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冬梅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醫院 血透室, 陜西 寶雞, 721000)
?
護理干預應用于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的療效及護理體會
康冬梅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醫院 血透室, 陜西 寶雞, 721000)
關鍵詞:護理干預; 血液透析; 動靜脈內瘺; 滿意度
血液透析對某些疾病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尤其是對終末期腎臟疾病,可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1]。維護血管通路是維持血液透析的關鍵,只有確保血管通路的完整性,才能確保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動靜脈內瘺作為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由于反復穿刺等護理問題,容易造成動靜脈內瘺功能的喪失[3]。因此,血液透析過程中應做好護理干預,這是血液凈化護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4]。本研究對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后,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護理干預),每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34.2~78.4歲,平均(53.4±5.7)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30例、糖尿病腎病18例、高血壓腎病12例;觀察組中,男44例、女16例,年齡34.5~78.3歲,平均(53.6±5.8)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31例、糖尿病腎病18例、高血壓腎病11例。2組性別、年齡、腎病類型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指導患者完善輔助檢查,合理飲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探視時間及人數,避免交叉感染。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 ① 心理干預及健康宣教[5]。入院后建立個人檔案,做好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工作,詳細講述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及可能的并發癥,列舉成功救治病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與患者交流和溝通,及時疏導患者心理壓力,獲取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② 內瘺護理[6]。護理人員詳細講解內瘺的概念,使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度,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采血時避開內瘺側,使用內瘺后,按壓針眼,不可用力揉搓。了解患者可能造瘺肢體,根據血管條件,合理選擇,熱敷瘺管部位,待血管擴張后再行穿刺,并做好與患者的溝通,提高患者對穿刺的配合度,從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透析中一旦出現異常血管現象,及時給予相應處理,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并定期更換,減少內瘺狹窄的發生,動靜脈內瘺術后要拖延使用時間,避免早期應用,啟用時間以6~8周為宜。③ 并發癥護理[7]。血栓,每天檢查內瘺吻合情況,遵醫囑給予抗凝、改善血管彈性等藥物治療,觀察導管通暢及末端血運情況,定期監測血紅蛋白含量,及時調整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避免血液黏度過高而引起血栓;出血,“階梯式”穿刺,嚴禁定點穿刺,并嚴格掌握穿刺操作要領,提高一次性成功率,老年患者可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做好術后靜脈導管的封管處理,拔管后壓迫15~30 min, 力度以不出血為宜;感染,嚴格無菌操作,做好吻合口的護理,避免在皮膚破損處穿刺,防止交叉感染,糾正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充分透析;低血壓,控制體質量,防止透析期間超濾過多引起低血壓。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及滿意度。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評價護理前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量表分為5項(軀體、角色、情緒、社會、認知),共30個條目,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8]。
2結果
2.12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發生血栓形成1例、感染3例、出血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3%; 對照組發生血栓形成4例、感染6例、出血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1.7%。2組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s) 分
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的關鍵在于血管通路的維護,而動靜脈瘺是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10]。動靜脈內瘺作為一種血管吻合術,任何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做好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維護,對于確保血液透析治療的療效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11-12]。
醫護人員應在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后早期進行健康宣教,針對出血、血栓、感染等常見并發癥,提高患者的認知度,使其了解整個透析過程及可能出現的風險,尤其是動靜脈內瘺維護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做到早預防、早干預[13]。同時,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血管通路是否發生阻塞,把握好穿刺點與吻合口的間距及兩針間距,拔針時采用正確止血方法,有效防治血腫,預防瘺管堵塞的發生,嚴格無菌操作,避免感染[14]。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后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顯著增高(P<0.05),表明護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維護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延長動靜脈內瘺的使用壽命,提高血液透析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梁建麗. 維持性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失功的原因分析及維護現狀[J]. 中國醫藥指南, 2011, 21(9): 352-353.
[2]劉曉輝, 單巖, 時秋英. 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穿刺疼痛的研究現狀[J]. 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11): 1045-1047.
[3]阮志群, 程珺. 血液透析過程中動靜脈內瘺的護理進展[J]. 淮海醫藥, 2013, 31(5): 472-474.
[4]王海艷, 朱蓮玉, 胡秀梅, 等. 喜療妥軟膏聯合熱敷在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內瘺護理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 2012, 10(6): 1481-1482.
[5]張耕瑞. 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9): 191-192.
[6]胡志恒, 莫國華, 韋麗玲.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失功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20): 1843-1844.
[7]蔡小琴, 葉雪萍. 2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2, 16(10): 48-50.
[8]Fayers P, Bottomley A, 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 et al. Qality of life research within the EORTC-the EORTC QLQ-C30: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J]. Eur J Cancer, 2002, 38(4): 125-133.
[9]吳曉英, 黃靜. 早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1): 96-99.
[10]施淑美, 成小清, 范迎春. 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2, 16(4): 47-48.
[11]王婉玉. 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1, 24(20): 35-36.
[12]戴寧軍, 李益芬, 鄧素紅, 等. 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體會[J]. 當代醫學, 2011, 17(21): 113-114.
[13]吳愛瓊, 湯仙紅, 高云, 等. 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維護的影響[J]. 中國臨床研究, 2012, 25(7): 725-726.
[14]蔣愛芳, 蔣鳳儀.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J].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29): 213-214.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8-135-02
DOI:10.7619/jcmp.201608043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