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瑕
[摘 要] 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的使用,使我們英語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了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解決傳統教學不能解決或難以解決的問題,從而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
[關鍵詞]運用 多媒體 提高 英語 教學 效率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已被廣泛使用。她新穎生動,感染力強,是一種頗具模擬性與啟發性的教學手段。它不但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還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素質。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隨著詞匯量的增加,學生常常會表現有陌生、枯燥和乏味的感覺,這些感覺往往會成為學習的障礙而影響學習的效果。要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首先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而英語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能夠借助于美妙的音樂、生動的畫面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三年級《At the zoo》這一單元時,如果按照傳統教學帶領學生拼讀就難免枯燥,而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制作動畫課件,在學生面前展示出動物園的畫面,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鮮活的動物園場景,讓學生的無意注意變為有意注意,并加入不同聲音,讓學生先聽聲音猜動物,繼而呈現動物,再打出單詞,最后讓學生親自操作電腦畫幾只小動物,邊畫邊念。這一動畫情景的創設,使抽象、枯燥的單詞具體化,形象化了,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
二、運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
現代計算機技術圖形處理的能力很高超,它能變靜態為動態,化枯燥為生動。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在計算機的作用下被化解了,消失了,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教學重點得以順利解決。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聲畫之精彩而耳目一新,從而產生樂學情緒。
例如在教授介詞用法和詞組搭配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詞組設計成情景方式,通過動畫進行情景組合,使學習過程有動、有靜、圖文并茂,從而使學生感性地認識了英語。教低年級學生幾個方位介詞:in、out、on、under、over和含有這幾個介詞的詞組。為了增強形象性,把抽象的邏輯概念具體生動化,我設計了一個flash動畫,畫里的主要演員是一只活潑好動的小蜜蜂,主要活動場所是一朵美麗的鮮花。在花朵的旁邊是寫有這幾個介詞的按鈕。當鼠標單擊in時,小蜜蜂會鉆進花芯里;當點擊out時,它又會從花芯中鉆出來跳舞;當點擊on時,它停落在花瓣上;當點擊under時,它藏到花瓣的下面;當點擊over時,它又懸停在花朵上方飛動。一段簡單的flash動畫,把幾個用語言不容易解釋清楚的方位介詞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美妙的畫面又給學生帶來新奇感和美的享受,使記憶活動變得輕松而深刻。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從期望得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出發,將教學內容重新編排、認真篩選,事先編制好教學內容和程序,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使教學節奏明顯加快,教學密度增大。而且教師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標,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換使用錄音機、錄相機、幻燈機、實物投影儀、掛圖等等。方便、快捷、高效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課件,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授課時的板書時間,大大提高了信息輸出量,加快課堂節奏,增大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
如小英語第五冊《Unit 2 The days of the week》的新單詞多,并且還要學習有關課程的對話。學生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理解、記住這些詞組,熟悉相關的句型,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呢?多媒體教學設計就幫我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我把學生的課程表通過生動的動化畫面展示出來,我再按照時間順序把對話制成flash故事。上課時,首先利用課件有意識地創設情景,幫助學生學習詞組及句型,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氣氛中較好地通過了“聽、說、認、讀”關,為學習“Lets talk”掃清了障礙;然后以“視、聽、說”引出全文,使學生在欣賞“FLASH電影”中理解和學習語言;再通過逐段問答吸引學生對畫面的注意,在問答中強化學生對語言點的記憶。這樣,學生就能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單詞和對話。在one by one 的練習中,每位學生都得到了語言表達的機會,也就培養了聽和說的能力;最后,在“視、聽、說”的同時,加強對較難句子的學習,對難詞、難句作適當地分析、解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總之,從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出發,把電化教學放在英語教學系統的整體中,使其和整體各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著眼全體學生,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的使用,使我們英語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了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解決傳統教學不能解決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提高了課堂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