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亮
聚焦課堂,關注有效,是提高教學整體質量的關鍵。對于這個命題,我們思考的邏輯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的核心環節是課堂,課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整體質量的關鍵。
一、課堂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
其一,課堂是實施教學的主渠道。從時間維度看,教學的主要環節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而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實施階段,是教學的核心環節。其二,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成長的主陣地。從空間維度看,課堂主要由教師和學生這兩個要素構成。教師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中,實踐教育理念,實施教學策略,展示教育智慧;在對每一堂課的反思中,積累實踐性知識,提高專業素養,促進專業發展;課堂是教師的立業之本,建功之地。課堂也是學生發展成長的主陣地,他們在這里汲取知識,學習技能,鍛煉思維,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獲得進步與發展。因此,我們經常說:“三尺講臺維系著教師的生命價值,課堂質量關系著學生的素質水平。”其三,課堂是課程改革的主戰場。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世界范圍內都在進行著課程改革,目前,上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進入到由主要聚焦專家頂層設計到聚焦一線教師的操作,從關注課程形態建設到關注課堂教學實施的新階段。在課改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課改的成敗在課堂。文本課程要轉化為真實的實施課程,落腳點在課堂;教育理念要轉換成教學現場可以實際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腳點也在課堂;課程再豐富、理念再先進,沒有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實處。因此,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最主要的渠道、最核心的環節。
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整體質量的關鍵
我們所說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課堂教學要合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摒棄低效、無效、負效的教學,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空里。更好地減負增效,促進學生最大的進步和發展。有效教學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和行為。抓住了課堂教學這個教學的核心環節,抓住了有效性這個核心要素,就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三、深入課堂,才能走向有效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一直倡導學校關注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課改的深化推進,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促進地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滿足百姓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1、深入課堂,是優化教學行為的關鍵
到底是教學和課程建設方面的領導或專家,還是巧于平衡學校各項工作的“經理”,我們的觀點是,應該加強對課程建設的領導,尤其應該深入課堂,并以課堂為軸心,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實現教學行為的優化。
2、深入課堂,有利于正確的決策
課堂能反映出教與學的現狀,蘊涵著豐富的信息。進入課堂,可以深入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教研文化、經驗和不足、困惑和困難,以及改革要求與教學現狀的差距,先進理念與傳統行為的落差,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需求,了解學校管理的運行現狀等,掌握來自一線的真實情況,以便站在新的高度,從新的視角,對學校工作作出調整,形成新的規劃,從而對學校教學不斷發展作出及時、科學、正確的決策。
3、深入課堂,有利于科學的引領
課堂教學中有具體的、活生生的、情境化的教育事實,老師通過對教學現場的觀察,獲得課堂教學領導的話語權,并從事實層面(教什么)、技術層面(如何教)、價值層面(為什么)作出指導和引領。其中,價值思想的引領是首要的和最為重要的,價值思想缺席,教學工作就會缺乏靈魂。因此,老師要把握教學改革的價值思想,關注教師教學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鼓勵和指導教師用先進的理念在課堂中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科學地引領學校的教學工作。
4、深入課堂,有利于老師的有效管理
現代教學管理中最活躍、最重要的要素是人,老師唯有走進課堂,才能真正走近教師、了解教師,才能真切把握教學中的問題、困惑和需求,找出制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礎上,研究和完善教學管理的目標、過程、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學管理措施、規則和制度,充分運用管理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老師唯有深入課堂、研究課堂、服務課堂,才能提高教學領導力,從而整體優化教學行為,促進學校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綜上所述,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點在課堂,提高教學水平的突破點在老師的課堂教學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