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龍江省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楊守德,趙德海(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
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對經濟發展牽動作用的實證研究
——以黑龍江省為例
楊守德,趙德海
(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摘要: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大慶市和牡丹江市三個流通節點城市為樣本,結合2003—2013年面板數據,利用基于規模收益可變(VRS)假設的數據包絡分析-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對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及其變動進行測算,并結合面板數據回歸模型深入地探討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變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牽動作用,分析影響流通效率的經濟環境因素。結果表明,當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馬姆奎斯特指數變動1個單位,區域經濟增速就同方向變動0.196個單位。此外,區域經濟總體實力(國內生產總值)、開放程度(進出口總額)、要素市場(失業率)和產業結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等因素都對流通效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此可知,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與區域經濟發展彼此促進,互為因果,流通效率對牽動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非常明顯的乘數加速效果。
關鍵詞:數據包絡分析;馬姆奎斯特指數;面板數據;流通效率
所謂流通節點城市,是指經濟規模和商品流通量較大,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匯集,具有較強的集聚、輻射功能,在流通網絡中處于樞紐地位的城市。2015年5月,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2015—2020年)》,旨在提升流通節點城市服務功能,發揮流通產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釋放區域消費潛力,并指出加強流通節點城市流通產業的建設是牽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而流通產業建設的關鍵點在于提高流通產業的服務效率。那么,流通節點城市究竟應如何通過流通產業建設牽動區域經濟發展呢?其中流通效率的提高與區域經濟發展又存在著怎樣的量化關系?經濟環境因素是如何作用和影響流通效率的?本文以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哈爾濱、大慶、牡丹江)為例,基于2003—2013年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求對全國不同范圍區域的流通產業發展和流通節點城市建設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新古典綜合派奠基人薩繆爾森[1]認為“效率”代表著將經濟資源的效用發揮到盡可能的最大化,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同時代價最小化,如果實現這一要求,就意味著經濟行為是有效率的。這一“效率”定義被普遍接受和廣泛采用。英國劍橋學派法瑞(Farrell)[2]則從“技術效率”角度理解效率,認為“技術效率”是指一個生產單元生產過程達到該行業技術水平的程度。在這兩種效率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國內外學者普遍認同將產出與投入比值作為衡量效率標準的觀點。在流通效率研究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如下兩方面。
(一)關于流通效率測算和評價的研究
改革開放至20世紀末,流通效率評價一直停留在單一的投入與產出比形式上,測算指標沒有形成體系,但在流通效率理論的豐富和擴充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楊錫之[3]從商業勞動耗費、商業勞動占用和商業活動成果三方面入手,選取“勞動效率”“流通費用率”“資金利用率”和“資金利潤率”4個指標綜合評價流通效率,這是我國流通效率研究領域出現最早的評價體系。進入21世紀后,關于流通效率的研究開始以定量分析為主,研究方向呈現出逐漸遞進的三個階段,分別為由模糊評價法向因子分析法繼而又向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過渡,在研究方法的選用上逐漸克服主觀性的影響,測度方法不斷優化,由靜態分析向動態分析轉變。[4]毛剛[5]首開先河,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與綜合評價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其他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被廣泛使用。石憶邵、朱衛峰[6]借助波特(Porter)行業競爭力評價方法,首次運用因子分析法選取7個方面23個指標對江蘇省13個地級市商貿流通業競爭力進行排序。柳思維、張學文和熊曦[7]第一次將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引入流通效率研究領域。
(二)關于流通效率影響因素的研究
依據影響因素分析內容與流通效率評測模型聯系的緊密程度,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的研究:一類是流通效率影響因素分析與流通效率評測模型相分離的研究;另一類則是兩者相承一脈的研究,即流通效率影響因素分析建立在流通效率評測模型基礎上的研究。[8]此外,還可以依據影響因素與流通行業范圍關系將影響因素研究區分為行業內生因素的研究和行業外生因素研究。本文的流通效率影響因素研究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基于流通效率評價的BCC模型的投入導向影響因素分析,為行業內生影響因素分析;另一部分則是通過面板數據構建的線性回歸模型將效率評測結果作為被解釋變量選取行業外生因素進行的分析。這兩部分流通效率影響因素研究都是建立在前述效率模型評測結果基礎上的。可以借鑒部分過去的研究成果,歐陽小迅、黃福華[9]利用我國28個省份2000—2009年農村農產品流通相關數據,通過構建非參數的生產前沿面函數模型,對我國各農村地區農產品流通效率進行測算,并基于面板數據模型分析了影響農村農產品流通效率的決定因素。王家旭、岑磊和仲深[10]運用基于BCC模型的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數分析方法,通過對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指數的分解,測算了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全要素生產率。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在處理“多投入”特別是“多輸出”問題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由于它并不直接對數據進行綜合,因而無需對投入指標與產出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并且在各個指標之間并不需要權重假設就可以快捷地評測相對效率關系,整個過程也不需要明確的關系表達。由于以上種種優點,本文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及其變動進行評測,特別是將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同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相結合,構建了基于規模收益可變(Variable Return to Scale,VRS)假設的數據包絡分析-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
(一)模型基本原理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中被衡量“相對效率”的“擁有共同目標”的組織稱為決策單元(Decision?Making Unit,DMU)。假設在一個經濟系統里共有n個決策單元(j=1,2,…,n),每個決策單元有相同的m項投入(i=1,2,…,m),且有相同的s項產出(r=1,2,…,s),可知第j個決策單元的第i項投入和第r項產出分別為xij和yrj。同時,還假定各項投入指標的權重系數為vi,各項產出指標的權重系數為ur。整個過程當且僅當hjj目標值為1時,說明第j個決策單元相對于其他決策單元來說是有效的。邦克(Banker)、查恩斯(Charnes)和庫珀(Cooper)等人在原有CCR模型基礎上增加一個凸性假設,即獲得了建立在規模收益可變假設基礎上的CCR—BCC模型。[11]在此基礎上,將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TE)分解為純技術效率(PTE)與規模效率(SE)的乘積。將原有CCR模型進行變量代換由分式規劃轉化為線性規劃,并整理為其對偶規劃形式:


