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孝平
(浙江省交通集團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31)
?
隧道工程
地質雷達在隧道工程無損檢測中的應用與探究
嚴孝平
(浙江省交通集團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231)
摘要:結合工程實例,針對地質雷達的探測原理及方法進行了分析,表明這一技術對隧道質量的控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地質雷達;隧道工程;無損檢測
1地質雷達工作原理
地質雷達(GPR)技術,是一種用于確定地下介質的光譜電磁技術。地質雷達利用一個天線發射高頻寬頻帶電磁波,另一個天線接收來自地下介質界面的反射波。電磁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其路徑、電磁場強度與波形將隨所通過介質的性質以及幾何形態而變化。因此可根據接收到波的旅行時間(也稱雙程走時)、幅度與波形資料,推斷介質結構,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1。

圖1 地質雷達工作原理示意圖
1.1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為了確定地下界面的深度,在通過地質雷達測得反射波的行走時間基礎上,需要計算出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其值的計算式為
式中:α為相位系數;σ為導電率ρ;ε為介電系數;μ為磁導率。
式中:c為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0.3m/ns;εr為相對介電常數。
上式表明對大多數非導電、非磁性介質來說,其電磁波傳播速度v主要取決于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
1.2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吸收特性



表1 相對介電常數、導電率、傳播速度與吸收系數表
1.3電磁波的反射系數
在傳播過程中,遵循透射與反射定律,電磁波在不同的阻抗界面產生透射波和反射波,反射系數R決定了反射波能量的大小,其值為
2工程實例應用
2.1檢測參數選擇
綜合探測深度與分辨率兩方面考慮,根據地質雷達的探測深度與精度要求,本次檢測選擇1 000MHz與400MHz兩種頻率進行雷達探測。選用1 000MHz,主要是對隧道襯砌的厚度、裂隙和鋼筋分布情況進行探測,采樣深度在1m左右,采樣時窗控制在20~25ns;選用400MHz,主要是對襯砌回填情況進行探測,采樣深度在2m左右,采樣時窗控制在20~40ns。
2.2檢測線布置
地質雷達的檢測范圍應覆蓋全部隧道,考慮到平臺車的工作條件以及隧道頂部燈架,將6條探測線分別布置在隧道左右兩側通道,布置圖如圖2所示。對左2、左3和右3三條探測線選用400MHz屏蔽天線,對右1、右2和左1三條探測線綜合選用兩種頻率的屏蔽天線。

圖2 檢測橫斷面布置
2.3現場檢測工作
(1)現場檢測需要采用連續檢測;
(2)現場檢測需要保證地質雷達天線與混凝土襯砌表面緊貼,打碼標記位置保證準確;
(3)現場檢測時對探測線方向、編號、間隔和天線類型要記錄清楚,對影響雷達波探測的物體要及時、準確記錄。
2.4檢測數據處理
提高信噪比是地質雷達數據處理的主要原則,通過數據處理將檢測過程中的異常凸現出來。對于數據的處理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對地質雷達記錄的數據圖像進行回放,對現場檢測的數據進行預處理,第二階段就是通過雷達專用軟件進行正式處理。對雷達檢測的圖像處理之后,圖像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反映地質形態,如圖3。
2.5檢測數據解釋
地質雷達圖像的解釋方法有兩種,定量解釋是將已知的地質、勘探資料與檢測數據圖像相結合,從而判定襯砌層厚度;定性解釋則是對混凝土內部襯砌質量,如空洞、裂縫等進行判斷。

圖3 數據資料處理流程
3結語
地質雷達技術能夠對隧道工程質量進行快速安全的檢測,檢測過程中需要選擇合理的檢測參數、合適的頻率天線,消除現場的干擾因素,通過數據的處理對工程質量做出判定。當然地質雷達在隧道工程檢測中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因為現場環境對電磁波有一定的影響,而且檢測完成后的數據處理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地提高檢測水平,才能讓地質雷達檢測技術在未來的隧道工程檢測中發揮更大的功效。
參考文獻:
[1]薄會申.地質雷達技術實用手冊[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6.
[2]李二兵,譚躍虎,段建立.地質雷達在隧道工程檢測中的應用[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4,(2)97-100.
[3]陳禮偉.地質雷達檢測隧道襯砌質量中的問題研究[J].巖土力學,2003,10(24):21-23.
[4]郭有勁.地質雷達在隧道襯砌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地質裝備,2004,2(4):21-23.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geological radar’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 tunnel engineering
YAN Xiao-ping
(Zhejiang Traffic Group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Hangzhou,Zhejiang 311231,China)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radar detec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It shows that the technology takes a good effect on tunnel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geological radar; tunnel engineering; non-destructive testing
中圖分類號:U44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3-0112-02
作者簡介:嚴孝平(1983-),男,浙江金華人,工程師,從事試驗檢測工作。
收稿日期:2015-07-15