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樂
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長期以來教學實驗一直在物理課堂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物理實驗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了.現在的物理教學課堂多數是以學生為主體,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通過闡述教學實驗在初中物理中的應用,進而說明教學實驗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學實驗扮演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并貫穿于物理學習的始終.如果我們的物理教學過程中缺少了物理實驗,就會顯得很空洞,像趙括的紙上談兵一樣,沒有實用性.并且,物理教學中的實驗環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物理課堂的學習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渴求知識的欲望.本文討論如何巧妙地將物理實驗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之中.
1妙用實驗導入新課程
初中物理教學手段有很多種.在課前通過實驗來引入新課程,是一種傳統的的教學手段,但是這種導入新課的方式在過了這么多年還在應用,說明它有一定存在的價值.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通過實驗導入課程在物理教學中依然具有獨特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摩擦力》一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先用趣味的小實驗來導入.我們可以選用兩本書作為小實驗的道具.把兩本書每一頁交叉插在一起,像撲克牌那樣一頁疊著一頁,之后老師可以讓班級里力氣比較大的男生上講臺前面進行實驗的操作,讓兩名男生分別抓住兩本書的書脊位置,并用力向兩邊拉伸.這時候出現的結果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兩個男生居然沒有辦法將這兩本書分開.然后學生肯定對課程有了興趣,并和同桌不停地討論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此時,老師就可以跟同學們講:“同學們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兩本書用那么大的力氣都不能分開呢?我們來學習這一節的內容,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這一節內容學完之后給老師答案.”通過教學實驗導入新課程,就會在不經意間給學生打開一扇窗,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也能夠讓學生能夠帶著興趣來開始新課程的學習,在新課的學習中積極地尋找答案.
2巧設教學實驗轉化概念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知識點都是抽象的,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肉眼所看不到的東西,學生們都沒有辦法親身體驗,導致學習這些知識會有難度,學生對于這些抽象的知識是很難把握的.由于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都還沒有完全形成,這對于學生學習物理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此時老師的任務是如何把原本抽象的知識點具象化,使得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變成了老師所要解決的問題.而用實驗來轉化概念則成了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教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光的反射》這一章節時,如果在課程的一開始,老師就直接給學生講光的反射的概念或是光的反射規律,則很可能會造成學生們聽不懂,或完全不知道老師講的是什么,因為對于光的概念學生是缺乏實感的,光的反射學生看不到摸不著,很難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里形成印象并產生共鳴.而老師需要利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平面鏡、可樂瓶、保鮮膜、激光筆等,營造一個有霧的實驗氛圍,然后讓光在里面行進,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去感受光線,讓原本抽象的東西具象化了,從而幫助學生在腦海里構建反射的模型,以便更好地掌握本節的知識.
3活用教學實驗聯系生活
很多老師都用物理實驗來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是因為物理實驗能夠把抽象的原理直觀地展現出來,從而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些都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學生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能夠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物理課本中的影子,只是很多時候他們把它忽略了.那么在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識之后,老師可以通過簡單的物理實驗,讓學生自己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從而把課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例如,在教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大氣壓》時,學生之前已經通過很多的實驗感知到大氣壓強的存在了.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盤田螺,給學生每組發尾部開口和尾部沒有開口的田螺各兩個,之后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讓學生開始吸田螺肉,看看是開口的田螺肉可以吸出來,還是沒有開口的田螺肉可以吸出來.之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媽媽在做田螺的時候需要把田螺的尾巴剪掉.通過這個實驗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而且這個實驗很好地把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學過的大氣壓的知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老師要能夠感知物理實驗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它并不是建立在一些虛幻的東西之上,因此,在學生剛接觸到物理的初中階段,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去關注教學實驗,并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培養出學生對于物理的探究精神,讓學生在對于教學實驗的理解和消化中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從而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