然后,可將技術效率變動指數(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TEch)分解為純技術效率變動指數(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PTEch)和規模效率變動指數(Scale Efficiency Change,SEch)。規模收益可變條件下的分解形式如下:
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構造的基礎是距離,這恰好是數據包絡分析理論中CCR和BCC模型中效率值的倒數,與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相結合的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能夠較好地刻畫相對效率的動態變化。[12]該模型進一步擴展了原有CCR和BCC模型的基本假設,將1個時期延展為t(1,2,…,T)個時期,并使不同時期的結論指標具有可比性。在本文中我們僅考慮整個時期邊際收益是可變的馬姆奎斯特指數測算情況,構建基于規模收益可變(VRS)假設的數據包絡分析-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由假設和式(2)可知,t時期各個決策單元的距離函數為:


其中,Dtc(xt,yt)為規模收益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CRS)約束下的距離函數。
馬姆奎斯特指數及其分解指數(技術變動指數(Tch)、技術效率變動指數(TEch),TEch進一步細化為PTEch和SEch)是衡量全要素生產率從t期到t+1期動態變化的指數。當指數大于1時,表明從t期到t+1期的全要素生產率呈上升趨勢,效率有所提高。當指數等于1時,表明從t期到t+1期的全要素生產率未發生變化。當指數小于1時,表明從t期到t+1期的全要素生產率呈下降趨勢。Tch代表技術變動程度。當Tch大于1時,表示生產邊界外移,整個行業發生技術進步;當Tch小于1,表示生產邊界向原點移動,整個行業有技術衰退趨勢。此外,當技術效率變動指數(TEch)大于1時,表示技術效率改善,行業管理方式和決策正確,反之亦然。
(二)評價指標和評價樣本的選擇
本文從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Cobb-Doug?las)的基本形式出發,以流通節點城市流通產業“勞動力數量”(L)和“資本投入量”(K)作為流通產業生產要素投入,相應地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作為流通產業的行業產出。
《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2015—2020年)》將哈爾濱市列入37個國家級流通節點城市,牡丹江市和大慶市分屬于66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本文實證研究選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大慶市和牡丹江市三個流通節點城市作為樣本。從數據來看,哈爾濱市、大慶市和牡丹江市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總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三項指標位列黑龍江省前三名,2014年三個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占全省的72.41%,進出口總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分別為34.76%和65.38%。三個城市對黑龍江省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選取這三個城市作為實證樣本。
(三)數據來源和數據處理
從統計口徑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是由“批發和零售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住宿和餐飲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方面加總所得。所以這里我們將“批發和零售業”與“住宿和餐飲業”合起來視為“流通業”。進而,“流通產業的勞動力數量”(L)由“批發和零售業就業人數”與“住宿和餐飲業就業人數”兩項統計指標加總得到,“流通產業資本投入數量”(K)同理可得。由于統計分工的變動,以上指標數據2008年以后均來自于《黑龍江省統計年鑒》,2003—2008年數據來自于《哈爾濱統計年鑒》《大慶統計年鑒》《牡丹江統計年鑒》以及三個城市歷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文中效率評測部分以外的其他數據來源同為以上年鑒和公報。
為了保證數據的可比性,剔除指標歷年的價格影響因素,對所有原始數據進行價格平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額兩項指標包含價格變動影響,以2003年為基期,參照《黑龍江省統計年鑒》中2003—2013年歷年“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分別計算出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各個指標的真實值。
