轉變。
以往的,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運轉的傳統旅游,旅游企業掌握了所有的資源,旅行者不得不依附于這個團體以獲得出行保障。但在“互聯網+”的時代,智能終端產品開始普及,一切的信息來源變得如此的便捷,傳統旅游模式已經被洗牌,以往的旅行者原始的傳統的依賴旅行社的出行方式已經被打破,傳統旅行社的功能已經大打折扣,旅行者的旅游消費已經不再盲目,從以往的無知的單一跟從進入了全新的時期,現代智能科技與旅游產品開始對接,出行旅游實現了的全面智能化:從旅游出行前的查閱、訂購到支付管理,從旅游進行中的導航、導游、導玩、導吃到導購等,一切都可以在網上搞定,對旅游一竅不通的普通人真正開始體會到“走遍天下不求人”的便利。“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公開化,迫使旅游企業進入深層次的蛻變,傳統旅行社要生存下去,必須要重新思考發展方向,謀求轉型。
從上述的狀況可見,傳統旅行社的營運壓力主要來自“互聯網+”的信息智能化,旅行者都轉移到了網上訂購旅游產品,門市生意開始冷清,自游行的多了,跟團游的也就少了。發展布局,占有網上資源,是傳統旅游發展的迫切需要。一些旅游企業的大佬也已感覺到了危機的到來,意識到“互聯網+”給傳統經營渠道的沖擊,開始自建網上平臺系統實現自身產品的升級,以致力創新“互聯網+旅游”的新模式,逐步轉型,以順應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雖然,目前有很多的聲音在唱衰,傳統的旅游企業確實也在發展中遭遇瓶頸,但筆者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研究,認定,只要開始改變,不管“互聯網+”如何具有沖擊性,傳統旅游企業的作用仍然是新型智能不可取代的。
在“互聯網+”的當下,雖然旅游的方式與形態都發生了變化,但“互聯網+”的智能便捷并不能改變人在旅游中的情感需求,旅游的內在滿足感必須要靠人在旅途中的心得體會方能實現,“互聯網+”單一的大眾性的選擇模式,只有共性沒有個性,并不能滿足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旅游的本質是人,人在旅游中如何獲得文化的體驗才是真正的旅游的核心。旅行者在旅游中只有真正感受到真實的服務與交流,才能進而體味到旅游的樂趣。人們的這種對人性的呼喚、對感情的渴望并不會因為“互聯網+”的到來而改變。盡管未來,人們一定會愈加更大量的依靠“互聯網+”選擇旅游產品,但是智能產品給不了的自我尊重的滿足和自我價值的需要卻只有在旅游企業的旅游服務中才能獲得。只有旅行社的高質量、高品位的面對面的人文關懷服務,才能使旅游者真正體味到旅游安全感和舒適感,使旅行者得到優質化旅行體驗,這些便是“互聯網+旅游”將要改進的方向。新型的“互聯網+旅游”提供就應該是這種人性化體驗服務。所以,旅游經營者應該從不同旅行者的需要出發,體貼的設置獨特的訂制方案,實現全新的自主性的,人性化服務。滿足旅游者的尊重需要和價值體驗,“以人為本”,這才是“互聯網+旅游”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在國內,2013年,凱撒旅游率先領跑,在全行業受到“互聯網+”沖擊之前,首開O2O平臺,優先推出旅游體驗店,并將這一全新的服務理念和運作方式迅速拓展至各大旅游熱點城市,帶動旅游服務走向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運營。引領“互聯網+旅游”的標準,凱撒體驗店嘗鮮模式,得到了相關機構的高度認可,視作未來行業旅游門店的樣板工程。
在最新的“十三五”規劃中,旅游業的發展首次正式納入國家“十三五”專項重點,這一確定充分展現了我國政府對旅游業發展的高度重視,這在我國旅游業發展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勢必對旅游企業產生巨大的能量鼓舞。只要抓住變革,認識問題,勇于突破,旅游企業必將能創出“互聯網+旅游”時代的新輝煌。
參考文獻:
[1]劉雅思.《管理的實踐》讀書報告.商,2013.
[2]首列國家重點專項規劃旅游業"十三五"如何發力-十三..._第一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