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模式減少神經內科病房紅燈呼叫率的應用價值。方法 200例神經內科住院患者, 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1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研究組運用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紅燈呼叫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病房紅燈呼叫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模式能夠明顯減少神經內科病房紅燈呼叫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綜合護理;神經內科;紅燈呼叫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77
神經內科病房患者日益增多, 并且重癥患者也越來越多, 這給神經內科病房的基礎護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同時也使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更加復雜, 要求更高[1]。為此, 傳統的護理模式難以滿足神經內科病房護理要求, 有必要積極探討新的護理干預措施。為進一步探討綜合護理模式減少神經內科病房紅燈呼叫率的影響, 2015年2~11月對本院收治的神經內科住院患者100例實施綜合護理模式,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2~11月本院收治的神經內科住院患者200例, 男120例, 女80例;年齡42~81歲, 平均年齡(66.5±5.5)歲;腦卒中50例、腦梗死70例、神經衰弱60例、精神分裂14例, 其他6例。入選患者診斷明確, 沒有交際障礙, 排除嚴重的肝與腎等臟器疾病。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100例。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住院診療的常規護理, 給予健康宣教, 講解病房住院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措施, 具體如下:①健康教育: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 給患者講解神經內科常見病及治療措施;評估患者的檢查方案及治療方案, 給患者制定操作性強的康復訓練方法。②心理護理: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由于病程比較長, 病情比較嚴重, 內心容易出現焦慮、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心理護理, 積極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2]。③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病房的基礎設施建設, 比如為患者提供紙杯、指甲刀、床簾等基本生活用品。④增強護患溝通:護理人員應主動跟患者溝通交流, 將患者的住院感受放在第一位, 積極聽取患者的意見及建議, 不斷提升護理質量, 努力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⑤加強護理人員培訓:通過講座、主題報告、培訓會等形式加強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業務素質等方面的知識培訓, 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 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
1. 3 觀察指標 護理1個月后, 比較兩組神經內科病房紅燈呼叫率, 運用調查問卷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護理干預后, 研究組病房紅燈呼叫率為42%(42/100), 對照組為64%(64/10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8%(2/100), 對照組為77%(77/10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神經內科患者大部分是老年患者, 大部分存在活動障礙, 并且心理與生活狀態均不佳。病房紅燈呼叫率屬于評價神經內科護理服務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何降低病房紅燈呼叫率是神經內科護理的重要課題[3]。
本研究針對本院神經內科護理工作特點及患者特征, 制定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并將其應用于2015年2~11月本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的患者臨床護理中, 研究結果顯示, 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 病房紅燈呼叫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 這可能跟如下因素有關:①對護理人員加強培訓, 可以讓護理人員加深護理知識的理解, 助力護理人員查找護理工作的缺點及不足、提升自己的護理技能及素質, 幫助護理人員改進護理措施, 并將制定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效地運用在神經內科護理工作當中, 并積極落實到位, 從而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及降低病房紅燈呼叫率[4];②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要求對每例患者實施個性化、針對性強的健康教育, 讓患者能夠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及關懷;也讓患者學會換位思考, 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 明確自己該做什么及不該做什么, 降低患者病房紅燈呼叫的盲目性;③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會結合患者的內心不良情緒進行疏導, 傳授其自我調節的技巧, 可以有效排解患者的負面情緒, 進而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 減少病房紅燈呼叫率;④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體現出以 “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給患者提供紙杯與指甲刀等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用品, 以更加優質的便民措施服務患者, 讓患者感受到溫馨、優質的護理服務[5, 6];⑤綜合護理服務措施的開展也為患者與護理人員提供了良好的溝通平臺, 也可以獲得醫護人員的個性化的康復訓練指導, 降低患者出院之后的盲目性,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回歸社會。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模式可以提升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減少病房紅燈呼叫率, 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新理念, 可在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碧波.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病房降低紅燈率的方法探討.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9):787-788.
[2] 周珍英.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行伽瑪刀治療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4):62-63.
[3] 吳曉琴, 宋錦平, 郭晶.四川省各級醫院護理管理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面臨困難的調查分析.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18):1696-1698.
[4] 趙靜, 鄭毅.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神經內科病房降低紅燈率的影響.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4(12):121-122.
[5] 楊永珍.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護理中的作用.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5):114-115.
[6] 張微微, 吳舟娜, 應紅芳.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4, 8(12):1332-1333.
[收稿日期: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