本文數據包絡分析-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的計算通由DEAPPro 5軟件完成,對效率評測結果進行的面板數據回歸分析由Eviews6完成。
(一)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的數據包絡分析-馬姆奎斯特指數模型評測結果
首先得到運用BCC模型評測的最近5年(2009—2013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大慶市和牡丹江市三個城市在規模效率可變假設下相對效率狀況(參見表1)。
從表1可知,總體上,最近5年三個城市中牡丹江市各項效率指數平均值為1,表明牡丹江市流通效率在三個城市中最為有效,哈爾濱市居中,大慶市最末。單從純技術效率(PTE)來看,三個城市絕大多數年份均達到了1,沒有達到1的年份也都在0.876以上,說明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三個城市流通產業的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與技術相適宜,技術能夠滿足管理決策的需要,三個城市之間的純技術效率差異并不顯著。由于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我們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三個城市的效率差異主要是由規模效率(SE)差異引起的。為了更深入地了解上述現象的成因,需進一步分析三個城市流通效率馬姆奎斯特指數及其分解指數的評測結果。
從表2和圖1、圖2、圖3中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首先,2004—2013年的10年間整個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總體來看穩定增長,技術革新程度稍大于管理決策和操作執行效率進步的程度,但差距不大。流通效率增長的時間主要在2008年以前,2008年以后三個指數均出現了明顯衰退的跡象。其次,從分解指數變動情況來看,技術變動指數(Tch)下降趨勢明顯,經過2008年經濟危機影響后并沒有如技術效率變動指數(TEch)一樣出現強烈的反彈。最后,從單個城市來看,哈爾濱市各項指標變動總體上同三個城市的綜合變動趨勢一致,大慶市歷年增長幅度都弱于綜合水平,各項指標出現明顯的衰退。牡丹江市各項指標變動波動起伏較大,2009年后流通效率提高顯著。
(二)流通效率變動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分析
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的變動是否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一定的牽動作用,作用效果怎樣?選取2004—2013年三座流通節點城市綜合的流通效率變動指數(TFPch)作為解釋變量,將利用各年剔除了價格影響因素的黑龍江省國內生產總值(GDP)計算的“GDP增長率”作為被解釋變量,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擬合,最終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表1 2009—2013年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的BCC評價結果
由表3可知擬合優度值R2和調整R2分別為0.941和0.933,表達式擬合情況良好。同時,t檢驗和F檢驗概率為0和0.000003,分別拒絕原假設,擬合回歸的表達式和各參數項顯著。由此我們可知,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聯系,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每增長1個百分點則牽動區域生產總值增速增加約0.196個百分點。

表2 2003—2013年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馬姆奎斯特指數評測結果

圖1 2004—2013年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TFPch指數變動情況

圖2 2004—2013年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Tch指數變動情況

圖3 2004—2013年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TEch指數變動情況
(三)經濟環境對流通效率的影響分析
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變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牽動作用已經得到了實證的檢驗,除了行業內的投入因素外,流通行業外部整個經濟環境又是怎樣影響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的呢?我們選取以下幾個指標作為解釋變量:區域總體經濟實力(國內生產總值GDP);開放程度(進出口總額TIVE);要素市場供求情況(失業率UR,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FAI);產業結構(第一產業占GDP比重APG,第二產業占GDP比重IPG)。三個城市的流通效率變動指數(TFPch)作為被解釋變量。對所有解釋變量進行對數化處理消除量綱差別后,構建面板數據模型如公式(5)所示。

