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靜(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
《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建設與改革
郭靜靜
(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本文從課程概況、教學內容與實施、教學資源、教學評價與考核等方面對《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建設進行了分析與改革。
關鍵詞:汽輪機設備;汽輪機運行;課程建設;改革
火力發電企業的汽輪機設備及系統在其安全經濟運行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是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它以大型火電機組為主, 是確保學生獲得本專業最為重要的核心專業能力 “汽輪機運行及檢修技能”的一門必備課程。前期課程包括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泵與風機、傳熱學等,后續課程有單元機組集控運行、熱力發電廠等課程,共同構成汽輪機系統檢修和運行能力的素質培養主線,并采用校內、外教學,學校和企業合作,樹立以課程為主線,以能力為核心,整合各種教學資源,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教學內容是建立在對職業工種和崗位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兼顧到不同的工種和崗位在汽輪機檢修和運行方面的不同要求,并對各工種和崗位與汽輪機有關的的典型生產過程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進行歸納提煉。具體如下:
教學實施主要按照“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根據典型工作過程組織課程內容,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教學項目和學習情境。主要運用現場教學法、項目引導法、仿真訓練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針對以汽輪機揭缸這個學習情境為例。我們把汽輪機工作情境和學習情境做對比,在現場揭缸的情境是工作情境,在模型室揭缸的情境是學習情境。對應工作情境要有一個工作過程,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觀看汽輪機揭缸錄像,讓學生感觀認識汽輪機各靜止部分、轉動部分結構及揭缸的實際操作過程。而學習情境對應的學習過程,主要是基于從準備—計劃——實施——評價來進行揭缸過程的學習。
3.1 教材教輔
針對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最終選定由李建剛主編、楊雪萍等副主編編寫的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適合職業教育電力技術類專業教學用書《汽輪機設備及運行》第二版,同時參考適合高中及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學習的地方電廠崗位檢修培訓教材《汽輪機設備檢修》、《汽輪機運行值班員》等資料。此外,還購買了多媒體課件、CAI軟件演示動畫、錄像、網絡資源等多種教學資源。
3.2 實踐條件
目前校內電廠模型室兩間,擁有12臺汽輪機模型和2套調節系統動畫模型,汽輪機振動實訓室一間,有600MW超臨界火電仿真機40臺,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校外擁有榆神熱電、匯通電廠等校外實訓基地。
4.1 課程考核
本課程注重過程考核,按照理論考試40%,過程考核60%進行計算,過程考核包括平時考勤、試題紙的完成情況、職業素養、文明上課、現場操作考核、實訓報告成績等內容,理論考試采用閉卷考試流水閱卷(至少三位老師批改試卷)形式。
4.2 教學評價
通過與企業專家、校內督導及學生的交流,認為本課程:學生學習興趣、動手能力明顯提高;通過項目教學法、仿真訓練法、實訓作業法等教學方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小組討論法使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進一步提升; 理實一體化教室的使用能明顯提高理論課教師實踐水平。
去年畢業生就業率已達95%,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電力企業和相關熱能利用企業的電力生產崗位。應屆畢業生的統計匯總數據顯示:我院的畢業生有78%以上在電力行業的供電、發電及電建企業從事專業對口工作,另有15%的畢業生在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其他企業工作。尤其在新能源發電企業和節能環保企業,包括水泥廠的余熱發電機組、生物質發電企業等,基本上都涉及到汽輪機及其輔助系統方面的檢修和運行。
通過《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考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加深了學生對《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的理解,加強和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課程建設雖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但課題組的成員準備在總結原有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課程改革,把在探索和實踐中獲得的專業課程建設經驗進一步發揚光大,最終達到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建剛主編.汽輪機設備及運行(第二版).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
[2]張本賢主編.汽輪機設備維修.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
[3]常勝運.“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07(05):103-105.
[4]羅向龍.“汽輪機原理”課程教學探討[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B06):167-169.
作者簡介:郭靜靜(1987-),女,陜西榆林人,助教,研究方向:電廠汽輪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