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班·提拉
【摘要】 目的 分析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格列美脲聯合胰島素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為研究對象, 同時給予患者格列美脲聯合胰島素治療, 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患者FBG、2 h PBG、HbA1c、每天胰島素用量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BMI有所上升, 但幅度不大(P>0.05)。結論 格列美脲聯合胰島素治療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顯著, 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格列美脲;胰島素;2型糖尿病;血糖不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10
中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群體, 肥胖人群發病率更高, 同時會伴有動脈硬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病癥[1]。2型糖尿病一般不容易發現, 患病早期沒有癥狀表現, 部分患者會出現口渴和輕微乏力, 不容易引起重視。血糖沒有明顯增高的患者需要進行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 患者早期血清胰島素水平處于正常或偏高狀態, 晚期會有明顯降低[2]。本文主要分析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格列美脲聯合胰島素治療的臨床效果, 現將結果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診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 經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佳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7例, 女3例, 平均年齡(41.5±3.7)歲。所有患者均沒有出現轉氨酶升高、心功能不全等癥狀。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原有胰島素劑量不變的基礎上聯合格列美脲治療, 每天清晨空腹服用1~2 mg, 均不可使用任何其他藥物治療, 均連續治療8周。每周為患者測量1次指尖血糖。
1. 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患者每天的胰島素用量、治療結束后測量患者的FBG、2 h PBG、HbA1c、BMI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患者治療前后FBG分別為(8.7±3.1)、(5.7±2.5)mmol/L;治療前后2 h PBG分別為(13.4±2.3)、(8.8±1.2)mmol/L;治療前后HbA1c分別為(8.6±2.8)、(6.8±1.5)%;治療前后BMI分別為(24.6±3.5)、(25.1±2.8)kg/m2;治療前后每日胰島素用量分別為(43.3±2.6)、(36.7±3.5)U/L。治療后患者FBG、2 h PBG、HbA1c、每天胰島素用量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BMI有所上升, 但幅度不大(P>0.05)。
3 討論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持續偏高, 主要由于胰島素分泌發生缺陷或者胰島素無法正常發生作用所致[3]。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持續偏高或者代謝長期存在缺陷會導致神經系統、腎、眼、心血管等全身組織器官發生損害, 甚至會導致其原本功能發生障礙甚至衰竭。嚴重患者會發生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等急性并發癥, 還可能發生高滲昏迷或者酮癥酸中毒[4]。2型糖尿病的有三個預防目標:①預防發生2型糖尿病;②對已經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 要做好預防并發癥的工作;③對已經出現并發癥的患者, 要采取適當措施防止并發癥加重, 導致殘疾甚至死亡, 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5]。
病程較長、控制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各種并發癥或伴隨癥。多種感染屬并發癥, 酮癥酸中毒等可能為本病惡化的嚴重表現, 微血管病變基礎上所致的病理, 如腎臟病變、眼底病變、神經病變等為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發癥, 但大血管病變, 如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心、腦、腎等的病變和高血壓等與糖尿病關系雖密切, 也可見于非糖尿病者, 是否為并發癥尚需具體分析。糖尿病患者需要學會自我檢測血糖方法。自我監測血糖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開展的血糖檢測, 用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動情況, 是指導血糖控制達標的重要措施, 也是減少低血糖風險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血糖治療效果, 使用基礎胰島素的患者應監測空腹血糖, 并根據空腹血糖調整睡前胰島素的劑量;使用預混胰島素者應監測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并根據晚餐前血糖調整早餐前胰島素劑量, 根據空腹血糖調整晚餐前胰島素劑量;使用餐時胰島素者應監測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 并根據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調整上一餐前的胰島素劑量。
本研究中, 對患者采用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用于糖尿病的治療能更有效控制血糖, 能取得更為有效的降糖效果。格列美脲不僅能夠減少胰島素使用量, 而且對體質量沒有明顯影響。格列美脲治療糖尿病優勢明顯, 其是一類新型的磺脲類藥物, 結合和離解速度比傳統藥物快, 將其聯合胰島素使用, 通過與胰島素的疊加作用, 有效的減少了胰島素用量, 避免了體質量的增加。此外, 格列美脲能夠促進轉運蛋白 Ⅳ作用的發揮, 提高了機體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 促進葡萄糖的吸收, 促進糖原與脂肪的合成。
綜上所述, 格列美脲聯合胰島素治療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能夠有效控制血糖, 減輕胰島素對體質量的影響, 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勁松.格列美脲聯合胰島素治療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療效.求醫問藥(學術版), 2013, 11(1):350-351.
[2] 陳光明, 胡艷飛, 樓雪勇, 等.單用二甲雙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聯用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 31(19):1910-1912.
[3] 商書霞, 宋光耀, 陳樹春, 等.格列美脲聯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河北醫藥, 2011, 33(3):346-347.
[4] 柯瑞瓊, 秦永章, 肖麗霞, 等.加用格列美脲治療單用預混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佳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5(27):91-93.
[5] 楊松, 谷媛媛, 李兆亮, 等.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聯合甘精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影響的觀察.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5, 23(3):237-240.
[收稿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