表3 流通效率變動指數TFPch與GDP增長率回歸結果

式(5)表達了6個經濟指標在3個界面成員及10個時期間的變動關系。其中,αit表示模型的常數項,uit為滿足相互獨立、均值為0和同方差假設的隨機誤差項。關于模型的估計,在形式設定上的選擇主要依賴于判斷通過協方差分析檢驗計算的F統計量。通過對變系數模型的殘差平方和、變截距模型的殘差平方和、不變系數模型的殘差平方和以及F統計量的檢驗,本文面板數據模型適宜進行不變系數模型估計。傳統計量經濟學觀點認為當截面成員個數少于解釋變量個數時不適宜進行隨機效應模型的估計,我們在參數估計的過程中忽略截面和時期之間的影響效應,參數估計及部分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結果顯示回歸模型及解釋變量系數顯著性良好,均通過了0.05置信水平的假設檢驗。R2及調整R2值均在0.7以上,擬合效果良好。由于在參數估計的過程中“第二產業占GDP比重”的對數指標系數沒有通過0.01、0.05和0.1任何水平的顯著性檢驗,所以在回歸結果中剔除了該指標。為了說明面板數據模型估計不存在“偽回歸”現象,進一步對模型估計結果進行單位根和協整檢驗,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
TFPchit、ln URit和ln FAIit三個變量的單位根檢驗概率均通過了0.05置信水平檢驗,是平穩的時間序列。ln GDPchit、ln TIVEit和ln APGit三個變量是非平穩序列(存在LLC檢驗或IPS檢驗至少一項不滿足),但它們的一階差分均通過了0.01置信水平單位根檢驗,由此可知以上三個變量是I (1)的,說明一階差分后穩定。通過協整檢驗(參見表6)可知估計結果殘差序列是平穩的,模型設定也是合理準確的,變量之間存在著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
到此,數據回歸模型可以進一步表示為如下形式:

表4 面板數據模型估計參數及部分檢驗結果

表5 面板數據模型估計單位根檢驗結果

表6 面板數據模型估計協整檢驗結果

(一)結論
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的提高對于區域經濟增長有著顯著的牽動作用(當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馬姆奎斯特指數變動1個單位,區域經濟增速就同方向變動0.196個百分點)。并且,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受到流通業內部投入因素和外部經濟環境兩方面因素影響。行業內影響流通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技術革新和要素投入規模,行業外經濟環境因素主要是區域經濟總體實力(GDP增速)、開放程度(進出口總額)、要素市場(失業率)和產業結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占GDP比重)。除了“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一項指標外,其他指標均與流通產業效率呈同方向變動關系。由此可知,流通節點城市流通效率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互制約,彼此促進,互為因果,流通效率對牽動區域經濟發展有非常顯著的乘數加速效果。
馬姆奎斯特指數測算結果方面,黑龍江省2003—2013年11年間流通效率僅呈現小幅增長(三個城市流通效率TFPch指數10年均值僅為1.067),尤其是2008年以后黑龍江省進入了較長的衰退階段。首先,從行業外經濟環境來看,受2007年末全球性經濟危機影響,黑龍江省制造業和能源產業面臨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重新布局的嚴峻考驗。一方面是生產總值和進出口總額全面下滑,另一方面是傳統落后的加工制造業和蕭條的能源產業使得第二產業比重逐漸萎縮,更加劇了黑龍江省流通效率下降的態勢。其次,從流通行業自身來看。在技術革新方面,三個城市商業基礎設施落后陳舊,新興的商業業態和支付方式推行速度緩慢,經濟活力不足,加劇了高素質流通人才的流失。從投入規模來看,廣大的農村人口、分散的鄉村消費群體、城鄉流通結構布局失調造成了嚴重的流通要素供需錯配和流通資源浪費。
(二)對策建議
綜合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發展現狀和實證分析結論,對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流通產業建設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行業內部,由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公式可知,提高流通產業效率應從提高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兩方面入手。行業外部,主要是營造良好經商環境和優化升級產業結構。
1.提高流通產業純技術效率——技術革新方面
第一,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搭建流通網絡信息平臺,大力發展境內境外電子商務,減少流通服務供求對接的信息損耗;大力推動第三方物流發展,發展專業化流通企業,降低流通成本,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調整;建立和完善行業協會,加強自律管理,完善流通服務監督體系,發揮政府與流通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大力發展經濟合作組織,提高合作組織議價能力,形成規模性流通渠道。第二,鼓勵管理方式創新,推進實施流通企業品牌戰略,提升流通企業辨識度和競爭力;第三,鼓勵物流手段更新,提高物流方式科學化、信息化水平,推動流通追溯系統、冷鏈物流系統、消費者評價反饋系統等現代物流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2.提高流通產業規模效率——要素投入規模方面
從黑龍江省現實情況看,主要是存在兩方面不足。一方面是城鄉流通結構布局導致的流通要素供需錯配,另一方面是高素質的流通人才不足。首先,要解決黑龍江省流通節點城市城鄉流通定位的問題,能源產業的蕭條以及不可持續性使得農業越來越成為未來黑龍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需要將城市過剩的流通資源向鄉村轉移,及時清理整治經營不善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鼓勵大型批發企業在鄉鎮增設二級站,引導各類大中型流通企業利用品牌、配送、管理等優勢,通過投資或加盟連鎖的方式建立或改造農村消費品零售網絡;支持各類中小型企業自愿結合,統一采購,統一建立銷售網絡。其次,建立健全流通人才儲備和引導機制。在黑龍江省人才流失問題日益嚴重的艱難形勢下,引導和鼓勵高學歷與高素質人才流向流通產業,促進流通領域創新,鼓勵各地市政府及大型流通企業舉辦促進創新的青年招標項目,引導大學生為流通行業發展獻計獻策。
3.優化節點城市產業結構和營商氛圍——經濟環境方面
首先,以提高農業生產率為前提,降低第一產業比重;其次,優化第二產業結構,降低對傳統制造業和能源產業的依賴;最后,提高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比重。與此同時,為流通行業發展營造法制化的經商環境,積極推行規范市場秩序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對于謀取不法利益、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積極探索綜合行政執法,強化商務、農業、工商、質檢、物價等部門的執法協作,建立信息、技術資源共享機制。
參考文獻:
[1]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75-80.
[2]FARRELL M 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3):224-248.
[3]楊錫之.評價商業經濟效果的指標體系問題[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2(1):65-70.
[4]夏春玉.論商品流通政策主體、目標與體系[J].北京商學院學報,1998(3):1-4.
[5]毛剛.對貨幣流通的模糊綜合評價[J].金融研究,1986(5):31-34.
[6]石憶邵,朱衛鋒.商貿流通業競爭力評價初探——以南通市為例[J].財經研究,2004(5):114-121.
[7]柳思維,張學文,熊曦.林產品流通效率研究綜述[J].財經論叢,2012(2):111-116.
[8]顏鵬飛,王兵.技術效率、技術進步與生產率增長:基于DEA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4(12):55-65.
[9]歐陽小迅,黃福華.我國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度量及其決定因素:2000—2009[J].農業技術經濟,2011(2):76-84.
[10]王家旭,岑磊,仲深.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效率測度與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研究,2015(3):46-50.
[11]轉引自成剛.數據包絡分析方法與MAXDEA軟件[M].北京:科學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45-120.
[12]馬占新,馬生昀,包斯琴高娃.數據包絡分析及其案例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60-130.
責任編輯:方程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of Key Cit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YANG Shou-de and ZHAO De-hai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Heilongjiang150028,China)
Abstract:Taking such three key citi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Harbin,Daqing and Mudanjiang as the sample,and combined with the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3,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key cities in Heilongjiang was evaluated by using DEA-Malmquist index model based on the variable hypothesis of scale efficiency. Then,combined with the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the authors discus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key city circulation efficienc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based on this,they also further analyze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when there is one unit change in Malmquist index of key cities’circulation efficiency,there will be 0.196 unit same direction change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rate. Besides,regional economic overall strength (GDP),openness (total export and import),factor market (unemployment rate),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proportion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dustry)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circulation. Thus,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of key citie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promo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and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will be the multiplier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DEA;Malmquist index;panel data;circulation efficiency
作者簡介:楊守德(1990—),男,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商品流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趙德海(1951—),男,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商品流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關聯研究”(15BJL042);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黑龍江省沿邊經濟開放帶與商品流通體系建設研究”(15045)
收稿日期:2016-01-16
中圖分類號:F7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66(2016)04-0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